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发英:深山里书写助学传奇

2018-12-27王砾尧孟佳惠

中国信用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琳琳英子贫困学生

◎文/本刊记者 王砾尧 实习记者 孟佳惠

在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知的小手,13年的探索与坚守,近20万字的走访日记,128本信义助学账本。她用一颗诚心,编织了一张助学的网,网聚大爱,爱满山乡。

——题记

2018年10月30日,刘发英在“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座谈会”上发言

“如果每个山里的孩子都一心想着离开农村,那农村永远不可能富裕,农民只能世代贫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不仅让刘发英留在了大山深处,而且凭着自己的一已之力,书写出了一个网络助学的传奇。

“英子姐姐”,是她的网名,也是大家对她的亲切称呼。作为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师,刘发英与崎岖山路结缘,与煤油灯为伴,几度放弃进城机会,坚守边远山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她以本职工作为乐,用满腔赤诚架起一座网络助学的爱心桥梁,募集海内外善款179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835名。

贫穷吞噬求学梦 刺痛

武陵山中流淌着一条清江河,清江河两侧是高耸入云的群山,其中海拔最高的就是黄柏山。黄柏山海拔1700多米,是个“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蛮荒之地。1970年3月,刘发英出生在长阳县磨市镇一个幸福的教师家庭。在父亲的影响下,在填报毕业分配志愿表时,她毅然写下:“到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黄柏山去!”

报到那天,校长把她引到一间土垒的小屋,找来两条板凳,在上面放上几块木板,搭成一张床。从此,一箱书、两床棉絮、一间小屋,就成为了刘发英生活的全部。

乡村小学没有食堂,老师们要学会自己生火做饭。学校给了每位老师一块地,想吃什么就种什么,种出什么才能吃什么。对于一个从小长在县城的姑娘来说,这是莫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根本都吃不饱饭。顿顿吃的都是水煮面条,再拌上家里带的猪油和豆瓣酱。”刘发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道。但当学生家长得知后,每次给孩子带菜,都会给刘老师多带一点。“很多学生买不起饭菜,可他们却把新鲜蔬菜分给我……”讲到这里,刘发英有些哽咽。

正是山区人民的质朴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深深触动了刘发英的心。就这样,她在黄柏山扎下了根,而这一扎,就是18年。

当时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农村辍学现象严重。刘发英告诉记者:“因为家里困难,很多孩子没钱上学,每逢开学前后,老师们就会自己带着钱、提着米到学生家里去走访,发动学生来上学。这在乡下并不是新鲜事。”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乡村教师们,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一趟趟地翻山越岭,承担起了九十年代的控辍保学任务。

刘发英也不例外。最初,她只是遵循惯例,像其他老师一样,在自己还没吃饱肚子的情况下,拿着钱、提着米去发动学生上学。然而,一次真实的经历,让刘发英开始真正意识到,教育对乡村发展的意义。

一天,有个叫艳丽(化名)的学生没来上课,刘发英就像往常一样,带着米和钱去家访。起初,她还以为是家长不让孩子去上学,正想动员家长,孩子的爸爸却摇了摇头,给刘发英讲了一个故事。

原来,这个家长是个文盲,从没有上过一天学。有一次,一位在广东打工的亲戚给他寄了一封信。他想回信,却不认识字,就给人挖了三天的坂田(即开荒),以此来拜托别人给他念信并回信。艳丽爸爸说:“没有文化的苦头,我这辈子是吃够了,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

“听到这个故事,我真的非常震撼,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意识到山里贫穷的症结是什么,就是因为缺少知识,缺少教育。”刘发英说,山里的娃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但贫穷却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这一切。

刘发英有个叫覃伟的学生,一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随后母亲改嫁,只剩他和6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一次家访时,她正好撞见祖孙俩在家中抱头痛哭。原来,为了筹集覃伟的学费和生活费,奶奶求人将家中唯一的猪抬下山去卖,不料崖路迂曲险陡,不小心将猪摔下了山崖,还差点出了人命。这下,家里彻底“山穷水尽”了,覃伟不仅面临着失学的困境,就连祖孙俩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眼前这一幕深深刺痛了刘发英的心。打这之后,刘发英便开始自发地资助一些学生。她的学生四落分散在方圆几十里的高山峡谷之中,但每个学生的家她都去过。黄柏山的荆丛小路、悬崖栈道,都有她走过的脚印。通过家访,她真实地掌握了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千方百计地为困难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具、添置衣裳、垫付药费等。当时,她的月工资仅98元5角。

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走访中,刘发英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太有限了,她开始试探着向外界寻求帮助。

网聚善款初尝试 转机

2005年春,刘发英调至白沙坪希望小学任校长,她发现5年级学生吴江林是个孤儿,没有生活来源,由班主任发动学生每星期每人捐助1角钱来买米生活,几近失学。目睹小江林的艰难处境,刘发英揪心不已。她立即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情况展开调查,却未曾想到全校420名学生中,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因家境困难学业难以为继。那些日子,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失学问题,刘发英常常殚精竭虑,睡不好觉。

