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危险因素观察

2019-01-03翟书敬

关键词:射血危重症左室

翟书敬

(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内一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是指机体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受内外在因素影响而出现障碍,无法顺利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体外,导致静脉系统血液堆积进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2]。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极易受疾病或外在因素影响而引起心力衰竭,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或液体滞留等表现,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因此,临床有必要围绕危重症患者心力衰竭特征及危险因素开展研究,明确危险因素以便于根据其制定治疗及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本院就386例危重症中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年龄均≥50岁;(2)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3 d;(3)明确本研究开展主题;(4)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预计生存期≤2个月;(2)抵触或拒绝治疗者。其中,男194例,女192例,年龄51~80岁,平均(65.4±1.2)岁;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包括基础性疾病、个人资料等,观察其中心力衰竭患者,进一步分析其心衰特点,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 危重者患者基本资料

本研究3 8 6例危重症患者中男性1 9 4例,占(50.26%),女性192例,占(49.74%),年龄51-80岁;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为≥75岁和≤74岁组,≥75岁190例,占(49.22%),≤74岁组196例,占(50.78%);根据左式射血分数进行分组,分为<40%组和50%~70%组,<40%组191例,占(49.48%),50%~70%组195例,占(50.52%)。

2.2 危重者心力衰竭患者构成分析

386例危重症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占(25.91%),其中≥75岁76例,占(76.00%),≤74岁24例,占(24.00%),男性51例,占(51.00%),女性49例,占(49.00%),左室射血分数<40%75例,占(75.00%),左室射血分数50%~70%组25例,占(25.00%),证实年龄偏大、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水平为心理衰竭高危因素;而患者发病情况与年龄无明显关系。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据临床资料记载[4-5],由于危重症患者受疾病及治疗等外在因素影响,其本身抵抗能力及各脏器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使其成为心力衰竭发病的高危人群,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便会导致患者死亡。本组研究结果指出,386例危重症患者中有100例发生心力衰竭疾病,占25.91%,而我国正常社区人群心力衰竭疾病的患病率约为0.91-1.21%,危重症患者发病率相当于正常社区人员的25倍;同时,有学者围绕心力衰竭疾病开展研究结果指出,年龄因素可提高疾病发生率,年龄40岁以上个体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约为20%,且年龄每增长10岁,患病率可随其年龄的提升而提升。而在本研究中,10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年龄超过75岁以上发病率为(76.00%),提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研究结果显示,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40%75例,占(75.00%),证实患者心功能越差,发病率越高。故而临床针对危重症患者应侧重于观察患者年龄、心功能等因素,及时给予其对应治疗以降低心力衰竭疾病发生风险,为临床治疗营造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年龄、心功能及其他疾病均为诱发心力衰竭疾病的高危因素,可为临床后续治疗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射血危重症左室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