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LAN间路由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现

2018-12-27崔建涛尤春朝胡彩彩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拓扑图连通性路由器

崔建涛,杨 华,崔 霄,尤春朝,胡彩彩

(郑州轻工业学院 软件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VLAN间路由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现

崔建涛,杨 华,崔 霄,尤春朝,胡彩彩

(郑州轻工业学院 软件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为了解决不同VLAN间路由的问题,设计了三个基于交换路由技术的VLAN间路由教学案例,并详细介绍了案例的实现过程。经反复测试,所设计的VLAN间路由网络运行稳定可靠,成功解决了不同VLAN间路由的问题。本案例有利于更好理解不同VLAN间通信的原理,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案例;虚拟局域网;路由;接口

1 引言

一个VLAN对应一个广播域,对应一个子网,因此VLAN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来实现,也称作VLAN间路由[1,2,3]。本文主要介绍三种VLAN 间路由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现。

2 案例1

通过多条物理路径将路由器连接到局域网交换机,如图1所示。每个VLAN具有一条独立的物理路径。为网络层设备上的物理接口配置IP 地址之后,路由表里便具有到达所有子网的C路由(直连connected)[1],从而实现不同VLAN 间的路由。

2.1 案例1拓扑图

图1 案例1拓扑图

2.2 案例1VLAN、接口及地址表

案例1的VLAN、接口及地址表,如表1(a)-(b)所示。

表1(a) 案例1的VLAN、子网及接口对应关系

表1(b) 案例1的接口及IP地址表

2.3 案例1实现

交换机SW1配置脚本: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 SW1

SW1(config)#vlan 10

SW1(config-vlan)#name 10

SW1(config-vlan)#exi

SW1(config)#vlan 20

SW1(config-vlan)#name 20

SW1(config-vlan)#exi

SW1(config)#inter range fas0/1,fas0/23

SW1(config-if)#sw acc vlan 10

SW1(config-if)#exi

SW1(config)#inter range fas 0/2,fas0/24

SW1(config-if)#sw acc vlan 20

SW1(config-if)#exi

SW1(config)#end

SW1#write

路由器Router配置脚本: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inter fas 0/0

Router(config-if)#ip addr 192.168.10.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 fas 0/1

Router(config-if)#ip addr 192.168.20.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write

2.4 案例1连通性测试

在PC1上测试到PC2的连通性,测试结果正常,反之亦然。在路由器上测试到PC1、PC2的连通性,测试结果正常。执行Router#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输出C 192.168.10.0/24、C 192.168.20.0/24两条直连路由,分别对应Fa0/0、Fa0/1两个物理接口。

3 案例2

在由器和交换机之间创建一条fastethernet连接,并将这条连接配置为802.1Q Trunk中继,通过这条TRUNK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传输所有VLAN通信量[2],如图2所示。在路由器的快速以太网端口上创建子接口,并在这些子接口上封装dot1q,并为每个子接口配置IP地址,即可为每个VLAN对应一个IP网关地址。

3.1 案例2拓扑图

图2 案例2拓扑图

3.2 案例2的VLAN、接口及地址表

案例2的VLAN、接口及地址表,如表2(a)-(b)所示。

表2(a) 案例1的VLAN、子网及接口对应关系

表2(b) 案例2的接口及IP地址表

3.3 案例2实现

交换机SW1配置脚本: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 SW1

SW1(config)#vlan 10

SW1(config-vlan)#nam V10

SW1(config-vlan)#exi

SW1(config)#vlan 20

SW1(config-vlan)#nam V20

SW1(config-vlan)#exi

SW1(config)#inter fas0/1

SW1(config-if)#switchp acc vlan 10

SW1(config-if)#exi

SW1(config)#inter fas 0/2

SW1(config-if)#switchp acc vlan 20

SW1(config-if)#exi

SW1(config)#inter fas 0/23

SW1(config-if)#switchp mode trunk

SW1(config-if)#exi

SW1(config)#end

SW1#write

路由器Router配置脚本:

Router(config)#inter fas 0/0

Router(config-if)#no shutd

Router(config-if)#exi

Router(config)#inter fas0/0.10

Router(config-subif)#encaps dot1Q 10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 192.168.10.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exi

