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葱—辣椒高效栽培模式

2018-12-25杨海峰潘美红惠林冲陈微陈振泰缪美华

长江蔬菜 2018年21期
关键词:示范户套种行距

杨海峰 潘美红 惠林冲 陈微 陈振泰 缪美华

导读:洋葱套种辣椒模式经济效益好,已逐步推广。套种时,应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采用育苗栽培,选择壮苗定植,定植后加强水肥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根据市场行情采取相应的采收措施。二者套种平均每667 m2效益6 000元左右,比传统的套种棉花、玉米等效益高。

连葱9号套种辣椒

洋葱是我国主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质品种。苏、鲁、豫、皖等产地的洋葱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优势,种植面积、产业规模近年来持续稳定。然而由于洋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种植效益不稳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传统的洋葱套种棉花、玉米等种植模式效益低,种植户收入难以保障。洋葱套种辣椒模式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已逐步推广,现将该模式总结,以期对生产有所帮助。

1 品种选择

洋葱选择耐抽薹、球形整齐的连葱9号(黄皮中熟)、连葱11号(紫皮中熟)、连葱15号(黄皮早中熟)、连葱16号(黄皮早熟)等圆球形优质高产品种。辣椒选择艳红系列、三樱椒系列、华为系列等红椒品种。

2 栽培管理要点

2.1 洋葱

①育苗 苗床 667 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下同)50 kg,耙细整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苗期病害。播前晒种,9月10~15日撒播,用种量3~4 g/m2,覆盖遮阳网防晒保湿,待苗出土50%时,揭去遮阳网。苗龄45~50天,2叶1心至3叶1心即可定植。

②定植 667 m2施复合肥50 kg、有机肥1 000 kg作基肥。作平畦或高畦,畦面整平,667 m2用48%氟乐灵乳油150~200 mL对水30 kg喷雾防杂草,覆盖地膜,可采用膜下暗灌系统,以利水肥一体化操作。10月25日至11月5日定植,行距15~18 cm,株距13~15 cm,667 m2定植2.2万~2.4万株。

③定植后管理 浇足定植水,入冬前浇一次水防冻害。开春葱苗返青时随水施肥,促进植株生长,3月下旬至4月中旬,鳞茎膨大期随水施肥,促进葱球膨大。及时防治霜霉病、紫斑病及葱蓟马。地上部假茎自然倒伏后5~7天即可采收。

2.2 辣椒

①育苗 翌年2月中下旬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播前晒种可提高出芽率,采用温汤浸种处理减少种传病害。30℃左右催芽2~3天,有60%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如用棉布包裹催芽,每天早晚用30~35℃温水清洗一遍,防止种子腐烂。

表2 3种洋葱套种模式效益比较

穴盘装满基质,浇透水,点种,每穴1粒,用基质覆盖种子,整齐平放在育苗床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待出苗50%时,揭去薄膜。苗期温度控制在25~30℃,高温易造成苗徒长,形成细脚苗;低温苗生长迟缓,易形成僵苗。苗龄55天左右,选高15~20 cm、直立、健壮的幼苗定植。

②定植 4月中旬,辣椒苗带基质定植于洋葱行中央,根据洋葱畦面情况大小行定植,大行行距80~100 cm(行距过窄,不利用洋葱采收操作),小行行距 40~100 cm,株距 25~30 cm。定植后,每 667 m2施复合肥30 kg,浇透水,既保障了辣椒苗成活,又满足了洋葱鳞茎正常膨大期对肥水的需求。

③定植后管理 5月下旬洋葱采收后,及时清除洋葱枯叶,防止腐烂引发病害。整地除草后,整理膜下暗灌系统,在辣椒定植行间铺黑色地膜,防止杂草再生,同时利用后期辣椒采收晾晒。结合浇水,667 m2施复合肥50 kg,保障开花坐椒期肥料需要。洋葱套种辣椒,辣椒病害发生较轻,但也需注意及时防治疫病、炭疽病及蚜虫。

辣椒收获

④采收 8月中旬辣椒陆续变红,根据市场行情采收,如鲜椒行情好时,及时采收,即时销售;如鲜椒价格不好,9月中旬,拔起辣椒植株,放置在行间黑膜上晾晒,一次性采收干椒。

3 效益分析

3.1 洋葱效益

以丰县首羡镇南楼村、东海县山左口乡新王庄村、云台农场等几位示范户2017-2018年种植连葱系列4个品种为例。2018年5月洋葱667 m2产值在 4 800~5 130元,除去成本,667 m2效益 3 020~3 230 元(表 1)。

3.2 辣椒效益

以丰县首羡镇南楼村示范户洋葱套种辣椒与周边洋葱套种棉花、玉米比较,2017年9月示范户667 m2产鲜椒 1 600 kg,平均价格 2.2元/kg,除去生产成本,667 m2效益3 100元左右,比传统的套种棉花、玉米效益有大幅增加(表2)。

洋葱收获

4 小结

应围绕市场的需求,创建科研单位提供新品种、新技术,联合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标准化洋葱生产基地的洋葱产业链模式。同时积极探索、总结洋葱高效套种新模式并示范推广,如洋葱套种辣椒模式,病害发生较轻,效益也高于传统的套种棉花、玉米模式,正常年份一年二种二收,667 m2效益稳定在6 000元左右。产业链及新模式的推广应用降低了农民种植的市场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标准化的洋葱、辣椒供应。

猜你喜欢

示范户套种行距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不同株行距配置方式对甘薯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