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双师培养路径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2018-12-21朱翠苗郑广成

软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顶岗双师

朱翠苗,郑广成



高职“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双师培养路径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朱翠苗,郑广成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师实践创新能力,切实提高双师本领和素质,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从脱产顶岗锻炼轮训制度、双师培养工作站体系、校企互兼互研、引企入校、新技术研修、“产教融合”教学能力提升、中短期企业一线实践、在线学习与考核制度等方面,对高职“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双师培养路径,进行详细探讨和论述,为高职双师培养提供借鉴和措施参考。

双师;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产教融合

0 引言

软件技术专业是技术发展最快的专业,对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要求颇高,这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来说是个持续挑战,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一般一门课程最多持续3年,教授新课程成为高职软件技术教师的常态和标志,但由于大部分教师介入企业生产活动深度和力度不够,接触新技术、新设备、新软件的机会少,导致教师“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不强,难以高质量地胜任软件人才实践创新训练教学任务。因此,提高高职教师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本领,必须持续不断给教师充电,让其学习新技术、了解新系统、掌握新程序、把握新框架,必须将常态化新技术培训、企业实践锻炼做成长效师资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工程师本领、教师职业素养的双师,才能完全胜任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1],深化提升教师“产教融合”教育教学能力,胜任现代学徒教育教学任务。本文将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双师培养为例,探讨高职“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的双师培养路径。

1 健全脱产顶岗锻炼轮训制度

高院校必须将每年一度的顶岗锻炼工作作为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的核心工作来抓,从制度上全面建立“真顶岗、深实践”的双师队伍培养机制,将企业顶岗锻练与年度考核挂钩,以业绩为导向、以反哺为目的、以提高为准绳,建立全体专业教师3-5年企业轮训一遍的制度,采取完全脱产的形式,脱产周期为6-12个月,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实践企业资质严格把关,确保教师能到知名度高、技术水平高、实践条件先进的企业顶岗锻炼,以保证教师能接触新技术、学习新方法、积累先进经验。

为保证脱产顶岗锻炼的成效,教师在顶岗锻炼期间,按照年度考核合格的标准,发放工资和相关绩效,确保教师实践锻炼安心,激发积极性;每位教师与企业签订顶岗锻炼协议基础上,针对企业业务内容,教师提出申请、专业委员会论证,明确内容有效、预期成效明显的责任书,以责任书为准绳,作为教师顶岗锻炼工作的验收标准,最终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考核验收,不通过者年度考核不合格,扣除相关绩效,让教师将顶岗锻炼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做,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 建立企业双师培养工作站体系

要保证企业顶岗锻炼落到实处,首先是企业一线岗位有新技术、新项目、新方法,企业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才能满足顶岗脱产训练的实践条件要求,为此,高职院校人事部门牵头、监督、管理,针对每个专业建立5-10个双师培养工作站,构建双师培养工作站企业锻炼环境体系。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双师培养工作站可采取以下路径建设:

(1)按照“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大数据分析、创新技术”进行合作企业分类。

(2)按照“能吸收本专业毕业生5人以上、企业员工30人以上、企业单个项目资金超过50万……”的标准,从友好合作企业中选拔10家企业,组建双师培养工作站。

(3)成立软件技术专业企业双师培养校企联盟,会议讨论决定双师培养工作站的学员管理办法和职责。

(4)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在企业挂牌建立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对企业职责进行协议界定,确保师资工作站与企业岗位、项目、流水线全方位融合,以保证进站即上岗、上岗即研产的顶岗锻炼培养要求。

(5)入站教师与资深工程师结对子,共同深入一线岗位、一起解决一些企业实际问题、为企业生产研发做出贡献,在真岗中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3 推进校企互兼互研、引企入校工作

校企互兼互研可以说是当前高职专兼教师队伍最有效的培养途径,专任教师与企业工程在项目上融合是校企融合的基础,引企入教是提供企业场所、人力资源,校企共建、共教、共研的基础[2],应从以下做好工作:

(1)结合企业瓶颈问题,利用学院师资和兄弟高校院所优质资源,帮助企业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或企业技术专项,群策群力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企业生产效益。

(2)不断挖掘企业需求,及时将学校专利转化成企业生产成果,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优势,激发企业服务高职教育教学积极性。

(3)提供场所环境,吸引企业入驻学院,企业工程师入教课堂,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共担一门课程,工程师教学为主,教师辅助训练,将企业新技术和方法带入课堂,教师可以随堂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和经验,又能帮助企业工程师提高教学策略和方法,增强工程师教学素质和能力,实现互补。

(4)专任教师与企业工程互融共享,企业工程师随时进入课堂,专任教师实时顶岗到企业一线,让工程师和专任教师形成“孪生兄弟”的关系,形成企业工程师可替代教师授课、专业教师可替代工程师上岗的“互兼互研”合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5)专业教师要总结反思,将合作研发、生产、教学中积累的技术、方法、经验等资源,及时反哺到教学中,建立企业化明显、实践性强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训练的需要。

