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18-12-26任廷艳

计算机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双语编程

任廷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0 引 言

实施双语教学是本科院校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掌握国际通用语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高等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以专业教学为中心,以专业要求与语言能力的有机融合为目的,实现学科效益与外语效益的双赢,培养复合型的适应国际化竞争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1]。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和师资不足等原因,双语教学的开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双语教学要根据专业特点,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得到真正提升。

1 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盲目开展双语教学。

民族地区高校双语教学开展有盲从性,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开展双语教学之前没有对学生的英文基础和学科基础进行前期调查,选择难度较大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造成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语言技能没有得到提升,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2]。

2)双语教学过程不规范。

民族地区高校对双语教学的进行方式及评价方式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缺少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没有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凌乱[3]。

3)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弱。

学生的英文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开展,民族地区学生的英文水平普遍较差,用英文授课,部分学生有抵触心理,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最后造成部分学生因为不能理解教学内容而放弃学习。

4)民族地区师资不足。

师资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是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课程教学经验和较为深厚的英语功底。但在民族地区高校有国外进修经历的教师很少,教师用英文讲课的能力不足,表达不够流利,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5)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资源不足。

民族高校在双语教学中普遍授课方式是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文授课、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英文授课的方式。对大多数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直译,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4]。

2 Java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优势

在开展双语教学时,课程的选择至关重要。双语教学适合普适性的课程,这些科目文化差异少,由于国际惯用英语,采用英语教学有直接准确的好处[5]。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计算机的语言和操作命令都是以英文形式表示,许多计算机的软件是英文版,并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等相关资料都是使用英文来描述的,计算机学科适合于双语教学。

在计算机学科中,Java程序设计是重要主干课,提高Java程序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熟练掌握Java技术和外语的高级软件人才,对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选择Java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双语教学课程,对比其他计算机专业课具有明显的优势:

(1)Java语言的特性之一就是简单易学。Java是一种衍生自C++的完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学生通过对先行课“程序设计基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已经对数据类型、表达式、程序流程等基本的语法有所掌握,并且具备基本的面向过程和面向编程的编程思想。选择Java进行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学生更容易接受。

(2)Java程序内容本身就是英文形式。在Java程序中大多数关键字和编程语句都是用英文编写的,Java的开发平台也是基于英文平台开发设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计算机专业英语知识,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语言环境。

(3)Java的学习需要学生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在Java的官方网站,Java的最新技术、最新动态、API文档都是英文形式,这些内容为Java的双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4)学生有一定的英文功底。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开设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学生通过大一、大二期间“大学英语”的学习,在英语词汇量和语法上有了一定的积累,部分同学通过了CET4的考试,英文原版书籍的阅读障碍较小。

3 Java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建设方案

3.1明确教学目标

Java双语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学科目标,让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掌握Java的基本编程技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语言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最终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培养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提升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

3.2 加强课程的管理,规范双语教学课程

为确保双语教学质量,学校应组织制定双语教学课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双语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要求,制定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机制。学校管理部门要加强双语教学的管理,审核双语教学的教学计划,符合要求才能批准开课。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部门加强督导,采用随堂听课、学生座谈及试卷分析等方法予以监督,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任课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3 制订教学计划

为避免双语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学计划的制订尤其重要,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双语教学真正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编写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着重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开设前,对学生情况、课程情况做充分调研后,分析Java程序设计中每个章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明确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规定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学时和教学方法。对于Java流程控制、数组与字符串、类和对象、继承等学生在先导课程中已接触过的基本知识,学习内容难度不大,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沉浸式,全英文授课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双语教学的授课环境,学会用英语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接口、异常处理、IO操作、图形界面设计和事件处理等内容,属于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涉及很多新的知识点和编程技巧,学生只有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后,才能运用到实际编程中。这部分学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模式需采用维持式,同时采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掌握好授课内容,又能看懂英文教材,学会用外语来表达学科内容。

2)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编写实验讲义。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选用国外最新原版教材,这类教材中融入了计算机教学的最新理念,反映了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动态。理论课程部分选用《Java大学教程(第八版)(英文版)》作为Java程序设计的双语教材,该教材是Java语言的权威教材,教学内容编排合理,语言及学科知识难易适度,内容丰富,符合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中详细说明了在Java中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理论及实用知识,总结出大量的面向对象编程技巧和经验。

在实验课部分,由于一般的双语教材中没有配套的实验教材,而实验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按照Java程序设计课程章节的难易程度,综合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40个实验案例,每个实验案例由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指导、知识点回顾等部分组成,英文编写。每次实验后要求学生提交英文实验报告,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每次实验让学生以英文的形式记忆学科知识点,规范英文文档的书写。

3)考核方式的选择。

传统教学中采用闭卷考试,以最终笔试成绩来衡量教学效果。这种方式不适用于Java程序设计的双语教学,Java程序设计注重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采用全英文的闭卷考试会造成部分同学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偏离教学目标。在Java程序设计考核中,按照上机测试(70%)+课程设计(30%)的形式计算学生成绩。上机测试分为选择题和编程题,题目以英文为主,对于个别关键字可采用中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题目,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编程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课程设计需要学生开发一个小型应用程序,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软件开发的能力。

3.4 建立教学资源库

鉴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部分同学会出现在课堂上无法完全理解授课内容的情况,双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建立包含课程相关课件资源、视频资源、习题集、参考资料等的学科资源库,方便学生及时下载学习,特别是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录制成微课视频,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没有理解的知识进行学习。

3.5 加强Java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提升双语教学水平,民族地区高校要加大对双语教师的培养。在专业基础上,鼓励教师通过专业进修和学位提升,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在教学上,双语教师应主动学习,外出培训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文学习上,民族地区高校可为双语教师举办高校教师英语提高班和提供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双语教师的英文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4 结 语

民族地区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是必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需要高校和教师各尽其职,不断努力。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李雪茹. 创新课程体系提高双语教学质量[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4): 92-94.

[2]胡江艳. 双语教学的目标及教学模式探讨[J]. 教学研究, 2005(8):522-525.

[3]燕杨, 李岩波.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羊群效应”及规避策略: 以“计算机科学导论”双语教学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4(32): 44-46.

[4]边琼芳, 秦锋, 姜太平, 等. 计算机学科双语教学模式和量化评估系统[J]. 计算机教育, 2011(12): 78-80.

[5]罗立彬. 国内双语教学研究现状:对近五年相关文献的一个综述[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1): 1-4.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双语编程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