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理论视角下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研究

2019-01-03郎廓

报刊精萃 2019年1期
关键词:系统论功能对策

郎廓

摘要:在中国革命斗争的漫长历史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矢志奋斗、英勇牺牲。他们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是中华大地上永远不灭的丰碑,他们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是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的不竭精神动力。建国以来,国家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烈士纪念设施,并逐步按照分级管理的方式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后期的建设、维护、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大环境进入增速换挡新常态,同时,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技术领域等方面也不断发生巨大变化,公众的认知结构、行为偏好、互动方式等也日益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设发展工作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以重建设轻利用、重管理轻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工作导向暴露出不少结构性问题。如何进一步建设好、维护好、利用好烈士纪念设施,是一项集政治、社会、文化、艺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互相影响的系统工程。本文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基于对广西14个设区市及部分县(区)烈士纪念设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以及烈士纪念设施行政管理机关等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并结合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围绕如何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功能这一根本,剖析当前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做好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的体系性建议。

关键词:系统论;烈士纪念设施;功能;对策

前言

本部分主要介绍研究意义、研究模型、研究方式,以及现有相关研究概况,是本文研究起点、分析原因、推导结论的思维路径和理论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革命斗争的漫长历史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矢志奋斗、英勇牺牲。他们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是中华大地上永远不灭的丰碑,他们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是中华兒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的不竭精神动力。《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办法》(民政部2013年6月第47号令)规定,烈士纪念设施,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纪念烈士专门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等设施。建国以来,国家先后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烈士纪念设施,并逐步按照分级管理的方式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后期的建设、维护、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截止2015年底,已建成较大规模的烈士纪念设施约2.5万余处,其中,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181个、省级烈士纪念设施419个、设区的市级烈士纪念设施351个、县级烈士纪念设施2811个、其他烈士纪念设施389个,基本上每个县都有一个烈士陵园,共安葬烈士140多万人。在此基础上,先后设立了4151个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事业单位,具体负责烈士纪念设施的具体保护等相关工作。烈士纪念设施是为褒扬烈士而修建的永久性纪念设施,既是弘扬烈士精神、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承载国人共同深厚情感的实物载体。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等特点。

近年来,广西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工作,在政策研制、零散纪念设施抢救保护、落实机构编制、安排专项建设维修经费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新时期对烈士纪念设施的功能期待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和急需提高的问题。具体呈现出人员不足、资金不足、规划不成体系、工作机制不够成熟等诸多共性问题,深层次上深刻地限制了烈士纪念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解决好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增加资金、增加人员等单项投入和简单的资源叠堆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多专业协同、跨行业合作、多领域互动、多要素整合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者试图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式,提取影响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的核心要素并分析其背后的结构及互动关系,提出整合这些核心要素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构想,为相关机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较为系统和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体系。

二、概念界定

本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核心概念,为了研究的便利性和严谨性,研究者主要采用或借鉴当前在相关研究中具有较高学术权威的学者的有关表述和推论导向。

一是关于“建设发展”的界定,本文认为,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既包括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小到大的建立和组建,也包括后期的维护、整合、管理、服务、运用和成果转化等一系列过程。

二是关于“系统”的定义,本文认为钱学森的界定具有代表性,即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这种系统功能的表现主要来源于其整体涌现性。即若干事物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系统,就会产生它组分综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和新功能,这种部分及其总和没有而系统整体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就是整体涌性。

三是关于“功能”的定义,功能是性能的特定表现方式,是系统行为所引起的环境中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

三、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等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和有关方面对烈士纪念设施功能定位、社会宣教、陈列展示等领域的研究也渐成气候。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定位研究。吴晓霞从烈士纪念设施设置的初衷以及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两个维度,提出烈士纪念设施主要功能包括教育纪念功能、历史文化功能、红色旅游功能、生态休闲功能四个方面。也有不少学者基于我国烈士纪念设施和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实践,将烈士纪念设施功能分为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经济功能、社会建设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烈士纪念设施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翁路英认为,因陈展内容、活动形式、服务内容质量低下,加上商业因素的干扰,许多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逐渐丧失了“活”的灵魂。

