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光利:墨融长白雪,丹青入画笺

2019-01-03刘潆尘

东西南北 2019年22期
关键词:长白画法长白山

刘潆尘

韩光利的作品,看似任意挥洒,实则胸有成竹,简约中不乏细腻,浓淡中可见疏密。

新在外,古在意中

风景非千里以外去寻,亦非黄道吉日才有。故乡长白山时时刻刻在韩光利心中,似乎信手可拈来,从未远离。这和他从小生长在长白山区有莫大的关联,即使后来到省城长春工作,一得空也会回到长白山转悠,长白山的景物、事物、植物、动物早已被他“征服”。可真到拿起笔画长白山却还是不容易。起初,他总是画山不像山,眼中与心里的长白山虽与他只隔一支画笔,却不知从何下手。

在画长白山之前,韩光利是画人物的。改画山水后多年访求名师不得,近天命之年遇机缘拜著名画家戴成有先生为师。蒙恩师言传身教,指点迷津,技艺猛进。初画人物,其造型能力日渐老成;后攻山水,其笔墨技法也日趋成熟。

人生往往碌走冗来,经历了部队、文化馆、报刊社、机关等人生诸业,无论距美术或远或近,或即或离,一支毛笔总是如椽在手,如珍在心,仿佛与他的生命结了缘。从传统画法到现代画法,辗转《芥子园》的传统与恩师戴成有先生的“创新”,韩光利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他看似任意挥洒,实则胸有成竹,简约中不乏细腻,浓淡中可见疏密。胸藏古法,却超越古法;大胆泼墨,再悉心点缀。变化无穷而隐秘含蓄,空间幽邃而造化神驰。可谓“造理入神,回得天意”,境界浑然而诗意绵绵。在他笔下,通过浓淡、疏密、真假、虚实、有无的关系,创造出长白山的大气,更原始,更粗放,更深邃,更豪迈,因而也更有韵味。

韩光利已不再拘泥于画派和画法,只循着内心对故乡的热爱,一点点地琢磨,一点点地进步。当“我思我意图腾,我绘我心山水”的意念升级为画理,自然胸有沟壑,笔下自行成岭。

物在外,画在其中

近年来,韩光利并不满足于在纸上描摹长白,跨媒介作画,变成了他的新乐趣。

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长白瓷器的创作,这令他兴致满满。

把宣纸换成瓷瓶,从平面转向立体,变传统水墨为釉下彩,这对画家来说是新的挑战。宣与瓷,像松水与白山,一个柔软一个硬朗。很多画家都曾尝试着将画作转画到瓷器上,因瓷器的釉质特殊,加上后期的烧制,大多画家此举均以失败告终。仿如发现了新世界的韩光利,埋头研究,不到半个月,就琢磨出了自己的方法。

一副笔墨,一个瓷瓶,在韩光利的手中卻能呈现出别致的风情,在细腻的白瓷上,他精湛的技法与长白山景致无缝链接,他将自己的构思、情怀融入作品,在瓷器上表现出水墨晕染般的山水意境,使瓷器拥有了深刻的灵魂,画家的深厚功底为瓷器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成为文化产品里独树一帜的存在。

韩光利喜欢造型简约的瓷器,融入他凝炼的笔墨,那种“天人合一”的想象力和美感,层次分明的远山近水,让一件简单的瓷器,也有了超然于世的宁静感。长白山风景与景德镇瓷器的结合缔造出的“长白瓷”作品,在“吉美2016吉林省传统工艺及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暨工艺美术大展”上受到高度的关注。

对于韩光利,他在诗里歌颂长白,纸上画长白,在瓷器上描摹长白。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其中作品《鹏程万里》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2届冬运会金奖。他用这乡情做笔墨,于白山松水、小河溪流中展现生活无穷之美,让故乡的风情变得亲和生动。

韩光利

号三泉斋主人,师承著名画家戴成有先生。现系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国书画家协会理事,画圣吴道子艺术馆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理事、艺术顾问,戴成有书画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长白画法长白山
鳄鱼的画法
瓜里绘客厅
秘密
长白山下雾松美——吉林
多变的形象
助学老人马长白
天空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