Router(config)#inter fas0/0.20

Router(config-subif)#encaps dot1Q 20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 192.168.20.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end

Router#wr

3.4 案例2连通性测试

在PC1上测试到PC2的连通性,测试结果正常,反之亦然。在路由器上测试到PC1、PC2的连通性,测试结果正常。执行Router#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输出C 192.168.10.0/24、C 192.168.20.0/24两条直连路由,分别对应Fa0/0.10、Fa0/0.20两个子接口。

4 案例3

此方案综合了案例1和案例2的特点,使用核心交换机代替原来的路由器和二层交换机,如图3所示。为每个VLAN对应一个IP网关地址(使用SVI接口),并启用核心交换机上的路由功能[3]。

4.1 案例3拓扑图

图3 案例3拓扑图

4.2 案例3VLAN、接口及地址表

案例3的VLAN、接口及地址表,如表3(a)-(b)所示。

表3(a) 案例1的VLAN、子网及接口对应关系

表3(b) 案例3 的接口及IP地址表

4.3 案例3实现

核心交换机Switch配置脚本: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name V10

Switch(config-vlan)#exi

Switch(config)#vlan 20

Switch(config-vlan)#name V20

Switch(config-vlan)#exi

Switch(config)#inter vlan 10

Switch(config-if)#ip addr 192.168.10.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er vlan 20

Switch(config-if)#ip addr 192.168.20.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er fas 0/1

Switch(config-if)#switchp mode acc

Switch(config-if)#switchp acc vlan 10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inter fas 0/2

Switch(config-if)#switchp mode acc

Switch(config-if)#switchp acc vlan 20

Switch(config)#ip routing

Switch(config)#end

Switch#wr

4.4 案例3测试

在PC1上测试到PC2的连通性,测试结果正常,反之亦然[4,5]。在核心交换上测试到PC1、PC2的连通性,测试结果正常。执行Switch#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输出C 192.168.10.0/24、C 192.168.20.0/24,分别对应Vlan10、Vlan20接口。

5 结语

方案1每个VLAN占用一个独立的物理链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但局限性在于,随着VLAN数量的增多,占用路由器上的快速以太网接口也越多。方案2使用子接口,并封装802.1Q,仅占用路由器上的一个快速以太网接口,最节约路由器物理接口,但局限性在于,随着VLAN数量的增多,单个接口的带宽有限,容易形成VLAN间通信的瓶颈。方案3综合了方案1和方案2的优点,使用具有交换、路由功能的三层交换机,性能强大,因此是目前实现VLAN间路由的最佳选择。本文设计了基于交换路由技术的VLAN间路由教学案例,并详细介绍了案例的实现过程,成功解决了不同VLAN间互通的问题[6]。本文有利于理解VLAN间通信的工作原理,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网络互联提供了有益参考。

[1]冯焕华,任翔,吕尉.基于思科模拟器实现VLAN之间跨设备通信的方案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9( S1):36-40.

[2]刘燕.基于思科模拟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 间路由实验的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6,(14):219-221.

[3]孟丽.单臂路由及三层交换机实现 VLAN 通信的比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6):23-25.

[4]李辉,崔建涛.基于OSPF的帧中继Hub-Spoke拓扑多点接口网络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03):77-80.

[5]崔建涛,张玲.基于OSPF和帧中继多点接口的网络工程教学案例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6,(01):106-107.

[6]崔建涛.一种认证环境下Internet共享接入的教学案例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109-111.

TP3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33-04

河南省高等学校2014年重点科研项目(15A520108)。作者简介:崔建涛(1979-),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技术。

猜你喜欢

拓扑图连通性路由器
偏序集及其相关拓扑的连通性
简单拓扑图及几乎交错链环补中的闭曲面
中国自然保护地连通性的重要意义与关键议题
买千兆路由器看接口参数
维持生命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路由器每天都要关
去2 度点后不满足Pósa- 条件的图的Z3- 连通性
基于含圈非连通图优美性的拓扑图密码
高稳定被动群集车联网连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