2.社会宣教研究。不少学者提出了烈士纪念设施宣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王晔、贾洪瑜等人基于抽样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对烈士纪念设施了解度偏低、兴趣不高、参与主动性不强。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宣传方式、充分整合资源等框架性措施。杨洋认为,当前烈士纪念设施宣教工作普遍存在手段缺乏感染力、教育形式缺乏层次性、教育资源缺乏共享性等共性问题。也有不少学者对如何做好烈士纪念设施宣教工作提出了建议。王克勤认为,纪念馆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能再秉承传统宣教工作中“照本宣科”式的理念,应根据游客年龄、思想等方面的不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马菁苒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教工作要有品牌化运作意识,对工作亮点不断进行探索、固化、完善和提高。

3.陈列布展研究。不少学者认为烈士纪念馆的陈列应以烈士斗争事迹为轴线。谢辟庸认为,烈士纪念馆陈列的主要任务是反映烈士斗争史而不是全国的或一个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因此,烈士纪念馆陈列应以烈士事迹为纲。一些学者着眼以烈士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思路研究。张一拓认为,革命纪念馆陈列设计应重点从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两方面进行统筹考虑,陈列内容应围绕陈列主题,对相关史料、文物进行秩序化、层次化和逻辑化的建构。陈列的形式设计是对空间属性和陈列主题进行艺术化表达的过程]。有学者对新形式下做好陈列工作提出设想。刘超认为,陈列设计工作只有了解和使用现代设计思想、技术和艺术发展新理念和新方法,才能够满足公众的多元化新需求。张立嵘认为,一项好的陈列, 不仅要客观地反映真实的历史, 而且其形式和内容的安排上要便于观众的理解和认识。

4.红色旅游研究。不少学者普遍认为红色旅游是一个可以实现共赢局面的工作模式,是旅游和红色教育的一个创新性结合。黄细嘉、龚志强等人认为,红色旅游开发和老区现代化关系密切,对调整老区产业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一些学者提出了红色旅游开发的具体思路。徐仁立提出红色旅游规划开发应具有以人为本、体现特色、区域合作、旅游体验、系统规划等核心观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突出主线、体现特色,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整合资源、综合规划,多方参与、广开渠道等工作原则。还从文化建设、市场营销、评价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魏震铭认为,红色旅游开发应注重旅游体验模式的运用,可从革命战斗片段展演、英雄行为再现、实物复制物体验、革命作品表演等方面进行设计和服务构建。

从现有文献看,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呈现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框架性和附带性研究居多,要么是对烈士纪念设施有关方面进行框架性理论探讨,要么是研究旅游等其他主题的同时,对涉及烈士纪念设施相关问题做附带性研究。以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为主线进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还很少。二是研究体量还很小。从中国知网进行跨库检索,从2010年到2017年,烈士纪念设施主题相关文献一共180篇,题目相关文献仅71篇。在现有文献中,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进行整体性研究的还很少,对广西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区域性研究的几乎还是空白。本文的研究起点正是基于此。

四、研究方法

为了较全面的了解广西全区烈士纪念设施现状,分析提炼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最后的归纳推论提供基础性素材,研究者结合自身长期从事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一线工作的实际,以获取资料的便利性和有效性为主要考虑,采用文献法和访问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這里所指的文献,既包括区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期刊、论文和著作,也包括研究者长期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机构工作过程中,收集整理的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含近年来相关工作总结、计划、重要项目等重要资料。对访问法的运用,课题组对涉及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工作的主要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走访和书面访问调研,先后对自治区民政厅优抚处,柳州、桂林、百色、河池、崇左等烈士纪念设施规模较大的5个设区市民政部门、部分县(区)民政部门,以及相关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访谈、座谈,对其他9个设区市民政部门也进行了书面访谈调研。根据对文献的分析和访问结果,结合研究者的行业从业经验,以系统论为视角,建构研究分析模型,整合资料、发掘问题、提出建议,最后形成本文。

