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9-01-03冀旭东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冀旭东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保健科,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在当前的脑卒中研究领域,脑小血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学术界的观点中,认为其是引发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重要因素。认知障碍代表人类基本能力的丧失,泛指脑局部组织由于病变造成了认知功能受到伤害。认知损害是介于人类正常老化与老年痴呆的一种中间段,也就是过渡阶段。具体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记忆损害,在一些近事记忆困难,而已经进入记忆的远事则比较明显,通常是对物体或者词汇的 认知不明确;其次是注意力下降,认知损害患者很难集中自身注意力,并且对于新事物难以接受,反映能力及理解全部下降;最后就是语言及空间能力下降,对于语言的理解及应用存在障碍,不能选择合适的语句表达含义等。在当代的观点中,认为脑小血管是VCI的主要原因,不过具体的发生机制仍然在探讨中,因此在此次研究中主要针对其临床特征及发作机制做出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7年1月~1 2月我院因V C I住院的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0例,平均(61.9±3.2)岁。纳入标准:(1)主观认为自身记忆力明显下降;(2)客观认知功能损害并不符合痴呆诊断标准;(3)拥有正常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步选取正常患者32例,选取年龄相近与身体素质相当的患者成为对照组,VCI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者评分。在此次研究中,已经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参与对象都签署了知情书。

1.2 方法

对于患者采用Fazekas量表统计,具体统计相应部位及病损成都,在评价中针对脑旁室和深部白质部分记性分别评价,两者的评价结果相加形成最后的结果,以1~6分来进行高低评分。根据具体的评分结果最后确定患者的受损程度,分别将受损程度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在具体的评价中,不仅仅通过量表评价,而且通过患者的年龄及其他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2 结 果

通过对于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在性别与年龄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患病情况以及吸烟饮酒方面也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针对Fazekas量表评价脑白质病变的程度,其中观察组评分为[MMSE(25.7±2.3)分、Mo CA(22.8±3.9)分],对照组评分为[MMSE(28.4±2.0)分、Mo CA(26.3±3.7)分],在认知功能评分方面,VCI患者的心理学评分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其可以看出VCI患者明显出现了记忆损害。

3 讨 论

根据国际组织的相关报告,根据当代的整体趋势而言,血管性痴呆发生率也越来越高,预计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数会超过一亿,因此,痴呆类疾病也是未来人类所面对的最为严峻的健康考验之一。血管性认知障碍也是痴呆中的一种,被认为是由血管性原因引起,是一种轻度认知损害综合征,属于一种正常与痴呆中间的孤独状态,是痴呆的前期准备,在临床中也是防治痴呆的关键点。在硬性学方面,包括几个部分,分别是脑梗死、脑微出血和血管间隙的扩大等,虽然临床针对VCI的发作机制尚且不能明确,不过在主流的猜测中,认为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内侧颞叶萎缩导致的前额叶皮质下环路功能障碍有关。在主流研究中,临床中对于患者的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做出分析,认为其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一定程度上得出了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也就是说VCi的发生尚且不能与此类病症构成相关关系,不过有可能由于炎症反应等产生相关影响。而且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其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记忆损害、注意力损害和语言功能等损害,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也是值得关注的病症之一。

在此次研究中发现VCI患者存在显著的认知障碍,而且记忆已经呈现较为严重的损害。认知损害与脑白质受损呈现负相关关系。不过在具体的研究中,由于选取的样本数量比较少,尚且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增加访问数量,扩大样本数量,并且在诊断中引入其他技术,包括磁共振波谱分析来探讨VCI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神经机制,确定VCI的相关影响因素,此方面研究对于防治此类疾病包括后续的治疗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血管性认知障碍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脑梗死后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血清VEGF、MMP-9 的早期预测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