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庆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2019-01-03曹雪葛阿婧

东西南北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末代皇帝溥仪长春市

曹雪 葛阿婧

在长春,有这样一位学者,他是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末代皇帝溥仪研究的著名历史学家。40年来,他孜孜以求,潜心研究。他的学术生命与末代皇帝溥仪紧紧连接在一起。

不解之缘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王庆祥说,溥仪研究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长春市乃至吉林省地域文化中人物研究不可缺失的一环。溥仪的生平恰能折射中国20世纪时代的内涵。他的五位夫人和亲属、近臣则延伸了他的政治生命,扩大了他的社会影响,使之更完整、更有力地体现20世纪中国惊天动地的变化。研究溥仪生平,目的就是要表现中国在20世纪这一百年间最真实的变化,为世人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末代皇帝独特人生的窗口。

直到今天,王庆祥提到40年前在李淑贤家中看到大量溥仪遗稿时还非常激动。那是一次偶然的经历。1979年9月,王庆祥作为《社会科学战线》历史编辑在北京组稿时,一位作者向他提起溥仪的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在这位作者的介绍下,王庆祥来到李淑贤的家中,在那里,他看到了大量溥仪日记等珍贵手稿。当时距溥仪去世已经12年了,王庆祥倍感幸运。

1980年王庆祥获得溥仪之妻李淑贤关于使用溥仪遗留文稿的授权,经过他的整理、探究和创作,不为人知的末代皇帝自抚顺战犯管理所开始的改造岁月和特赦以后的公民人生,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

学术人生

自1979年王庆祥展开了研究溥仪的学术人生。首先他撰写了10万字的《溥仪与我》,本书由李淑贤口述、王庆祥撰写、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1984年2月专辑首发,延边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10月公开出版,刚问世便引起巨大轰动。

从1982年到1983年,获得吉林省社科院的支持,王庆祥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溥仪在“逊清”和天津时期的档案。1984年,他又赶赴北京中央档案馆查阅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的供述资料和相关文献。多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给王庆祥带来新的发现与惊喜。与此同时,王庆祥结识了多位溥仪生前亲属和近臣,从不同角度的讲述、记录中去了解溥仪的心路历程和生活细节。

自上世纪80年代初,王庆祥有关溥仪的研究著作就接连出版,1985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法庭上的皇帝——溥仪在远东国际军事审判中作证始末》;同年,《皇帝成了公民以后——溥仪后半生轶事录》由中国建设出版社以中、英、德三种文本出版;1988年,《溥仪的后半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1989年获北方15省市优秀图书一等奖,1991年获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985-199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86年,根据王庆祥作品改编,著名导演陈家林、孙清国执导,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潘虹、姜文主演的《末代皇后》首登银幕,让全世界了解了中国末代帝后,王庆祥的研究成果也以此为媒介,走向世界。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多年以來,王庆祥凭借自己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向人们展示了溥仪不为人知的生活,呼吁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生活,不断地走向美好。如今,已75岁的王庆祥依旧雄心不减,笔耕不辍,他希望自己能在这个领域再深耕10年,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王庆祥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8年至2003年为长春市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2003年至2007年为长春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兼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至今任长春溥仪研究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末代皇帝溥仪长春市
奔跑的小浪花
蒲公英和毛毛虫
“末代皇帝”配眼镜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未代皇帝的平民恋
末代皇帝的平民恋
颜料打翻了
《末代皇帝》:记忆与图像
长春市吉航汽车维修专科学校
溥仪曾是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