五、研究模型

1.系统论的一般性逻辑构造

考虑到本课题的立项初衷是直接服务全区民政实际工作,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目的。无论以何种研究模型进行科学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或者服务一定的功能目标。因此,本课题研究模型的建构紧紧围绕实现烈士纪念设施功能为主线。根据上文提到的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和有关表述。我们可以推导出系统论主要包括整体观点、结构观点、环境观点、全面观点和涌现观点等观点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的思维取向和思维过程,一是强调系统功能在系统研究中的核心地位。系统功能是系统性能的科学运用。在系统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表现出的特性和能力是系统的性能,但性能不等于功能,只有系统行为所引起的环境中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才是系统的功能。比如说,可以流动是水的重要性能,利用它输送木材才是河水的功能。二是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认为系统功能的实现是一个整体的作用,而不是哪一个单独部分的作用。三是认为系统是元素(要素/组分)、结构和环境的统一。多个元素(要素/组分)及其建构起来的结构构成了系统的内部构造,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互动。系统内部构造对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四是认为系统内部与外部事物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系统与其环境互塑共生。系统的具体性质不完全由它的元素(要素/组分)和结构等内部构造来规定,同时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环境分析是系统分析不可或缺的一环。改变系统与外部事物的联系方式,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系统本身的变化。五是从系统内部构造和外部环境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互动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又体现了系统思想的全面论观点,即全面的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六是强调整合对系统功能的作用。将各元素(要素/组分)整理、安排、配置、约束成为有秩序的结构,以及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的取舍,就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而良好的整合行为造就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既非加和式(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体现。因此,研究功能也是研究整体涌现性的过程。

从以上系统论的核心观点看,系统论的实务运用模型可归纳为如图1所示,即元素(要素/组分)、结构、环境三者共同决定了系统的功能。设计或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需要选择具有必要性能的元素(要素/组分),选择最佳的结构方案,还要选择或者创造适当的环境条件。而使用一个既存系统,需要正确选择功能对象,好钢用在刀刃上,还要尽量提高元素(要素/组分)性能,改善结构,从而达到功能发挥最大化。

2.系统论与本课题的结合逻辑

基于以上的思维框架,运用系统论研究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需要以下三个基本步骤和思维过程。

第一步:提炼和澄清烈士纪念设施的核心功能。本文基于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工作实际,认为理想状态下,宜将烈士纪念设施的功能目标界定为“缅怀纪念功能、教育激励功能、文化建设功能、区域发展功能、生态休闲功能”五个方面。其基本内涵如下:

缅怀纪念功能:烈士纪念设施庄严的环境布置和专门的管理服务,是告慰先烈英灵,安抚、优待和鼓舞烈属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优待革命英雄的國家意志体现。

教育激励功能:烈士纪念设施将革命时期的事迹、文物等进行整理和编排,并通过一定的陈列逻辑进行布展、推送,容易对身临其境的参观者带来强烈的冲击感。近年来,有关机构主动“走出去”的宣教方式,又进一步拓展了教育受益面。这种以英雄为主线,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身边事迹的宣教方式,容易激发公众爱国爱党的革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是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时代主旋律的重要阵地。

文化建设功能:烈士纪念设施是历史的沉淀,其本身就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烈士纪念设施逐步由封闭向开放的政策拟制,又为文化传播,甚至国家文化交流提供重要元素。烈士纪念设施已逐步成为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区域发展功能:烈士纪念设施的区域发展功能主要通过红色旅游等途径加以实现,通过参与当地旅游等产业发展,很好的起到增加居民收入和就业、提高公众素质、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结构等多方面积极作用。

生态休闲功能:不少烈士纪念设施自然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高,是城市的天然氧吧,又多处城市中心,是周边群众生态休闲的良好场所。生态休闲功能的实现,又可以让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又进一步促进教育激励功能的实现。

第二步:提炼和分析要素(元素/组分)、结构及环境。即通过调查研究,以提取公因式的方式,提炼分析影响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的主体、技术、资金、环境等普遍共同要素(元素/组分),以及其所处的民族、区位、交通等外部环境。发掘当前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三步:以功能充分发挥为目标提出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要素(元素/组分)的优化整合,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互动等角度,处理好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过程中多样性的统一、差异的整合、不同部分的耦合、不同行为的协调、不同阶段的衔接、不同结构或形态的转变,以及总体布局、长期预测、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信息的创生与利用等问题,促成整体涌现性的达成。形成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的理想模型。

六、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概况

经过系统的调查访问和文献分析,研究者获取了有关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为了清晰勾勒出其面貌,本文尝试从分布、投入、产出三个维度进行多角度统计展现。

(一)分布概况

1.地域分布

广西现有规模较大的烈士纪念设施共计174处(见图2),另有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含烈士墓)约8000处[1]。其地域分布特征呈现普遍分散下的多点集中,即在每个县都有烈士纪念设施的基本分布状态下,一些特定主题特别突出的烈士纪念设施群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