一次偶然的机遇,刘发英与网络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8月的一天,“心之旅”助学网站志愿者、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李勤和周锋来到长阳调查山区贫困学生状况。刘发英立刻与他们取得联系,顶着烈日,陪同他们走访了贫困学生覃伟和向荆桃的家。云雾中甩下谷底的羊肠小道,破败皲裂的土墙屋,眼瞎腿瘸的贫弱老人……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被眼前看到的艰难的生存环境所震惊。

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心之旅”爱心网站将资助的目光锁定在了长阳县资丘镇。随后,“心之旅”网站发起人杨东波女士亲自来到资丘,现场捐出了2000元助学款,田覃红等5名学生获助。这让“网盲”刘发英心中豁然一亮:“网络助学还真管用,我得试试!”

在“心之旅”志愿者的帮助下,刘发英申请了QQ号,还在“心之旅”网站上注册了“英子姐姐”的网名。“我的手在键盘上像‘捉虫子’一样笨拙。”回忆起第一次发布贫困学生资料时的情形,刘发英脸上泛着浅浅的笑意。

2018年10月30日,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等机构走访慰问刘发英

2006年6月12日,“英子姐姐”收到宜昌地矿所职工喻望寄来的600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李春丽和田惠蓉。这是她参与网络助学后,直接收到的第一张爱心汇款单,当时的她激动极了。然而,之后的网络助学路却并非坦途。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想要获得素不相识的人的信任,并且捐出真金白银,这个难度可想而知。第一年,刘发英仅仅筹集到了800块钱。

更多的困难还在于周围人的不理解。有的同事认为刘发英是利用助学来赚取名利,甚至有人劝她,如果坚持做助学,不如改行;就连同为教师的丈夫,也认为刘发英把书教好就行了,搞这么多事干什么……

突然有一天,一个自称是北京城管的人联系到刘发英,并且表示只要能够视频约谈,就同意捐助。刘发英自然喜出望外,忙买了摄像头开启视频约谈,没想到,这个人竟是一个骗子,还在视频通话中羞辱了她。刘发英终于难忍心中的委屈,哭了出来。

危机也是转机。哭过之后,刘发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网络信息的真伪难辨。

因此,刘发英决定将个人信息公开,同时亲自走访贫困学生,将有关学生的真实信息也一并晒在网上,做到双方信息公开透明。为了打消资助人的顾虑,刘发英还想出了“笨办法”,采取“一对一”资助模式。她利用休息时间翻山越岭地走访,用手机拍下贫困孩子及其家庭的照片上传到“心之旅”网站发布。如果爱心人士要求打电话、视频,她就把学生叫到学校,用自己的手机或学校电脑让学生与资助人直接对话。收到善款后,她又将汇款单复印存档,然后再亲自将取出来的钱款送到孩子或孩子所在学校校长的手上,督促学生给资助人定期打电话或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不管工作多繁琐,刘发英都会尽力满足资助人的要求,用行动争取资助人长期的信任和支持。

2006年8月,北京“大耳朵”英语网站站长韩柏东为刘发英真诚助学的精神所感动,不仅自己资助了5名学生,还主动在网站上开辟了助学板块,邀请刘发英担任版主。借助这块阵地,刘发英将13名贫困学生的信息发布到助学板块上,很快就争取到助学款8500元。随后,刘发英还在湖北“情暖荆楚”网站开辟了助学板块,吸纳了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贫困助学,“英子姐姐”的视野也不断扩展,先后结识了国内外600多个助学网友。

爱无疆域,善无国界。2008年春,刘发英结识了新加坡籍华人杨柳。杨柳感动于她诚信助学的执着与无私,寄来了1000元人民币。这是刘发英争取到的第一笔来自国外友人的资助。次年9月,刘发英在网上结识了日本华裔潘喜华,通过多次真诚沟通唤起了潘女士对山区贫苦孩子的同情,她主动在“在日工作者联盟”中开辟了“IT民工助学棚”板块,并为7个贫困学生提供资助款7500元。

每天,刘发英的手指都会在键盘上飞速地跳跃,一一解答网友们的问题,反馈资助学生的情况,接洽新的救助对象……时常忙到深夜。虽然很苦很累,但能为更多的学生争取到助学金,她乐此不疲,甘之如饴!“倘若能在我退休之前,募集到100万元的助学款,帮助500名贫困学生我就知足了。”在当时的一次采访中,她曾这样对记者表达自己的心愿。

可令她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愿望不仅很快就实现了,还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想。

信义助学百本账 透明

2009年,刘发英调到长阳县花坪小学任副校长,她也顺势把“网络助学”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长阳县及周边地区。因为工作量急剧增加,光靠刘发英一人之力,已无法完成全部工作。幸运的是,在“英子姐姐”精神的感召下,由在职教师、知名作家、退休县长、全国劳模、国家干部、摄影师和律师等爱心人士组成的“英子姐姐助学团队”成立了。

