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把职业种在地里

2018-12-25左京

当代陕西 2018年23期
关键词:农广校校长农民

◎本刊记者 左京

>>记者手记

三原县,某村村口,一群农民正在热火朝天施工。铁锹扬起的尘土落在一排汽车上,急得驾驶室里的人直按喇叭。

“按啥呢按啥呢,这儿过不去,没看见修路哩么。”几辆小轿车观望了一会儿,不乐意地呼呼调转车头。

“前头咋了?”三原县农广校下乡的车也被堵住了。只见一个大高个下了车,往人堆里扎去。

“哟!咋是你么,吴校长,快快快,先把土填上,叫吴校长过去。”一阵撂土,又是一场尘土飞扬……那一天,从这通过的,就只有这一辆汽车。来到三原采访的头几天,我一直有个疑问,农广校这么偏的一个部门,为啥吴金营校长却有那么大的名气,以至于走到哪儿,都是农民亲热的问候声,“吴校长,你来了。”

蹲点半个多月,他陪我吃了好几顿羊肉泡。渐渐地,他从一个不苟言谈的校长,变成了我下乡最亲密的同行者,一个说话会脸红的邻家大叔,我也知道了他越来越多的“秘密”。

他老家在三原一个偏僻的村庄。小时候,为了挣学费,他推着加重自行车卖冰棍,就这样跑遍了三原的山山峁峁,沟沟壑壑。

工作后,他终于换了坐骑,开着一辆农广校的“三农”服务车,转村跑得更勤了。前些年,是让村里年轻的娃们掌握上一门手艺,出去到城市里寻求新的生活。这些年,是把外面的人吸引回来,培育一批又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者。

别人进村搞“讲座”,发脸盆、发壶、发洗衣粉,村民说:“都是日弄人哩,不是推销种子就是卖化肥的,没工夫去。”他进村办班,下雪天,六七十岁的老汉端着碗往苹果地里跑,农民把田间学堂的窗台都挤满了。“这能学下真本事!”职业农民李岗说。

他也喜欢站在窗户外面看,这是当老师的习惯。他喜欢看职业农民培训班上,谁记笔记记得认真,谁听课听得入神。把这些人的名字一个一个记到本上,他组建了一支精锐的职业农民技术服务队。

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的事,就是通过嵯峨镇的队员反映上来的。整个三原,吴金营最操心的就是嵯峨的农民。这地方不像新兴镇能种苹果,不像鲁桥镇能发展蔬菜大棚。地薄天旱,靠老天爷吃饭。种花椒是条好路子。吴金营带着他的农民参观团,浩浩荡荡开赴韩城。

在外面跑的时候多,在办公室待的时间少。两个黑馍放在橱柜里三天了,他才想起来吃。“吃黑馍?难道您血糖高?”我随口一问,却把职业农民任金玉问难受了。“吴校长一天没日没夜,不但血糖高,去年他还做了心脏支架手术。”

他还不到50岁呀!不过看看他几年前的照片,确实比现在富态得多。怪不得,晚上下班,他总说要步行回去。单位离家的几里路,用脚丈一丈,明天的事还有很多。

他的领导们都说,金营这人不太爱说话。但采访回来后的几天,我突然接到吴金营校长的电话。电话里,他难掩兴奋,滔滔不绝:“左京,我给你说,我把花椒树专家请过来,跟着农民一起听了几堂课,现在对剪树懂得差不多了。下次你来,我给你讲。”

▼吴金营查看苹果

猜你喜欢

农广校校长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大理州农广校组织参加中央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农民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