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政治能力

2019-01-03刘学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政党现代化领导

文_张 霞 刘学军

政治属性作为政党的首要属性,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在任何时候都一以贯之坚持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政治优势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优势需要靠能力来支撑,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主要看政治上是否过硬、是否合格,党要长期执政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

一、从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角度理解政治能力

政治能力需要从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角度理解,从“组织”和“人”两大主体切入。

2017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首次提出:“党的高级干部要注重提高政治能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组织和党员干部两大主体的角度对提高政治能力进行了深入阐释。对组织而言,政治能力就是在组织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当中要把党的理论和重大决策部署予以贯彻体现。对党员干部而言,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大势、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二、提高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

提高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完成党的使命的内在要求。

(一)提高政治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了阐述和定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且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稳定。欧美现代化理论认为,欧美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标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政党竞争的民主政治、开放多元的社会是标准化模式,弗朗西斯·福山更是扬言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将终结于自由民主制。但近年来欧美政治运行深陷民粹主义泥淖,照搬欧美模式的拉美、中东、北非等发展中国家频频出现政权动荡、社会动乱的现代化转型危机。其实在进入工业文明初期时,马克思恩格斯就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二律背反,对非西方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实现现代化进行了深刻思考。

(二)提高政治能力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历史经验

我国自1840年就开启了对现代化的探索之路,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改良派戊戌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因思想、理论和所代表阶级的局限,均未能带领中国人民迈上现代化征程,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一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我国现代化的新征程,为避免亨廷顿所说“现代化过程滋生着动乱”现象的发生,需要强有力的政党进行统领,完成现代化。从党建国家到党兴国家到党治国家,都离不开政治能力这一核心要素。

(三)提高政治能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现代政治活动基本都是围绕政党展开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党发展路径,先有国家后有政党,我国是党建国家,先有政党才构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推动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只有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不走歪、不跑偏、不掉队。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为自身使命,要完成使命就需加强党的建设,要加强党的建设就需全面从严治党,要实现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就需提高党的政治建设特别是第一位的政治能力建设。

三、提高政治能力的双重进路

提高政治能力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打硬仗、啃硬骨头,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具备较高的政治能力。为此,需要从政治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从组织进路和人员进路两个方面加强党的政治能力建设。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干部政治本领双管齐下,双向发力。

(一)突出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

《意见》明确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组织要在出台重大决策、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中增强政治功能、彰显政治属性、发挥政治作用、强化政治导向。

一是出台重大决策注重实现政治效能。实现政治效能,首先指的是各级党组织政治目标有没有达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有没有发挥好,遇到重大风险问题能否有效防范化解。为此,要把党组织的效能作为政治组织的效能发挥出来,以地方党组织(地方党委、党支部、党组)为中心的党的组织体系,在出台决策时要把好政治方向,做好充分调查研究,体现人民意愿、汇聚民智民力,站稳人民立场。

二是从政治层面领导基层治理。把准政治方向,防止治理走偏变样。政党首先是政治组织,不能简单把它等同于一般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所以党组织的一切活动不能逾越它的政治目标和政治要求,在领导基层治理中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严防政治业务两分对立的错误观念,杜绝重业务轻政治,实现政治业务相统一,从政治统领的高度协调各治理主体,整合优化治理资源,充分发挥和运用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力量,形成治理合力。

三是践行群众路线团结动员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要做好群众工作,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贯彻到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要善于倾听群众心声,学会团结动员群众,把准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各级党组织要在团结动员群众过程中发挥好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作用,善于用政治功能引领服务功能,在服务功能中体现政治功能。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统一协调于服务群众的实践过程中。为此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吃透中央精神,了解群众需求,发挥团结动员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政治感召力和政治向心力。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所在,也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律保持生命力的法宝。

(二)内外兼修提高政治能力

领导干部要在理论上提高政治修养、实践上提高政治历练、解决问题中积累政治经验,增强能力训练和实践历练。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首要的是政治上的要求;讲提高干部领导能力,首位的就是政治能力。

一是主体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觉悟并不是个虚概念,而是有具体指向的实概念。提高政治觉悟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但高政治觉悟并不是平白无故就能产生的,需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锤炼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党性强,才能觉悟高。将党的宗旨和使命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实践锻炼—加强政治历练,强化责任担当。领导干部职位越高,责任越大,能力也要更强。政治能力实际上就是把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能力,这一落实过程也是广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过程。政治能力不足会导致落实不到位,导致履职过程中走岔道、偏方向,必然无法尽到相应的责任,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谈政治能力与领导职责相匹配的要义所在。为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需要到基层一线、矛盾困难多的地方去历练,在实践中提高政治能力,强化责任担当。

三是本领增强—积累政治经验,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底线思维是一种前瞻性思维,是对潜在风险的防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要在实践锻炼中积累政治经验,提高政治敏锐力,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面对艰难险阻和外部风险挑战,要增强斗争本领,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和意识形态歪曲,做“战士”不做“绅士”。进入新时代,各种问题矛盾叠加升级,我国各项事业进入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坚持底线思维,善用底线思维的方法防范化解风险,打好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猜你喜欢

政党现代化领导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