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

2019-01-03冯争气

关键词:根治术直肠癌腹腔镜

冯争气

(内蒙古包钢医院肿瘤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结直肠癌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占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随着微创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应用,临床护理学中逐步形成一组与之相互配套的护理模式及措施,其中以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围手术期包含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全程时间[1],是跟随确定控制手术治疗之时起,止于手术有关治疗措施结束,重点围绕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为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以促进其疗效提升,尽可能满意离院。现以我院纳入的60例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为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给予精心观察其对患者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类似医疗工作的高效展开提供参考依据,现本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6~72岁,平均(51.64±9.44)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部胀痛、腹泻、大便不成形、便中夹血或粘液,以及伴有便不尽感受等。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尿常规检查,肝功、肾功、肠镜检查,胸正位X线片以及腹部彩超检查等,以作为原始病例资料。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增进与患者及家属的术前沟通交流[2],向患者及家属清楚交待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手术方案、手术的必要性与危险性、手术效果、术中与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预防措施,积极取得其信任与配合,以愉快地开展术前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及依从性等,及时矫正可能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重要脏器功能状况,进行明确患者已具备耐受手术的良好条件,从而确保患者术中安全和顺利完成手术计划。

1.2.2 手术当日护理

手术当日早协助患者更衣,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带腕带;排空小便,遵医应用术前药物;提供优质的手术室环境;配合手术治疗对体位的要求进行患者的体位准备,不使肢体过度牵拉或压迫而受损,肢体不可悬空放置,应有托架支撑,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术中体位的舒适与安全,并确保患者术中呼吸顺畅;遵嘱给予术中心电监护[3],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一旦异常,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防差错事故;详细记录术中各项护理观察措施及评估分析结果,并密切观察患者在术中的反应,以及时干预不适、并发症或意外等情况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的术中安全。

1.2.3 术后护理

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如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术中出血、输血等)、神志、生命体征、术后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护理、自理能力、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安全护理管理;术后及时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患者的术中情况及表现;术后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搬移操作;

2 结 果

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精心观察显示,本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4.54±5.32)d,全部患者于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肠粘连、切口感染、渗血流液等并发症,且无病例死亡。其中有57例(95%)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理想,满意出院;另3例(5%)患者术后出现轻微体液不足及肠道不适症状,通过精心护理后症状消失,顺利出院。另通过调查分析表明,本组患者对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满意率达到98.33%(59/60)。

3 讨 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优势有微创、痛苦轻、活动早、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利于保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利于防止术中癌细胞的种植,大大减少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量。与此同时,再精心配合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保障患者术后疗效,使其尽早满意出院。

综上所述,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针对提供全程系统化护理服务,可显著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对积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大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根治术直肠癌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