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维米尔人物画中光线的运用

2018-12-27顾晔莎

艺术评鉴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维米尔人物画

顾晔莎

摘要:本文描述了维米尔人物画中光线的运用,具体分析维米尔独特的光线画法以及光线对人物画的影响,展现他当时创作背景,人物画中光线的特色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呈现感性与理性的相互融合,精神之光的闪烁和人性的力量。

关键词:维米尔 人物画 自然光 散漫光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027-02

一、维米尔“光线”技法形成背景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是荷兰著名的风俗画家,是“荷兰小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伦勃朗、哈尔斯并称荷兰“黄金时代”的三杰画家。1609年的荷兰共和国成立,迎来了资产阶级的胜利,当时的资本主义在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人们舒适安逸的中产阶级的生活为艺术迎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荷兰画派的画家们竭力摆脱中世纪宫廷和宗教对绘画的影响,着重表现日常生活的小场景,画家所想在画中表现的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法触碰的宗教故事,而是触手可及的日常事迹。自此荷兰艺术的题材扩大了,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

二、维米尔人物画中光线的特点以及运用

(一)多用自然光

这里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维米尔的光世界。同是用光大师,维米尔多在画面中表现明亮强烈的自然光,这就有异于荷兰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伦勃朗,伦勃朗多描绘的是具有舞台效果的人造光。在《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中,其极具个人特色的人造光就表现得十分到位,画中光线从左方射来,将画面中所有人的面孔都照得十分清晰。受光部分质感表现得十分强烈,与黑色的背景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物心理刻画。

维米尔善用自然光,在许多画作中,都体现出他高超的绘画光影的技术。例如在《做花边的女子》这幅画中,阳光透过窗户从画面右侧照射进来,整个画面处于暖洋洋的气氛中,女子安静地做着简单的家务,通过自然光,我们将视线全部集中在女子手中,感受到女子手指来回伸缩,穿针引线的画面。维米尔的其他画作也都能很好的表现出自然光,例如《弹吉他者》《倒牛奶的女人》《情书》等。

(二)以形显光

伦勃朗借光造型,维米尔却以形显光。伦勃朗一贯采用“光暗”的处理方法,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深暗的棕色,但这些暗色调能够更有力更生动地与几种明亮闪光的颜色形成对比,结果他画中的光线看起来几乎眩人夺目,同时更加强了画面的喜剧效果和刻画人物心理的深度。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学家佛罗芒坦称伦勃朗为“夜光虫”。比如伦勃朗的群体肖像《夜巡》采用的就是强烈的“明暗对比法”,伦勃朗把他们安排在一个为执行某一任务而紧急集合、整装待发的状态中,他对构图进行了精心安排,每个人安排得能为观众所见又错落所致,并用一道明显的白光突出了中心人物。

维米尔更加注重以形显光。他在光线处理方式上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是能够使光线产生柔和效果的艺术家。在《带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中,少女侧身静坐在漫漫黑色背景中,回眸转身,光线从左侧照过来,大半张脸便沐浴在阳光中,蓝黄头巾在阳光中更加的鲜艳,所以使得对比也更加明显。珍珠耳环因为光线而变为画面中的点睛之笔,耳环上的高光也十分细致地描绘出来,它巧妙地用珍珠耳环、头巾、少女脸部的质感表现出光线,表现出少女回眸瞬间感,表现出头巾色彩鲜明的对比以及少女略带羞涩的脸庞。不仅如此,我们似乎还能在画面中看到更深层的内涵,画中少女惊鸿一瞥,仿佛“踌躇于明暗之间,一去即永别”少女的表情和欲说还休、似笑还嗔的姿态其实只是“一瞬间的戛然而止”,但在这暗与明的交错对比中,我们似乎能够窥看到少女的心事……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三)多用散射光线

