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分析

2019-01-03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手术室

鞠 霞

(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手术室,辽宁 本溪 117017)

开放性肢体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疾病。手术是治疗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手术的创伤性,术后并发症很高[1]。本研究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析了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8.23±4.02)岁;四肢骨折至入院时间最短1.8小时,最长8天,平均时间(15.21±3.72)小时;骨折部位:上肢骨折28例、下肢骨折17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9例、摔伤13例、高空出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3例、刀伤1例、其他1例。20例尺桡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15 例胫腓骨骨折,2 例股骨骨折。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8.57±4.14)岁;四肢骨折至入院时间最短1.8小时,最长8天,平均时间(15.77±3.12)小时;骨折部位:上肢骨折27例、下肢骨折18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8例、摔伤13例、高空出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3例、刀伤1例、其他2例。19例尺桡骨骨折,8 例肱骨骨折,16 例胫腓骨骨折,2 例股骨骨折。2组一般资料相似。

2 方法: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手术室全面护理。(1)术前护理。①健康教育:术前给患者解释手术相关知识,手术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将成功案例列举和分享给患者,进而缓解或消除恐惧,担心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感受。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开放性肢体骨折的患者创伤性休克的危险性较高,因此,患者入院后需要建立静脉通路,以防止因过度出血而发生休克。③预防感染:手术前30分钟,护理人员应按患者情况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2)术中护理。由于患者容易引起创伤性休克,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相关的静脉通路,同时实施扩容以防止因失血和液体流失而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做好病人消毒的工作,科学合理消毒患者伤口周围的皮肤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尽量减少手术感染的机会;必须保持患者温暖,以确保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范围内。手术前灌注液被加热,患者的暴露部分覆盖着床单或棉被,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保暖[1]。(3)术后护理。①引导摆放正确体位,在患肢上放1个软枕,促进患肢血液循环。②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切口并密切监测出血和渗出物的发生情况,如果出现出血需及时处理。护理人员还应定期更换敷料,并对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2]。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0-100分,得分越高则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越好)、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20-80分,得分越低越好)、机体疼痛水平(0-10分,得分越高则疼痛水平越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GQOLI-74评价,每一项的满分是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给予t检验,计数资料施行x2检验,采取SPSS19.0统计,P<0.05显示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45%(100.00),高于对照组36%(80.00),P<0.05。

5.2 2组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相比较:护理前2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5.3 2组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较:观察组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97.51±3.65)分、(96.01±3.15)分、(96.04±3.12)分、(6.56±1.26)天,优于对照组(82.11±3.52)分、(82.68±3.21)分、(82.24±3.52)分、(8.41±3.11)天,P<0.05。

5.4 2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9%(20.00),P<0.05。

5.5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优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分别为(44.12±5.26)分、(48.31±5.23)分、(41.23±5.24)分和(45.12±4.76)分,护理后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分别为(48.22±5.93)分、(53.42±6.31)分、(45.73±5.21)分和(48.39±5.21)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分别为(44.10±5.45)分、(48.34±5.21)分、(41.20±5.07)分和(45.21±4.78)分,护理后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分别为(59.13±8.68)分、(59.41±6.75)分、(61.46±5.12)分和(57.24±6.28)分。统计学分析后,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P<0.05)。

讨 论

开放性肢体骨折手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手术,但由于血管,肌肉和骨骼的损伤,四肢容易肿胀和出现严重疼痛。不适当的照护会导致肢体肌肉或神经坏死,最终导致切口感染[3-4]。相关研究表明,在开放性肢体骨折手术中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并且还有助于减少切口感染的机会。手术室全面护理的实施可有效从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全面护理,将感染有关因素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5-7]。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手术室全面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内环境质量、患者手术认知、手术配合度、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机体疼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手术室全面护理组生活质量不同指标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手术室全面护理在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手术认知和配合度,并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轻机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四肢开放性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跟踪导练(四)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跟踪导练(四)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