刘发英为学生送去助学金和学习用品

通过摸底走访核实过的信息,“英子姐姐”通过后台管理软件,将“待资助信息”发布到网上板块上,网友只要点击这个板块,就能了解孩子们的基本情况,选择自己的资助对象。只要资助人钱一到账,“英子姐姐”就会把“待资助”学生转到“已资助信息”板块,公布该学生资助人的网名、资助金额等。随后她会亲自或派团队成员把钱送到受助学生家里,学生或学生家长必须亲自签收,如果是学校老师等代收的,必须留下代领人的电话。送款时,“英子姐姐团队”会给受助学生抄下资助人的电话、地址,要求学生期中期末、过年过节必须与资助人联系。而团队中的法律顾问、湖北仁辉律师事务所律师则负责电话回访,像“纪委书记”一样抽查资助款是否真正落实到位。

走进“英子姐姐”的助学工作室,记者看到了她13年来整理的近20万字的走访日记和学生资料,以及128本信义助学账本。“有一次把这些账本堆了起来,竟然比我一米五的身高还要高。”她打趣道。这些助学账本里,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捐款人地址、电话号码、QQ号、金额、受捐学生姓名、学校、年级等重要信息。全部汇款都有复印件存档。刘发英说:“我这6年资助的所有学生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不会弄错或重复资助。”

“刘发英一个人负责的档案工作,相当于一个部门的工作量。”团队顾问、长阳县原副县长聂德媛由衷地夸赞,“正是因为她做得如此规范,才能做得长久。”

“爱的接力”在延伸 传承

“‘初心’永远在,没想过停下来。”谈到以后的打算,刘发英没有太花哨的想法。她只想像13年前一样,尽自己的能力走访学生,帮助有需要的孩子们上学读书。哪怕走访、沟通、取款、送款这些事几乎占据了她全部的业余生活。

有人认为,把钱给了孩子,助学不就完了么?不,在“英子姐姐”看来,她希望这不只是简单的助学,而是“爱的接力”。每次捐赠的第一笔款项,刘发英都会亲自去送,并且和孩子讲述这笔钱的来历。“第一,我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资助人。感恩不是说把这种资助当作压力,而应该当作动力,用好成绩去回馈资助人的爱心。第二,我希望孩子们学会感恩社会。通过这种资助方式告诉孩子,社会上还是好人多。第三,我希望这些孩子在成年之后,能够继续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我的命运是‘英子姐姐’改变的!”谈起受助经历,小玲泪流满面。今年27岁的小玲,3岁时就成了孤儿,由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一手带大。从高三至大学毕业,小玲通过“英子姐姐”牵线搭桥,获得5万元助学款,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期间,小玲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卖报,尽管家境贫困,她还是将自己辛苦卖报的收益全部捐给了灾区。

这样的感恩在千千万万个“小玲”身上发生着。目前,最早资助的学生里,已有几个已经毕业工作的孩子选择加入助学队伍,琳琳就是其中一个。

2006年,琳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高中。当时她弟弟也在读书,而且成绩也很优秀。这让孩子的爸爸犯了难。他到处去借钱想供孩子们上学,可最终什么都没有借到。“一个女孩读什么书,出去打工让弟弟读吧。”回到家,父亲对琳琳说。听到这个消息,琳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哭了一天。

连自己女儿想读书的愿望都无法满足也让琳琳的父亲感到对不起女儿,在无助中喝下了农药。幸好发现得及时,人救了过来。听说了这件事,刘发英在一个双休日来到琳琳家走访,核实情况后,通过助学平台为她提供了高中和大学的全部学费。2014年大学毕业后,琳琳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那时,她给“英子姐姐”写了一封长信。

“忘不了那个春节,您带着遥远的牵挂走进我的家门,忘不了您为我募集的一笔笔善款,忘不了您在电话那头的叮咛嘱咐……我这个9岁时妈妈去世,从此与外婆相伴相依的女孩,幸运地遇见了您……此时此刻,请允许我叫你一声:妈妈!虽然我现在也并不算富裕,但是我知道,我应该尽自己的能力把爱心传递给曾经和我有同样命运的孩子们。”之后,琳琳执意资助了一名贫困大学生。

“我现在最盼望的是把助学与感恩、诚信教育融为一体,鼓励孩子们学有所成,找到工作之后,自愿成为‘英子姐姐’基金的资助人,把爱心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是刘发英对孩子们最大的期望。

巍峨连绵的大山,奔流不息的清江,见证了刘发英二十余载的从教生涯和爱心历程。“我的网络助学路,虽然曾经备受质疑,过程艰辛异常,但我无怨无悔。因为信义无价,爱者无畏,我将沿着这条助学之路矢志不渝地走下去!”言至于此,刘发英眼神坚定地看向远方。

2012年11月,刘发英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猜你喜欢

琳琳英子贫困学生
牙印之谜
独臂作家之死
树叶哭了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只是点点头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只是点点头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