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意进取 打造国际化研究智库砥砺前行 助力金砖国家“软联通”
——全力推进金砖国家标准化(浙江)研究中心建设

2018-12-28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金砖浙江标准化

文|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明确了标准化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代表,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标准化实现“软联通”,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对于扩展“朋友圈”,完善全球治理,开辟世界更加光明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践行习近平主席就金砖合作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主张,积极推动金砖合作走深走实,2017年1月国家标准委批复同意浙江省筹建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同年9月在浙江省委车俊书记和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的见证下,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签署合作共建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的协议。省部共建致力于将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打造成为金砖国家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联通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有关政策、规则研究和标准体系兼容研究的重要力量,以及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重要平台,从而实现以标准联通促进国家互联互通。

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目前已有符合中心特色的专用办公场地3600平方米,内部现有专兼职人员20名左右,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高级职称及以上10人,学科带头人2人,俄语、葡语的小语种人才若干名。截至目前,已购置并翻译了金砖国家标准题录11万余条,发布了成果50余项。

建设意义

浙江地处我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往来频繁。据统计,2015年中国出口金砖国家贸易额约为1352亿美元,其中浙江约为255亿美元,占18.9%。在浙江省建设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有其市场条件及研究优势和重要意义。一是对接国家战略的需要。首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二次回访调研报告中要求建立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的具体举措;其次,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大背景下,建设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通过标准化手段实现金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增强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推动金砖国家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二是推进国家标准化改革的需要。建设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我国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以标准化来增强金砖国家区域融合力,为积极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推进适应全球发展趋势和贸易规则与标准形成,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三是带动中国企业产品走出去的需要。建设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有利于实现金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可通过标准手段为我国的过剩产能找到出口,并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加快动力转换、实现结构升级战略目标,从而大大增强金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服务企业走进金砖国家的同时,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四是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有利于浙江先行先试的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的推进,有利于探索以标准化实现金砖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通过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走出去”,从而化解浙江产能,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职能定位

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是由浙江省政府和国家标准委共建的国际标准化研究机构。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下,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国际,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和智库作用,深入开展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协调金砖国家间标准化技术活动,推动金砖国家间标准化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国际标准化共同立场,努力成为金砖国家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联通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重要平台。

根据省部共建工作方案,金砖国家中心承担以下职责:一是组织开展金砖国家双(多)边标准化技术交流与合作,承担金砖国家间标准化技术性活动的组织、联络、协调等事务;二是开展金砖国家的标准化战略、技术法规、贸易政策、标准体系等研究,为金砖国家间政策沟通及贸易畅通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三是负责金砖国家标准化技术交流平台建设,开展国际合作及交流项目,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促进金砖国家贸易发展。

主要成效

一、全面推进标准国际化进程,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是建立一个开放性的金砖国家标准化交流协作机制。2017年3月成立了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联盟,成员涵盖复旦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及浙江、黑龙江、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等10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定期开展金砖国家标准化政策、标准制修订、标准互认等方面的技术交流与研讨,有效地促进金砖国家与“一带一路”的标准化相结合。召开首届“之江标准”研讨会暨丝路国际联盟大会标准化会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张晓刚,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质监系统、各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与会,本次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学者、专家们纷纷发表真知灼见,为浙江践行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强化国内外各界对标准互联互通的共识,助推标准与产业走向国际建言献策,会上还签署了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联盟合作倡议,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总结。

二是开展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加大与国际组织标准化合作力度。2017年4月,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和浙江外国语学院拉美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共同召开了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系列讲座,围绕中巴、中南关系举办了“走进巴西”、“走进南非”等专题沙龙活动,为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进一步了解金砖国家经济及标准化现状,加深对金砖合作的理解,推进金砖国家标准化(浙江)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中心于4月派员赴俄罗斯标准化研究机构就农业、金融和物流等领域的标准化合作进行访问与洽谈,同时于6月派员赴国际标准化组织新加坡区域办公室任职,积极参与ISO亚太区域国际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国在ISO亚太地区标准化工作的影响。

三是运行一个金砖国家标准化信息与交流共享平台。中心于2017年6月正式开通金砖国家标准化信息与交流共享平台,平台以中、英、葡、俄四国语言同步显示,集“一站式、多语言、双方向”功能,向社会免费提供金砖国家标准题录、法规、重要标准译文、最新标准化动态、标准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等信息。截止目前,平台共涵盖金砖四国标准题录11.6万余条,WTO/TBT通报数据2000余条。成功在义乌小商品城、国贸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等10余家单位建立金砖国家国际标准化实践基地,支撑产业和企业与金砖国家对接合作。

二、全面推进标准化比对研究,服务国家产业经济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金砖国家标准化战略和标准体系研究。目前共形成关于金砖国家标准化战略及立法研究、标准体系、重点产品/大宗商品、市场准入、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研究成果20余项,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评议11项。

二是深入开展金砖国家战略政策研究。形成政研报告5份,成为国家标准委推动金砖国家标准化机制的重要参考,发挥技术机构参谋咨询作用。其中《标准化助力金砖国家“软联通”》,结合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精神,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成为峰会一项重要理论成果。

三是深入开展金砖国家市场准入标准化研究。围绕金砖国家贸易互补性较强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皮革及橡塑制品等货物贸易领域深入开展标准化研究;支撑包括照明、电器、服装、纺织等多个浙江优势领域产品对金砖国家的出口标准走出去工作,对包括“浙江制造”为代表的“浙江标准”进行外文翻译;以建筑、旅游、保险、通信等为代表的服务贸易领域的标准化研究;以农产品、原材料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领域的标准化研究。

三、全面推进标准化宣传推广,提高中心知名度

一是成功参展第23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首届标准展。展会期间,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从玖到场参观指导,肯定了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在以标准化促进世界互联互通上所做的贡献;赞比亚驻华大使维尼·奇贝萨孔达女士到馆参观,就标准化联通非洲产业发展与省标准化院展开交流。

二是积极发布含金砖国家专栏期刊。截止目前,中心已累计发行含金砖专栏杂志20期,公众号发布金砖国家标准化与市场准入原创文章15余篇。三是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通过浙江卫视、华数等媒体的报道,提升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全面推进运行机制建设,打造强劲科学工作体制

在省部共建的合作模式下,形成了省政府和国家标准委领导,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为纽带,金砖国家标准化研究联盟、外部团队为支撑的科学工作体制。

一是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浙江省质监局成立了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筹建领导小组,并联合商务、检验检疫、海关、经信等部门设立了“浙江省金砖国家标准化联席会议”,强化金砖国家市场准入方面的信息协调。

二是制定向国标委的汇报机制。中心每月3日前向国标委国际部口头汇报筹建进展,按季度书面汇报金砖国家标准化动态、贸易资讯、研究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截止目前已完成12次口头汇报及五个季度的书面汇报。

猜你喜欢

金砖浙江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窑里金砖的演绎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迎金砖会议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金砖”褪色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