4 做好软件新技术研修与培训

提高高职教师实践创新能力,还要注重新技术的学习,以软件技术为例,软件新技术目前主要是移动互联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软件开发技术等,而这些新技术在资深研究院所、谷歌等知名企业才能体验到[3],为此,软件技术专业要参与成为谷歌中国教育事业部成员,要不断到软件技术研究院所研修,才能有机会参与他们的岗位技能培训,对于各知名企业开展的新技术学习班进行分析汇总,找出周期性、技术新、培训长的研修班,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参与学习,提高技术本领。

5 深化“产教融合”教学能力改革

高职教师软件技术实践创新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具备工程师的能力,可以团队或独立开发软件产品,更重要是能将项目本领和经验与教学融合,教学内容与软件项目融合,教学方法与软件过程融合,教学标准与软件规范融合,因此,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是顶岗锻炼、新技术学习的检验标准,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开展“产教融合”特色的项目资源、教材资源、开放课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培养教师“产教融合”教学能力[4,6],积淀“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开展“产教融合”教学实践,做到“以教促产、产研促教”。

6 做实省级以上中短期企业一线实践

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国培省陪项目,一定程度上对于高职双师培养起到了助推引擎作用,尤其是2-6个月企业实践项目,选取资质高、技术新、规模大的企业,这是很多学校都难以独立获取的企业资源,所以要珍惜机会,将省级以上中短期企业一线实践作为提高高职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培养途径,将其纳入教师培训体系,作为重要的培训考核项目全力推进。

7 全面推进教师在线学习与考核制度

各类在线学习平台给高职教师提供了全球化的学习资源,尤其是软件最新开发技术、方法,都能在网站上找到优质的在线视频资源,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进修需要,但是第三方资源如何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考核制度相融合成为关键,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在线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要将学校的教师进行与在线学习多方融合[5,7],实现考核和学习的统一,建立健全在线学习考核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明确学分兑换学时标准,教师在第三方平台学习一门新课程,根据视频时间,可以按照诸如10学时/学分的标准置换,解决了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的要求,更激发了教师在线学习、实时提升的积极性。

(2)搭建学院在线学习平台,嵌入授权账号的第三方平台,教师按照账号登陆学习,学完自动就学分或学时,折算继续教育学时。

(3)明晰同行互学认定标准,教师在同行教师课程平台,全程参与学习,通过课程考核,根据该在线开放课程学时标准给予学时认定。

总之,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对教师在线学习采取过程记录或结果导向的原则进行学时认定,逐步健全在线学习继续教育学时考核认定办法,形成全校教师实时、随地在线学习进修的良好氛围。

8 结论

提高高职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软件技术专业作为高职技术更新最快专业,以实战性、操作性、规范性、标准化要求为特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更要持续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力度,才能胜任高职“产教融合”现代学徒教育的改革要求,必须加大企业顶岗锻炼深度,完善校企双师培养制度[8-10],与“产教融合”改革融为一体,加快在线开放学习管理和考核举措,健全高职双师“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的培养机制,创新培养路径,为推进高职教育一流发展提供教师队伍保障。

[1] 朱翠苗. “岗学交替、轮转互动”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 软件, 2016 (8): 70-73.

[2] 朱翠苗. 郑广成. 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师资培养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7(12): 129-132.

[3] 朱翠苗. 基于ITSS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并行”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 软件, 2013(6): 134-136.

[4] 朱翠苗. 郑广成. “产学并行、训赛相长”现代学徒训练模式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 计算机教育, 2017 (11): 40-42.

[5] 郑广成.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师“产教研”融合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J]. 软件工程师, 2013(10): 22-23.

[6] 付达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理论与实践[J]. 2017(01): 10-14.

[7] 付达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理论与实践[J]. 2017(01): 10-14.

[8] Gregory Mason, Teodora Rutar Shuman, Kathleen E Cook. Compa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verted Classroom to a Traditional Classroom in an Upper-Division Engineering Course[J]. J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2013: 430-435.

[9] 谢锡锋. 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群为例[J]. 高教论坛, 2017(1): 112-114.

[10] 陈云涛. 文化浸染: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语境--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04): 70-73.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by "Off-production Enterprises Exercise, Job and Develop Each Other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Take Softwar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ZHU Cui-miao, ZHENG Guang-cheng

(Su 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angsu Taicang 215411)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and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the two masters,take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higher 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From the aspects of off-the-job rotation training system, double type teachers training workstation system, job and develop each other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introducing enterprises into schools,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improving teaching ability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first-line practice in medium and short-term enterprises, online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 etc,was discussed in detail,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and measures for training double qualified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Off-production enterprises exercise; Joband develop each other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TP311.5-4

A

10.3969/j.issn.1003-6970.2018.10.052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立项重点课题(JG201702:高职软件人才“课产融合、训赛相长”实践创新训练体系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6SJD880124:“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岗学交替”新型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研究)

朱翠苗,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软件技术、计算机教学;郑广成,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学徒教育、电子商务技术、软件开发。

朱翠苗,郑广成. 高职“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双师培养路径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 软件,2018,39(10):270-272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顶岗双师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