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溢流堰泄流能力试验研究

2018-12-20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佛寺水渠溢流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3)

1 工程概况

辽宁省佛寺水库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细河支流伊马图河中下游,始建于1976年,1984年建成运行,设计总库容1.45亿m3,是一座具有防洪、供水、养鱼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工程。水库永久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为50年一遇洪水标准,承担保护下游阜新地区和锦州义县部分城区23 万亩耕地和20 万人口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受当时建设资金和技术水平的影响,水库一直处于带病运行状态,经鉴定为“三类坝”。为保障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2016年开始对该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并对溢洪道控制段闸室进行拆除重建。

佛寺水库溢洪道为开敞式,位于主坝右岸,主要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差动式挑流鼻坎、冲刷坑及出水渠。控制段采用开敞式溢流堰,为WES实用堰,堰顶高程136.00m,堰高1.0m;闸室长16m,宽45.3m,按4孔布置,单孔宽9.0m,闸顶高程148.66m;各孔设平板工作闸门(9.0m×4.5m)和检修闸门(9.0m×5.5m),工作闸门设计挡水水位为140.00m,闸后设渐变段,长42.0m,纵坡0.02,详见图1。

图1 溢洪道平面布置示意

2 溢流堰设计泄流能力计算

本工程溢流堰原型设计泄流能力主要依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中开敞式WES型实用堰泄流能力经验公式计算,其中流量系数m、上游堰面坡度影响修正系数c、中墩形状系数ζ0、边墩形状系数ζk、淹没系数σs等根据经验确定,详见公式(1)和公式(2)。经计算,设计洪水位时,溢流堰最大泄量为1492.43m3/s,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为2634.49m3/s。不同静水位泄流量详见表1。

(1)

(2)

式中Q——流量,m3/s;

B——溢流堰总净宽,m;

b——单孔宽度,m;

n——闸孔数目;

H0——计入行进流速的堰上总水头,m;

m——流量系数,查流量系数表确定;

c——上游堰面坡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

ε—闸墩侧收缩系数;

ζ0——中墩形状系数,取0.45;

ζk——边墩形状系数,取0.7;

σs——淹没系数。

3 物理模型试验方案

为使模型与原型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保持相似,按照水工模型试验相似准则要求,本试验选用整体模型,采用正态恒定流模拟。模拟原型范围:纵向长度1200m,其中主坝轴线以上550m,以下650m,横向宽度1260m,地形高程123.11~167.97m。模型地形高程误差±2mm,建筑物高程误差-0.05~0.1mm,符合《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L/T155—2012)中相关规定。

依据重力相似准则及原型设计最大泄量,并结合试验场地和设备供水能力,确定本试验长度比尺Lr为50,其他物理量比尺见下页表2。

4 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4.1 库区静水位和溢流堰泄流量关系

为保证观测成果精度,本次试验按流量划分为17组进行观测,库区静水位(Z)和溢流堰泄流量(Q)观测成果,详见表3。经回归分析,得出Z~Q回归方程,方程确定系数为0.9992,接近于1,说明拟合优度较高,详见公式(3)。Z~Q回归方程:

Z=-0.00000051Q2+ 0.00539266Q+ 137.17 (3)

4.2 综合流量系数分析

根据原型设计和试验观测成果分析计算,溢流堰综合流量系数随着水位的降低和流量的减小而增大,综合流量系数变化范围在0.401~0.428区间,其中溢流堰泄量1492.43m3/s时,综合流量系数为0.407。综合流量系数按公式(4)推求。

(4)

式中m——综合流量系数(含侧收缩系数、淹没系数及流量系数);

Q——流量,m3/s;

B——闸室净宽,取36m;

H——堰上水头。

5 物理模型试验值与设计值对比分析

根据本次试验成果,当设计洪水水位143.82m时,溢流堰泄流能力为1314.95m3/s,小于设计值1492.43m3/s,试验值与设计值相差-11.89%;当校核洪水水位147.83m时,溢流堰泄流能力为2499.52m3/s,小于设计值2634.49m3/s,试验值与设计值相差-5.12%。详见表4和图2。

表4 辽宁省佛寺水库溢流堰泄流量物理模型试验值与设计值对比分析

图2 试验值与设计值Z~Q关系曲线对比

6 泄流能力不足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佛寺水库溢洪道布置以及试验观测成果,造成佛寺水库溢流堰泄流能力不足原因主要有:ⓐ溢流堰设计尺寸略有不足。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知,溢流堰总净宽(B)和堰上总水头(H0)是影响泄流能力的主导因子。佛寺水库共设4个溢流孔,单孔宽度为9.0m,总净宽为36.0m,堰高1m。工程设计中适当增加溢流堰净宽或降低溢流堰高度,可提高泄流能力。ⓑ溢洪道进水渠水流不均匀。受自然条件影响,佛寺水库溢洪道进水渠左右岸不对称,进水渠左、右岸易产生离散水流,且随着流量增加,离散愈加剧烈,并在进水渠左岸伴随产生明显的水位降落现象,右岸产生壅水现象。试验表明:当836.0m3/s≤Q≤1590.99m3/s时,进水渠左侧圆弧段产生离散水流,右侧水流条件较好;当1590.99m3/s

7 结 语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并进行观测分析,佛寺水库溢流堰在设计洪水水位143.82m时,泄流能力为1314.95m3/s,在校核洪水水位147.83m时,泄流能力为2499.52m3/s,综合流量系数变化范围为0.401~0.428。不同洪水位,溢流堰泄流能力试验值均小于设计值,泄流能力未达到设计值,其原因主要为溢流堰设计尺寸略有不足,进水渠两岸离散水流和右侧壅水较为严重,导致流量系数偏小,溢流能力下降。工程设计中,可采取适当增加溢流堰净宽或降低溢流堰高度、优化和改进进水渠型式,改善水流条件等措施提高泄流能力。

猜你喜欢

佛寺水渠溢流
我的乐园
筛孔型溢流管旋流器分离性能研究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佛寺山水楹联
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钻井溢流智能预警技术
最重的工作
精细控压钻井溢流检测及模拟研究
唐代幽州地域的佛寺及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