APP下载

“海洋功能性酶的开发应用”课程的教改认识与实践

2019-01-03费辉黄萌萌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47期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费辉 黄萌萌

【摘要】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生物种类十分繁多。酶是典型的生命活性物质,有其特殊的生物功能,因此开发酶资源,研究酶技术,是未来开发海洋生物的热点和重点。高等学校相关涉海专业现已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热门专业,其“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海洋生物资源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对其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海洋生物资源专业的教改实践也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基于海洋生物资源专业,对“海洋功能性酶”这门课程的理论授课内容、实践环节包括配套实验课程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以理论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新观念,经过实践,颇有成效,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人才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功能性酶  按需施教  产学研结合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号:No.kg201714,No.jg2018009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7-0225-01

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全面经略海洋,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海洋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要地。习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开发“蓝色粮仓”的目标。

1.《海洋功能性酶的开发应用》课程概述

《海洋功能性酶的开发应用》是海洋生物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课程,是酶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等前序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海洋中生物的生长环境与陆地由天壤之别,从“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角度来看,海洋微生物时一类种类繁多的可再生的遗传基因库,是获取新型酶的重要资源。来源于海洋的微生物,为了适应高盐、高压等特殊生态环境,在细胞和分子水平都进行了调整,其体内的酶具有更宽泛的底物谱和活力,因此从海洋生物中筛选提取有应用价值的酶类就成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1-3]。《海洋功能性酶的开发应用》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海洋中生物酶的获取方法,分离鉴定途径,酶学性质表征方法,功能的改造和修饰以及应用拓展分析等的讲授,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海洋功能性酶在食品、纺织、石化、医药等行业的应用前景。

2.《海洋功能性酶的开发应用》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以往的授课过程通常在教室或实验室里开展,借助于PPT、板书等方式将课程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开发和应用这两个部分,因此仅仅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图片资料、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无法使学生直观立体的了解与掌握课程的重点。例如将来源于海洋嗜热微生物中的脂肪酶,作为鱼类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4-5],多数学生无法在脑中形成饲料酶制剂的加工过程,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这部分知识内容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部分从教室(实验室)转移到渔场现场开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实的发现酶制剂用于鱼类饲料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比如酶制剂的保存稳定性,混合制粒的原理等,另一方面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研发的产品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改进,满足养殖户的需求。

而且,积极指导海洋生物资源系学生参加科研竞赛,包括“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各类各级别竞赛,可以学习别的院校和研究所的研究动向和进展,取长补短。

3.结语

《海洋功能性酶的开发应用》课程虽然理论知识繁复但充满趣味性和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当前人才培养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提高《海洋功能性酶的开发应用》实践课课时的比重,打破固定实验模式的条框,加大现场参与性、应用性实验的比例,充分调动起该课程学生对实验的热情,提高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才是实验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姚琼琼.新型海洋酯酶资源的挖掘及酯酶E22的生化特性与催化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方泽民,李同亮,房伟,等.新型海洋微生物酶的挖掘[C].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学术交流会.2011.

[3]刘晨光,刘成圣,刘万顺,等.海洋生物酶的研究和应用[J].海洋科学,2000(7):24-26.

[4]邹健,季文娟,于宏,等.海洋生物酶添加剂在鱼用饲料中应用效果的评定[J].饲料广角,2003(15):26-27.

[5]王海燕,李富伟,高秀华.脂肪酶的研究進展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J].饲料与畜牧,2007(4):14-17.

作者简介:

费辉(1986-),男,汉族,浙江湖州人,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酶工程。

猜你喜欢

产学研结合
关于教师下企业锻炼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研究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校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中以项目教学促产学研结合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