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的数学

2019-01-03刘文海

报刊精萃 2019年1期
关键词:品质生活化数学

刘文海

摘要:具体生动、丰富有趣、极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素材,能引领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让数学学习素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不断地沟通生活数学与小学数学教材(文本)的联系,可以真正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关键词:生活;数学;品质;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具体生动、丰富有趣、极富挑战性的数学学习素材,能引领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让数学学习素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不断地沟通生活数学与小学数学教材(文本)的联系,可以真正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可以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实体模型,现实的生活背景为数学知识的发生于发展提供了情境与源泉,数学知识产生了现实的需要,必须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一、“生活化”的技能训练

数学技能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对数学问题长期训练。数学技能只有通过学生本人自主地参与、实践、锻炼,并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技巧。数学技能的训练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训练活动,要求学生勤学苦练掌握一定的规律,协调好多种感觉器官的关系。数学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学生训练的素材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

例如,只有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理解计算方法,并且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学生真正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只有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感受计算的价值,激发计算的兴趣,产生新的数学思考,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分数乘法”时,让学生计算相关的两组乘法式题,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得到的积比这个数小;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得到的积比这个数大,这样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分数乘法计算结果的把握能力,自然地也就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分数除法”时,则注意将分数除法与相应的分数乘法进行对比练习,既突出了分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有有利于学生体会它们的内在联系,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能力。“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教师应及时地、经常地提醒学生注意计算顺序;为了让学生自己明确到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及其合理性,必要时教师还应注意提醒学生能及时运用运算定律计算简便些,以让学生通过简便运算的练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二、“生活化”的思维训练

研究表明: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学习是可以弥补大脑先天的欠缺的,而思维训练是一种对大脑进行智能训练与潜力开发的一门艺术。研究认为,思维训练活动需要依据外部的动作形式,配以显性的肢体动作来协调完成。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所在。教师应努力激发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角”,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可以在新知识传授之前就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新知与原有知识间产生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引导学生的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例如“圆的周长如何计算”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演示与操作,让学生探究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圆在直尺上进行滚动时,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学生们明确到这就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早在1400多年前就计算出的周期律时,学生一定会体验到在“生活化”中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丰富感性材料,奠定学生思维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学和用的分离,把数学学习和生活需要割裂了開来。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让数学回归生活,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学生获取知识离不开一定的感性材料,教师应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生活化”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更好地为学生奠定思维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具体、典型的感性材料,比如圆形、图示、例子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效果。如教学“角、垂线、平行线”时,当引导学生认真感知生活中三角板、五角星等实物、图像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如公路上的斑马线等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方式,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练习,用具体的生活实际展现给学生,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用生活经验掌握数学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理论,从而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体育课时都喜欢做什么运动?”这样,学生在体育课时便会注意观察周边同学的情况,开始初步接触信息收集与整理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出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

事事有数学,时时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应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数学产生于生活实际的现实需要。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将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化”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入“生活”的素材,引领、点拨、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数学与生活“联姻”,以真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燕祥.教育的功能与效能[M]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72。

[2]刘秀明.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2014 -《课程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品质生活化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