一是以河池市东兰县为中心的早期农民运动烈士纪念设施群。大革命时期,东兰人民跟随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举起红旗、拿起钢枪,打土豪、分田地,闹红南疆,1600多名先烈跟随共产党走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约2260名东兰籍革命烈士为中国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以此为背景,逐步形成了韦拔群烈士陵园(东兰烈士陵园)、韦拔群纪念馆、韦拔群故居烈士墓园、武篆镇林乐村烈士墓集群、三石镇革命烈士墓园、三石镇龙湾烈士墓园、大同乡都邑革命烈士公园、四孟乡烈士墓园、兰木乡革命烈士纪念碑等规模较大且相对密集的烈士纪念设施群。以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等多处革命斗争纪念场所。另有多达909处[2]进行原址保护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

二是以百色市右江区和田东县为核心的百色起义烈士纪念设施群。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在百色市组织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开创了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以此为背景,逐步形成了百色起义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清风楼、田东县烈士陵园、田东县百谷红军村烈士纪念碑、田东县思林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纪念设施群。

三是以桂北地区兴安、全州、灌阳三县为核心的红军长征过广西烈士纪念设施群。在红军长征过广西历程中,中央红军在桂北进行了决定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页。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面对四倍以上的敌军,苦战五昼夜,历经新圩阻击战、灌阳阻击战、觉山铺阻击战等惨烈战役,从广西全州和兴安间抢渡湘江,以牺牲四万多人的惨痛代价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董振堂、陈云之红五军团损失过半,刘少奇、罗荣桓的红八军团和少共国际师于此役几乎覆没。以此为背景,逐步形成红军突破湘江战役烈士纪念碑园、易荡平烈士墓、兴安县千家寺红军烈士墓(碑)、光华铺阻击战红军烈士墓、灌阳县革命烈士陵园、灌阳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碑等烈士纪念设施群。

四是以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和靖西市边境四县为核心的对越自卫还击战烈士纪念设施群。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为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和国家利益对越发起自卫还击战。以此为背景,逐步形成了靖西市烈士陵园、龙州县烈士陵园、法卡山烈士陵园、南山烈士陵园、匠止烈士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群。

五是以桂林为核心的文化抗战和桂柳会战烈士纪念设施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不久,广州、武汉等地先后失守,桂林这座边陲古镇成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1938年11月中旬,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建立了以李克农为处长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推动国统区抗日救亡运动,尤其是桂林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做出了卓越而又特殊的贡献,创造了一座驰名中外的桂林抗日文化城,全国知名文化人士云集桂林,出现了抗战以来少有的文化繁荣新局面。1944年9月初,日军从湖南、广东向广西进攻。当年,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在桂林进行防御抗敌,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131师师长阚维雍、陆军第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吕旃蒙等将士率部坚强抵抗,壮烈牺牲。以此为背景,逐步形成苏曼罗文坤张海萍革命烈士纪念碑、周元纪念塔、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赵志光烈士墓、秦霖纪念碑、何信墓、莫休墓,以及八百壮士墓、三将军殉职纪念塔等革命纪念设施群。

2.类型分布

根据烈士数量、牺牲时间跨度、纪念设施结构、展现方式、空间大小、艺术价值、保护机构规模等方面的区别,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可粗略地区分为综合性纪念设施、重大事件纪念设施、战役遗址纪念设施、重要人物纪念设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七种类型。

一是综合性烈士纪念设施。主要指其保护单位规模较大,烈士数量较多、设施类别多样、服务机制较完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等。

二是重大历史事件纪念设施。主要指为革命斗争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牺牲烈士所建的纪念设施,具有烈士牺牲具体事由同质性高、牺牲时间跨度小等特点,如主要安葬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烈士的龙州县烈士陵园、百色起义纪念碑园、法卡山烈士陵园、匠止烈士陵园、南山烈士陵园、靖西市烈士陵园等。

三是重大战役遗址纪念设施。主要指为纪念特定军事战役牺牲烈士所建的纪念设施。如红军突破湘江战役烈士纪念碑园、光华铺阻击战红军烈士墓等。

四是重要人物纪念设施。主要指为革命斗争中影响较大的人物专门建立的纪念设施,如韦拔群烈士陵园、易荡平烈士墓等。

五是常规烈士纪念设施。主要指为在各个时期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所建的纪念设施。除以上四种特别情形外,各市、县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多属这一类型。

六是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主要指分布零散、规模很小、结构单一、无专门保护机构的烈士纪念设施。

3.级别分布

这里所讲的级别,指的是广西烈士纪念设施的国家保护等级,主要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烈士纪念设施、自治区级重点保护烈士纪念设施、市级保护烈士纪念设施和县级保护烈士纪念设施四个保护级别。

