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及策略

2018-12-27李立民

科技资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改培训现状

李立民

摘 要: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以微课教学为例,微课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将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做为一种资源进行网络共享,学校的校内网建设更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现阶段,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学校虽然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培训次数少且形式化居多,难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只有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文章主要探讨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针对现状提出完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信息技术 培训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b)-0186-02

1 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必要性

首先,新课程改革下,对于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知识体系等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尤其是信息时代下,教育实现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则成为了关键内容。其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信息技术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高中教师一般都是文科专业或者理科专业,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不足,而且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也较差,这与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相悖的,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最后,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信息时代下,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等教学模式的出现,都是信息技术的产物,教师要想完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必然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而面对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事实,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2 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

高中阶段是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面临高考,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绩,因此,高中阶段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很有必要。现阶段,高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也组织开展了相关的培训,但是培训效果并不乐观。

2.1 培训安排不合理

培训安排不合理主要是指学校对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程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是文科教师就是理科教师,对于需要一定专业性的信息技术,缺乏应用能力。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没有额外的精力学习信息技术。加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开展培训课程也较少,达不到培训的目的。

2.2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每个地区,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的教学需求是不同的,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教师素质不同,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有所差距。高校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理论内容过多,实操部分讲解较浅,这就导致教师只是对信息技术有着初步的了解,知道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微课、微视频等教学模式,但对于具体的操作,例如,课件如何制作,如何加工声音、图像的素材,如何制作教学视频,如何实现教学视频的资源共享等等,这些具体操作才应该是培训的重点内容。实际培训过程中,缺乏重点内容,而是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的简单讲解,教师难以消化,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2.3 未学以致用,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虽然高校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但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较差,未做到学以致用。首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过浅,教师要想实际应用,需要花费时间去钻研。由于教师教学任务和兼职内容较多,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其次,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重视,高校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信息技术培訓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最后,受到经济的影响,部分学校没有开展信息技术的条件,即便教师接受培训,也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

2.4 培训缺乏激励机制

高中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导致培训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东西。虽然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也有课堂测试,但是教师对于测试结果并不重视,对于培训课程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参与热情也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将培训结果与教师绩效挂钩,将培训的内容和各种活动作为教师绩效的一项内容,给与教师物质奖励或者称号奖励等,提升教师的培训热情。

3 新课改下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

3.1 提升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培训课程

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宣传,让学校和教师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只有思想上重视,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培训的顺利开展。此外,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培训考核等,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地安排,才能提升培训效果。

3.2 根据教师的需求,安排培训内容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的确定,需要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培训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有教师参与到培训内容的确定,将自身的需求合理表达出来,根据教师需求安排培训内容,这样培训变得具有针对性,更贴近实际,教师的参与度也比较高。例如,部分教师对于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应用、微视频的编辑等不太了解,便可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培训。

3.3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培训主要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用于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培训的效果,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信息技术应用环境。首先,完善硬件设施。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应用需要使用到的硬件设备,例如,计算机、多媒体、录像设备、编辑工具等。其次,创造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举办微视频、微课课件等方面的比赛,以比赛的方式,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微课课程的研究和创作之中,增加创作热情,同时巩固信息技术的培训知识。最后,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小组,专门用于信息技术培训的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等,组内共同讨论、相互交流心得,实现培训、科研与一体。

3.4 建立信息技术培训的激励机制

针对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教师参与度低、培训热情差、对培训结果不重视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改变这种情况。比如,针对信息技术培训,设置专门的奖励,针对培训过程中,表现比较活跃或者培训测评结果优秀的教师,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称号奖励。此外,可以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将信息技术培训参与情况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做为一种教师考核方式,让教师加强信息技术的重视。

4 结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改革的进行。现阶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培训效果,学校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提升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其次,根据教师的需求,安排培训内容。最后,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此外,建立信息技术培训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东裕.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7).

[2] 李捌成.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1):220-221.

[3] 刘璐.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新课改培训现状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