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分析

2019-01-03青洋洋

关键词:舌苔耳穴差异

李 静,青洋洋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便秘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创面恢复,如伤口水肿、出血、感染等,对预后造成较大影响。在临床护理上,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来辅助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干预。现就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中医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6.8±13.4)岁;传统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4.7±1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对所有患者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要求,对于气血阴虚症:出现眩晕、大便干结、面色苍白、舌苔红、烦躁、脉细数;对于胃肠燥热症:大便干结,出现腹胀痛、小便短赤、口臭、烦躁、舌苔黄,脉弦数;对于气机阻滞症:大便干结,出现胸肋肿痛,舌苔红、易怒;对于痰湿阻滞症:出现痰多,便黏腻、胸腹胀、脉滑;对于阳虚寒凝症:大便干或不干,小便清长,口淡、形寒,冷痛,舌苔白,脉沉迟。根据临床检查确诊为便秘患者,对术前便秘者、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认知等障碍者排除。

1.3 干预方法

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主要措施有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常规换药处理,并安抚患者心理压力,监测创面状况,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蔬菜瓜果、高维生素食物,在排便护理上,对首次出现便秘者采用止痛抗炎药物坐浴、松软敷料填充肛内,改善患者排便。

中医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一是引入中医按摩护理。患者仰卧,双腿屈曲,以大鱼际肌、掌根对患者右下腹进行顺时针推揉,由轻渐重,与患者沟通确保舒适,30遍/次,2次/d,确保胃肠良好蠕动;二是引入耳穴压贴护理,对术后患者的耳后小肠、大肠、直肠穴进行磁珠压贴护理,1珠/穴,按揉3~5 min/次,3~5次/d,隔天更换另侧。三是引入中医辩证饮食护理,对不同类型患者采用不同的饮食调理。如对气机阻滞者多休息,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痰湿阻滞者,以清淡食物为主,调控排便时间。

1.4 指标观察

对各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以首次排便时间、便质状况、患者体感,以及护理前、护理后3 d中医排便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干预后2 d内排便通畅,便质正常,无不适感为治愈;2~3 d内排便,便质松软,存在轻微不适感为有效;2~3 d内未排便或排便少,干结,有严重不适感,为无效。对排便症状评价包括排便紧迫感、排便不尽、便质干结,每项按0~4分,得分越高,便秘症状越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其结果对比如下:在干预效果及首次排便时间分析上,中医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7.5%,传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80%,中医组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排便时间上,中医组为(1.7±0.5)d,传统组为(2.3±0.6)d,(t=4.859,P=0.000)在护理前、后排便症状积分对比中,护理前两组患者排便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护理3d后,中医组排便症状积分为(0.8±0.4),传统组排便症状积分为(1.6±0.6),中医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中医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同时,在本研究中,藉由患者中医护理干预后,能够对首次排便时间进行缩小,且在排便症状积分上,低于传统组患者。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病术后患者便秘具有有效的改善作用,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疼痛等症状优于对照组。不过,结合本研究,由于采用的中医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中医按摩、耳穴贴压,以及辩证生活护理等,还具有局限性。中医按摩是一种强化患者胃肠保健的方式,通过按摩处理,来改善患者腹部肠道蠕动,特别是增强胃肠功能具有较好的效果,来改善排便症状。耳穴贴压法,主要是通过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通过穴位刺激来促进患者副交感神经兴奋,以调和阴阳、虚实,改善患者血气平衡;生活饮食护理主要改善患者饮食结构,来提高胃肠功能,改善便秘状况。

猜你喜欢

舌苔耳穴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