维米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伦勃朗的影响,但是“同伦勃朗集中地强光不同,他喜欢画洒满整个室内的散射光。这种光线非常柔和,通常来自左上方的窗户”。相對于伦勃朗中神秘的,具有舞台效果的光影效果,维米尔更偏向于“运用自然的散射光,使画带上一种偏冷的银灰色调,让北国的寒意隐约地透露在温情的色彩氛围中”。散射光线的微妙变化,是维米尔的一大特点。比如他的《绘画的寓意》这幅画中,描绘着画家本人维米尔正背对着观众写生,而此时维米尔的女儿化身月桂女神正当着维米尔的模特,散射光线充斥着整个房间,画面中心和人物处在阳光下,厚重的帷幕使近景处在背光中,明暗对比十分强烈,室内荡漾着一种匀称的散光,十分自然。在《在窗前读信的少女》这幅画中,散射光线笼罩着室内的一切,少女立于窗前,举信细读。画中的形象轻盈地融合在温和的光线当中,与室内整个物体显得十分的融洽。画中充满暖意、宁静、平和、淡然,泛着瓷器般的光泽,柔美而静谧。散射光线的巧妙运用,使整幅画既感性又理性,感性的是散射光线能够更好的表现物体的形状、质感、色彩,是形体更加柔和又坚实;理性的是能使观者不禁融入到画中,一同感受少女读信的心情,或许还会猜想,是何人写信给她,内容又是什么,她为何读得如此全神贯注。

(四)体现柔和的理性之光

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充斥着整个欧洲大地,这股风潮也席卷了艺术的领域。如果说伦勃朗充分发挥人文主义,其常用的暖色聚光营造出炫目的舞台般的效果,常常使人陷入其营造的氛围当中,那么维米尔更亲睐一种“柔和的理性之光”。在《倒牛奶的女人》中这幅画作中,人物轮廓较清晰,环境淳朴,清晨阳光从左上方的窗户中倾泻而入,浸润着室内的一切。光束投射到白墙上,形成了由强到弱、由明到暗、由清晰到昏暗的光晕。光线在室内产生的光晕缓缓移动变化与室内空间奇妙的结合在一起,那细水长流的牛奶,正表现着时间的流逝,它正向着我们毫无知晓的未来流去。但同时我们也明了那只是停滞的白色线条,这暗含着时间在空间的凝固,维米尔运用时间与空间的互动,表现光的神秘莫测,正是这画中不平凡的光线,让我们体会到不止浮于表面的理性之光。

因而维米尔在画面中所用的冷光,既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写照,又是理性主义的艺术反映,如果只是对生活有一种浅显表面的感性认识又如何能够描绘出触动人心的画面。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够了解生活,深入生活,才能对生活做出最佳的注解。

(五)善于运用散布的高光

他把一些高光画在暗部,一般这种画法会使得画面突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画面效果需要这种高光,维米尔也能很好地消化这种画法,例如《带珍珠耳环的少女》中,少女所佩戴的珍珠耳环处于一片黑幕之中,按照原来的画法应该将耳环悄悄隐去,但维米尔偏偏将高光画在了耳环上,并没有使耳环显得突兀扎眼,反而表现出耳环独特的质感与重量,成为画中点睛之笔。同样也有让暗部显得更加透明一点的意图。比如《德尔夫特远眺》中,为了表示水反光的效果,更体现出河水流动的感觉,他把高光画在了河面上,虽有悖常理,但是因为这种画法而使得河面更加的生动,是一种高于生活的灵活运用。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描述,基本了解了维米尔其人,以及他在绘制人物画中光线的运用和特点,他对光的运用总结成经验,有许多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他是用光的大師,窥见了光辉中的栖居者,然后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再穿透每一位观者的心。维米尔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深远,他让我们不容忽视光线对绘画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见识到巴洛克艺术独特的魅力。并且他在对光线的探索中更上一层楼,让后世在绘画中做到有据可依。

如今在绘制人物画中,光线仍然是表达画面效果必不可少的部分。向其学习我们首先要做到先继承再创新,取其精华,将前辈为我们所积累的经验先掌握,再提超越。所以笔者每每碰到对光线的一些疑惑,便会思考感悟维米尔对光线所用的方法技巧,从中总能够得到解答,如何利用光线将画面表现得既平均有和谐。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唯有不断地从维米尔人物画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才能够提升自我技能,真正掌握对光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春.阳光下的抒情诗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张志强,白玉青.镜子里的伦勃朗——以“图像学”解读伦勃朗自画像[J].美与时代(中),2010,(12):71-73.

[3]王振志.论维米尔油画的艺术特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猜你喜欢

维米尔人物画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比蒙娜丽莎更神秘的画中女子
约翰内斯·维米尔画笔下的女子
谜一样的画家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不合时宜的物品
张自启中国画——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