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进展报告

2018-12-31

关键词:集约化气象部门气象

气象信息化 推动气象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并提取信息、进而提供信息服务——气象业务这一特征,使其天然与信息业务同生共长,迄今为止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对气象学科和业务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不仅是现代气象业务的支柱,更是持续推动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高速发展的引擎。数十年信息化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思想、理念和方法,逐渐渗透到气象业务和管理部门人员的思想意识中,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模式,集约化、工作协同、流程优化、科学化管理、顶层设计、架构规划、知识管理等这些十几年前尚十分陌生的名词,现在已逐渐成为气象部门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气象工作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信息化是推动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强力引擎,没有气象信息化,就没有气象现代化。

成功的气象信息化工作,一定是以推动气象事业发展为目的。不管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如何颠覆着应用和发展的模式,对于气象行业而言,信息技术依然是外在的工具,气象业务的发展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应用适当的成熟的信息技术满足业务和学科发展需求,推动气象事业的持续发展,才是气象信息化的要谛。

时代在前进,气象信息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也在发生变化。新近颁发的《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2017—2020)》以及《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具体规划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开启了实现气象现代化、追赶并最终跻身世界气象强国的征程。规划和计划以智慧气象为旗帜,强调智能探测、精准预报、科学管理、持续创新,强调服务的个性化、敏捷化,以及业务的柔性化和弹性化等诸多新的要求,赋予了气象信息化工作全新的、更加广阔的工作舞台和内涵,追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气象部门信息化工作的主旋律,而集约化、标准化等工作,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具体路径和措施。本专辑涵盖的包括数据集约化、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基础资源的高效应用,业务功能的梳理和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高质量基础数据产品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完备安全体系的建立等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已经和将要在中国气象业务中实现。

党的十九大提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的集体学习中进一步指出,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气象服务作为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需要围绕早日进入世界气象强国的奋斗目标,加快气象大数据建设,加速并深化气象信息化与气象现代化深度融合,推动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融合,使气象信息化这艘航船,承载着气象部门的各项工作,一起驶向气象现代化的彼岸。

猜你喜欢

集约化气象部门气象
气象树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