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教学交互活动研究

2018-12-22孙群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师生信息技术课堂

孙群杰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师生交互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既可以为师生的教学交互提供多种途径,也可以满足师生之间更多不同的、个性化的需求。

一、从交互到构建

在师生教学交互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强调在积极自主参与的条件下,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互补、互助,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可以说,师生教学交互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在課堂内外真正实施。而信息化技术,在实现师生交互方面可以起到突出作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以驻马店市实验中学的“3461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也作为实施基础。这里的“3”指的是三种具体的合作形式:教师间合作、学生间合作和师生间的合作,确保“3461合作探究学习模式”顺利进行的基础就是这三种合作;“4”指的是四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复习课、习题课,也就是一个单元或主题的四类课型;“6”指的是一节课分成六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解疑、盘点收获、达标测评,这主要体现在展示课中;“1”指的是每周进行一次“双基”过关,俗称周清,是为了检验教学的效果,便于查漏补缺,保证教学质量。

二、从合作到和谐

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合作中理解、掌握新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在合作中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期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这种课堂的叫法不一,但结构基本类似,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我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增强教学交互活动的效果,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1.在教师间的合作方面

我们强调,只有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合理分工,才能增强教师间的凝聚力,顺利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是为教师间的这种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搭建了统一的备课平台和授课平台。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充分发表,反复酝酿,在制作形成导学案时既考虑到共性又兼顾到个性,对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研水平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学生间的合作方面

我们认识到,只有真诚合作,才会使学生开展真正的互帮互助,做到取长补短,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智慧得以发挥,情感得到共鸣和交流。他们在共享成功喜悦的同时,增进了团结和友谊,提高了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感,被助者的需要得到满足使人感到温暖,助人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则使人产生自信。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可以共享课程资源,充分发表自己对课题的认识,互相补充、更正、交流对知识的把握和看法。这种交流完全突破了原来课堂的局限,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学生实现了碎片化学习,也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沟通和交流,使合作式学习真正变为可能。

3.在师生间的合作方面

我们相信“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师生之间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是平等对话者之间互动互学、相互协调、相互欣赏、共同进步的关系,是我们实现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胆展示和质疑变得方便、快捷、高效,教师的课前预设在课堂内得到实现,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也可以更多、更快地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师生间的交互完全打破了时空限制,特别是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更多途径得到教师的帮助,也使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可以更多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从应用到高效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师生之间的交互变得简单、方便、实用、高效,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还符合教学实际,既考虑整体,又兼顾两头,促进学生个性特色发展;也符合教材要求和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以生为本,把握教材,深挖活用,适当拓展;还符合训练为主、精讲多练的原则,有利于实现重点突出、强化训练的目标;更体现了关注个性的原则。在当前大班额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变成可能。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互动模式使师生在新的环境下,让学习过程变得灵活而又透明,让每个学生的参与过程随时得到关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潜能、特长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不自觉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发生了由“填鸭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互动模式的引入,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热爱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了传统课堂没有的感受,进而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交互模式研究,教师在网络使用中不自觉地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开阔了眼界,不断得到新知识的补充。在研究中,我们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展开一系列的讨论,既向大家传授了先进的理论知识、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又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交流和研讨,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既融洽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友谊,又在集体的智慧中提升了个人的科研能力。

总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交互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普及,真正实现了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突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把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教育就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教学交互活动研究”的成果,课题立项号:1252014289,本课题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

(责 编 欣 航)

猜你喜欢

师生信息技术课堂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欢乐的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写字大课堂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