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7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邮件驱动

王 洁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任务驱动法”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王 洁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即学生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本文通过作者的教学实践,分别从内涵、特征及教学模型三方面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并通过具体案例证明其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任务驱动法;中学信息技术;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1 “任务驱动法”内涵

“任务驱动法”(Task Based Learning)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许多学科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征,为“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创造了合理条件。 “任务驱动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或独自完成教师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任务,以达到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协作交流,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在任务情境下建构自己的学习模式,对任务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协作、交流、探索等方式逐步解决。 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任务驱动法”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已被很多教师所认可。

2 “任务驱动法”特征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是“任务驱动法”教学最根本的特点,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的新型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法”的优势在于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型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由教师辅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而教学任务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因此,“任务驱动法”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学任务为主线展开。

(1)教师活动

主要包括研究素材、制定任务;展示作品、提出任务;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2)学生活动

主要包括情境体验、接受任务;自主写作、完成任务。

(3)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特别注意:首先,任务要明确,尽量避开开放性任务;其次,任务的设计要高度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后,任务难度不宜过大,学生经过独立操作或合作探究之后,一定能得出正确结论。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型

教学案例: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鸿雁传书---免费电子邮箱》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邮箱的概念

掌握申请免费邮箱的方法

(1)5块18V、38W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时风电动汽车上串联使用,在晴朗天气每天能为电动车提供0.9kW·h的电能。晴好天气,太阳能电池组每天能为电动汽车增加16km续航能力,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值得提倡。

给老师发送一封邮件

教学重点:掌握申请邮箱、发送邮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喜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呢?

师:看来部分同学对老师还有点意见啊,那你们说说,你们为什么不喜欢老师呢?

生:……(沉默)

师:看来是不好意思当面对我说啊!那这样吧,这节课你们可以通过给老师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说悄悄话,好不好?

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氛围较活跃。紧接着,我向学生讲解如何免费注册电子邮箱,以及如何发送电子邮件到指定邮箱。

师:我们今天来比赛,看看谁会最早给老师发送一封邮件。

生:上机操作。

当有同学成功给我发送邮件时,我就在讲台前大声宣布,某同学已成功向老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很棒!这时,班里其他同学会被不断刺激,还没有申请成功的同学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并且会和邻座同学共同探究如何申请账号(探究学习),在全班同学的相互帮助下,所有人都成功的注册并发送邮件。这时,大家都因为完成了教师安排的任务而情绪高涨,我再趁热打铁,提问学生在申请并发送邮件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后又是如何解决问题?同学们争相发言。最后,全班同学相互提问,共同学习,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当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还在兴致高昂的讨论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谁都不愿意离开,我相信,因为“任务驱动法”,同学们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门课程,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都在期待下一堂课的到来,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4 结语

通过真实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将“任务驱动法”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可行的。一方面,它能够充分展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现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从综合层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能力。“任务驱动法” 不仅可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发挥作用,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同样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1]伍文庄.“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

[2]刘永霞.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类学生三维设计教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6.

[3]朱利民,赵利敏.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4]黄斌.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

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68-02

王洁(199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邮件驱动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来自朋友的邮件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一封邮件引发的梅赛德斯反弹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