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
——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

2019-01-03贾艳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中华培育

贾艳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长期历史发展所沉淀凝聚形成的有关中华名族和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和演化,作为我国时代相传的名族印记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行为和思想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与多元思潮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产生了信仰动摇、价值迷茫问题,甚至部分青年不加甄别地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并否定和排斥中华传统文化。通过马克思科学理论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融合,对新时期的核心价值观逐渐形a成了包括即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在内的简练表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房广顺主编的理论著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版),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契合关系为切入点,其根本目的在于在包含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年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正处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社会大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本书对于凝聚全民思想共识,提升我国传统文化软实力,共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括全书,具有以下亮点:

一、章节内容材料丰盈翔实,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一书主要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内涵介绍、二关系论述和现实途径分析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关系。其中,第一、第二章分别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第三、第四章中分析了二者间存在继承性和契合性关系;第二部分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个方面的对应(分别见第五、第六和第七章)。这种结构安排,使读者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伸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容,能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部分的价值目标的要求实际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凝练,而非是对立或强加出来的价值观要求,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所接受。最后部分(第八章),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指出面对新的信息化技术变革,通过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大众传媒舆论导向、网络文化领域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

二、写作风格承接性强、论点发展过度自然

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后,作者认为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引申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这种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剖析引导,能更加准确深入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高度凝练表述中蕴含的时代意义。例如,书中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熟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仁爱共济、立己达人”和“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等经典观念,很好的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的要求,将理论的、抽象的、生硬的文字表述与青年成长过长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自然融合,非常顺畅地表达为广大青年切实需要、乐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价值观标准。其次,本书结合当今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的特点,还非常接地气的提出切实可行针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触手可及各种新媒体及大众传媒的空前发展和繁荣,已成为全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传播、交流与互动的渠道,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青年一代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执行者、开拓者,培育和践行包含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年群体的社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意义深远。

本书借助广大青年耳濡目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纳介绍,从内容和形式上印证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非常有助于促进广大青年对中华名族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它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长远健康发展。相信本书的广泛传播,必将为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中华培育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