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科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018-12-22刘红丽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

数码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信息科学所学积极性

刘红丽 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基础》课程是我所在财经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所属学院为数据科学学院。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以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工具,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成为金融、管理、数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人才。课程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进行,主要内容是介绍有关信息论的一些基本概念,信源信道编码和有代表性的秘密密钥和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等,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教学方法的传统性和教师知识结构的不全面使得该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在授课过程中的体会,分析课程教学中遇到各种问题。

我院的《信息科学基础》课程有几个特点:课堂的一般情况是“前三排无人坐”,环境“无声”,甚至有同学的课桌除了手机“空无一物”;两次课之间书几乎“无打开”;考试结果均分一般70多。这样的现状相信不是老师和学生想要的学习和教学氛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结合每届学生对课堂的评价和自身的分析,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课堂内容枯燥,缺乏实用性

鉴于课程内容理论较多,课时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课堂教学较沉闷,师生互动较少,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作为大三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学生希望所学知识能够对以后的就业有所帮助。而理论性的学习和算法的了解使他们感觉课程缺乏“实用性”。

2.教学方式传统,缺乏挑战性

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基本是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进行的,将教学内容以 “满堂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不用思考只要被动接受即可。这种缺乏学生参与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老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通过分配小组下放学习任务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3.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一种检测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及教学效果的方式而且也是课程建设水平乃至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一直以来均采用闭卷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最终也会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没有达到预期的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教学内容跳跃性大

本课程所用教材为《信息论与编码》,先修课程为概率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其中信源熵部分用到了随机过程中的马尔可夫链,信源信道编码及容量需要有一定的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加密编码部分需要抽象代数、数论基础.知识的跨度大,如果学生不能够独立课外补充这些知识,学习过程会感到内容的跳跃性较大,学起来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上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需要教师自身做出改变来修正现状。以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为目标,需要教师做一下几点改变:对教学内容上作进一步的系统化,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的方案,课堂分组讨论解决不同的问题;增加实验课,将课堂所学知识利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评价多样化,除了闭卷考试还要结合平时分组学习结果和实验分数来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了解本课程最前沿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利用前言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所学积极性
两类单边算子的半连续性研究
山西大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简介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非所学
非所学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信息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闫学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