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丽转身

2018-12-24贾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教材

新课改历经多年以后,社会各界界逐渐认识到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本在于回归学生,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应该是从儿童立场出发,回归学生的真实情感,关注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感悟到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堂的灵魂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产生公鸣。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本真的语文课堂,才能展现出自身的魅力和本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都是快乐的。那么,本真的语文课堂需要哪些华丽的转身呢?

一、观念上实现“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华丽转身

语文教师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此間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并对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审视当前我国的语文课堂,会发现教师会处于强势的地位,必然导致学生的弱势位置。具体表现为一节语文课堂上,仅仅是几名学生偶尔回答几个问题,大多数学生只是坐在课堂内一言不发,被动的听讲,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旁观者。这样的语文课堂难以保证它的有效性。“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学的就越多”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一定要改变,一定要实现又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让教师的“教”更好的为学生的“学”服务,保证学生会学、愿学、乐学。

1、捕捉学生的兴趣特点

学生的兴趣特点在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每个人都渴望新的刺激,刺激越多头脑越灵活。新的、难度的事物刺激到了学生的大脑皮层,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活跃,如果每节课教师都能拿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就会乐学,因此,我们要想办法给学生一些新的信息,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借此刺激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有位普通的青年教师在执教《珍珠鸟》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读懂了第三小节的意思——珍珠鸟一开始怕“我”,后来通过接触,就不怕“我”了。)

师:我这儿有一幅一幅的画面,你们想不想看?

生:想!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相继出现了几组镜头。)

(学生看得很投入,表现出较浓的兴趣。)

师:我看到大家一边看,一边露出了微笑。只是可惜,画面上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你们能不能给它配音呢?随便你选择其中的哪一个角色。当你成为文中的一个角色时,你已经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了,所以,你可以大胆地加入自己的想象。

(学生练习。)

(师询问学生选择角色情况。)

师:我们先从“我”这个角度来说,好不好。

生:(说得不流利,基本上都是文中的语言。)

师:请坐。他说得怎么样?

生:他说得有些疙瘩。

师:哦,没关系。因为准备的时间太紧了。

生:他都是照着书上说的。

师:不过,他没看课件,能把第三小节中的情景描绘出来,已经很不简单了。我听出来了,你还有更高的要求,是吗?那你是不是愿意来说一说呢?

生:……

后面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学生在课堂上神气极了。学生在课堂上不但找回了做主人的感觉,而且学得兴趣盎然。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已经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建立起一种新的课堂文化。这样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追求真实的成长追求。教者尊重每一个孩子,并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的动态推进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

2、找寻学生原有的知识原点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实现尊重儿童,就首先知道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一篇课文的学习,要先知道学生懂了什么,不懂得是什么?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际生活中,我们的教师对这方面的因素考虑的较少,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课堂教学就体现不出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因此,教师课前备课不但要背文本,还要背学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原有经验出发,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去探究未知,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时候,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了解了普罗米休斯具有勇敢献身精神,但是对普罗米修斯的勇敢献身精神体会的却不够深刻,也不知道在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的,更不知道应该抓住哪些语句进行体会;对神话的魅力学生也感受不到。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获救的?神话故事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神话为什么这么神奇?这些问题学生都比较感兴趣。针对这些问题,我找到了本课的教学起点。一是让学生揣摩“死死地”“日也遭受”等词语的表达,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感悟普罗米修斯的小年轻,体味他的勇敢和献身精神;二是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了解神话故事的夸张、你人、想象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神话故事的兴趣。

在备课时候,教师一定要沉下心来,思考通过学习,学生能收获什么?再就是哪种学习方式学生最感兴趣?最有效?三是面对问题,学生可能从哪方面去思考?只有充分备好学情,我们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学生才有所获,有所提高。

二、内容上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华丽转身

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这法那法,钻不透教材就没有法。”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有多么深刻,课堂就能走多远,这也说明了教师了解教材的重要性。当前大多数教师存在只是教课文的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加大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自觉成为一名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首先,研究教材要关注教材的“面”,一是了解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备课的时候,要先备整册书,也就是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再备好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最后落实到每节课的备课,这样,就能弄懂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理清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关系。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这篇课文的第三一段这样写道:“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叫英子的同学……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在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体会这一段话所写的内容:前半部分写的是英子忧郁的表现,后半部分写英子忧郁的原因;在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突出了英子不同寻常的表现,抓住了读者阅读的欲望。这样的教学,学生就明白了要想写好一段话,可以先了解事情的大致情况,再写事情的原因。这样,学生既能了解课文内容,体味了作者是如何写好一段话的,实现了低中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还为后面高学段写好片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突破教材的“点”。教师在对整册教材有了全面的理解以后,就要深入每篇课文进行解读,对每篇课文要做到读懂、读透,弄懂文本的奥妙之处,发现文字背后的故事和作者的真是用意。例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课的时候,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读的:一是弄清课文说了什么?二是弄清课文怎么说的?三是要弄清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在弄清了这些问题以后,教师才能对课文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怎样教才心中有数,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文本中,就在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中,没有对教材的彻底研读,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三、方法上实现由“教内容”到“教阅读”的华丽转身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给学生一些活动的时间,让他们慢慢的思考、慢慢的感悟,不要急着把问题的答案给学生提供出来,教师要善于示范,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带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习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己自主的完成,自我建构起知识的框架,才能真正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实现语文课堂的本真。教师要做到绝不是在课堂上口若悬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想法让学生说、让学生读、让学生写,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獲。例如,台湾范姜翠玉老师执教的导读课《别让七块钱买走一天的快乐》,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建构的。首先,范老师让学生们通过题目进行猜读,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们纷纷发言:“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让我们的快乐消失”“不能让快乐如此廉价”等等。学生说完以后,范老师让学生把想法写到黑板上,然后读一读,再让学生标上序号,把同一个意思的猜想合并为一个。最后,得出了两个不同的表达:一是不能让因为一点小事就让快乐消失,二是七块钱不能代替快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明白了归类整理的方法,还掌握了自我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这样的收获远比让学生记住课本上的知识重要得多。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生为本,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真”课堂。

2、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探究。成功的教育给学生留下的不是分数,而是学习的方法、习惯和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忽略了这点。如,理解“张皇”的意思,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查字典,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这是一个“猜——查——验证”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结论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要在教学中真正落实好三个方面的华丽转身,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孩子真诚的心,还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教在点子上,学在恰当处,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语文快乐,教师才能找寻到到语文课堂的本真。

贾霞,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晏婴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