根据调查统计,截止2017年5月,广西烈士纪念设施中,属于国家级保护级别的共10处(含两处抗战纪念设施,见图3),自治区级保护级别的共24处,其余约140处为市和县(区)级保护级别。其中,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多与综合性烈士纪念设施、重大历史事件纪念设施、重大战役遗址纪念和重要人物烈士纪念设施交叉。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级别通常最低。常规型烈士纪念设施,特别是其中建设在县一级的常规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级别也较低。

(二)投入概况

近年来,广西各级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专项行动、资金投入、机构编制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促进了广西烈士纪念设施较好发展。

一是出台了一批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相关政策文件。自治区民政厅、各市民政部门等围绕《烈士褒扬条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服务管理指引》、《烈士安葬办法》等上位法和上级精神,出台了多项细化细则和规定,对指导当地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是开展了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集中抢救保护专项行动。2011至2014年间,采取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配套的投入方式,集中对散葬烈士墓和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统计建档、迁移和修缮。其中,中央安排1.8287亿元[4],自治区配套资金1.00435亿元,市、县筹集资金2457.95万元。先后共完成散葬烈士墓维修改造1.0173万座(其中集中迁葬2667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476处。

三是逐步落实了部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机构编制。近年来,广西各级政府逐步落实了市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的机构编制。据统计,除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兴安县烈士纪念碑园、柳州市烈士陵园为数不多的几个保护单位机构编制达到40人左右,其他保护单位机构编制平均数仅为3人左右。另外,各地还通过劳务派遣、临时用工等方式补充了一些安全保卫、清洁卫生等勤务人员。

四是实施了多项重点烈士纪念设施大项目建设工程。针对部分重点烈士纪念设施的扩建、重修等大项目建设,通过中央、自治区、市、县等多级政府共同筹资等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如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新纪念馆落成使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园区路面建设、绿化建设等成效较为突出。

(三)产出概况

一是在纪念设施的物理性保护方面:经集中筛查统计、原址维修、集中迁葬等多种抢救性措施介入,目前广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已基本实现了名录清晰、设施坚固美观的保护状态。较大的集中性烈士纪念设施主体工程基本上全部采用花岗岩、大理石、砂岩、钢筋混凝土等坚固材质,基本实现了较高的耐用性。百色市烈士纪念碑园、韦拔群烈士陵园、广西烈士陵园、红军突破湘江战役纪念碑园等一些规模较大的烈士纪念设施开放程度和开放效能得到增强,对外联络和环境影响力得到提高。

二是在具体文物的整理保护方面:各单位初步收集整理了一批烈士衣物、书信、战时枪械、工具等,其中少部分已经做了文物鉴定并进行相应的专业性保护。

三是在服务的社会效益达成方面:各级有关部门和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重点在清明节等重大節庆节点集中人力物力接待烈属、烈士战友、老兵等人群祭拜烈士,并组织学生、机关工作人员等就近举行公祭活动。广西烈士陵园、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等较大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能够做到全年向公众提供讲解等服务。整体来讲,广西烈士纪念设施社会效益转化呈现逐步提升、逐渐向好的局面。

七、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功能发挥乏力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发展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整体来讲,这些成效还未形成完整体系,尚未足以促成烈士纪念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其功能发挥乏力的客观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际功能结构单一

广西烈士纪念设施的实际功能,指的是现有状态下其功能目标真正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起作用的部分。调查发现,广西各地烈士纪念设施在缅怀纪念功能、教育激励功能、文化建设功能、区域发展功能、生态休闲功能五个方面能够真正起作用的功能类别不多,特别是文化建设、区域发展和生态休闲三个需要以深入的系统性建构为基础的功能类别几乎未见雏形。除百色烈士纪念碑园等寥寥几处烈士纪念设施在参与红色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真正有落地措施并取得一些成效外,其他多数烈士纪念设施实际功能类别尚显单一,就算是缅怀纪念和教育激励两个固有的法定功能,也更多只是依赖其设施固有静态物进行被动式作用。其功能多样性以及某一特定功能类别的作用能量均十分有限。国务院于2015年批复同意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边境烈士纪念设施也纳入了红色边关旅游建设项目,但两年过去,目前仍未有实质性进展,当地也暂未能拿出较为系统的相关规划。这个已纳入统一规划的区域烈士纪念设施功能发挥依然乏力的典型个案,充分反映了广西烈士纪念设施功能发挥的整体状况。

猜你喜欢

系统论功能对策
数学的翻译功能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有特异功能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