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黄印象
——们吴堡——美丽吴堡、幸福吴堡!

2018-12-20撰文并摄影张思雨李文宋增进王海容文霞李白白刘磊张永强

陕西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石城东渡柳青

撰文并摄影/张思雨 李文 宋增进 王海容 文霞 李白白 刘磊 张永强

们那个吴堡

万里晴的那个空

大地上那个开创文明

开创文明

们那个吴堡

万里晴空

们那个吴堡

崇山峻岭

大地上哎

开创文明

大地上哎

写下光荣

黄河滚滚

汹涌澎湃

冲出二碛气势如虹

黄河滚滚

惊涛拍岸

英雄东渡驰骋纵横

扭不够大秧歌

哎嗨哎嗨呦

唱不够赶牲灵

哎嗨哎嗨呦

读不够创业史

哎嗨哎嗨呦

看不够石头城

哎嗨哎嗨呦

敢恨敢的那个爱呦

就是走四方

空心心的那个挂面

就是美名扬

方言土语最多情

秋来大枣满坡红

们吴堡那个们的根

们吴堡那个们的梦

们吴堡那个们的魂

……

——《们吴堡》节选

吴堡县城全景图

《们吴堡》中的“们”字读(mei),为吴堡方言,意思为“我们”。歌曲取景自吴堡石城、吴堡县城全景观景台、华夏同源堂、黄河二碛等地,歌曲以吴堡古老的历史文明与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民情为背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吸收当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音乐素材,表现了吴堡古老与现代、朴素与时尚的精神风貌。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黄河中游之西滨,北靠佳县,西接绥德,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县、柳林隔河相望。吴堡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素有“铜吴堡”之称。307国道、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沿黄公路贯通南北,是榆林的东大门和桥头堡,也是西北通往华北、华东的重要通道。

吴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绽放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之光——龙山文化。公元431年,开始单独设县,名为政和县,取政通人和之意,金正大三年(1226年)设吴堡县,已有1500多年的建县历史,因大夏国统治者赫连勃勃在今天吴堡石城围堡设寨,安置东晋俘虏“吴人”,取名“吴儿堡”,吴堡因此而得名。1948年,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就是从吴堡的川口村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指挥全国大反攻,建立了新中国。这块神奇的热土还养育出名扬华夏的当代文坛巨匠柳青、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陕北民歌大师张天恩、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特级剪纸艺术家贾四贵等杰出人才。

精挑细拣

这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资源丰富,前景广阔。境内煤、盐、气自然资源令世人瞩目,储有全国少有、陕西唯一的优质主焦煤,在已探明的93平方公里范围即达15.75亿吨,岩盐储量达200亿吨以上,煤层气储量达160亿立方米左右。

县域经济发展

丰收的喜悦

擀豆面比赛现场

农民丰收节

金灿灿的玉米

这里立足资源禀赋,挖掘传统特色产业,劳动的甘甜,收获的喜悦,尽在丰收的情怀里。一辆辆满载着庄稼的卡车驶入笔直的乡村道路,一阵闹腾的秧歌水船表演搅热了节会的欢畅;连片的玉米秸秆铺满房顶,根根金灿灿的玉米轻摆胡须,昂起饱满的穗子……

欢庆端午节

这里有千年古石城、黄河二碛、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横沟温泉、柳青故居、同源堂以及转九曲、闹秧歌、黄河大峡谷国际漂流等诸多历史人文、自然风光、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千年古石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是全国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石头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华夏第一石城”的美誉,具有极高的文物开发价值。

吴堡石城

古城春色

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城北2.5公里处的黄河西岸山巅,始建于五代时期北汉政权(公元951-957年)年间,为吴堡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吴堡县,为吴堡县衙所在地,这里设寨1000余年,设县城700多年,占地10万平方米,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石头县城,由于吴堡石城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宛如“铜墙铁壁”,故被誉为“铜吴堡”。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堡石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开发利用价值”,被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马旭初誉为“华夏第一石城”, 2015年荣获“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景区”称号。

毛主席东渡黄河的地方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率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军委机关数百人,从吴堡县川口村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继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为了纪念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大转移,上世纪70年代初,此处竖立了毛主席东渡黄河岸口纪念碑。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3月23日东渡50周年时,吴堡县委、县政府在此换立大型东渡纪念碑,将这里定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4年榆林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缅怀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17年,中共吴堡县委、吴堡县人民政府在岔上镇川口村东渡旧址修缮扩建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公园,公园的建成不仅增加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内容,又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既再现了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当年东渡黄河的历史,又为沿黄公路上增添了一道厚重的红色景观。

黄河二碛

黄河二碛

黄河二碛又为大同碛,位于吴堡县拐上村,为天下黄河第二碛,故称二碛,仅次于壶口瀑布。黄河从秦晋大峡谷流入大同碛,河面急剧收缩为百米左右,河水涌向落差约10米的倾斜河道,顿时水流湍急,蔚为壮观。

万里黄河奔腾东流,黄河把更多的豪气留给沿黄一带的人民,吴堡大同碛具有壶口瀑布不具有的优点,在此处可做黄河漂流,这对于富有冒险刺激精神的漂流爱好者来说,有很大吸引力。大同碛峡谷里充满了神奇,旁边有鬼斧神工的黄河崖璧,天然雕廊画以及众多嶙峋的怪石,令人叹为观止。

横沟温泉

横沟温泉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地段,与山西省隔河相望,是榆林及周边地区普通市民的近郊休闲好去处,更是集旅游、观光、保健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水温33℃至39℃,化学类型为C1-Na,PH值为7.8,矿物质11.71克/升,日涌水量达8000立方米,是吴堡县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三大宝贵资源。

横沟温泉是目前西至榆林市定边县,东至太原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温泉,在区域板块中具有稀缺性。温泉本身富含钙、钾、镁、钠等元素及丰富的重碳酸根等阴离子,经常泡温泉,能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和预防疾病,对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心脏病、风湿、腰膝痛、皮肤病等有较好的疗效。

横沟温泉

柳青故居

柳青故居

柳青故居

柳青是吴堡的名片,吴堡的骄傲,吴堡的光荣。柳青的《创业史》是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柳青被称为贯彻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旗手式作家,《创业史》被认为是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经典著作,路遥视柳青为偶像,称其为文学教父和人生导师;贾平凹称柳青为作家的一面旗帜。著名诗人贺敬之写出了“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的名句,习总书记对柳青“和群众打成一片”以及“接地气”的创作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并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党政干部向柳青学习。

闹秧歌

同源堂国学馆

吴堡县同源堂国学馆,由吴堡县张家焉村人士、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西安耀德顺集团董事长张耀琪先生个人投资5000多万元、历经4年,于2016年5月建成。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多平方米。为阶梯式仿古建筑,该建筑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亭台高耸,楼阁奇伟,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为吴堡县仿古标志性建筑。

2017年6月,张耀琪先生将同源堂无偿捐赠给吴堡县政府,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吴堡县政府决定将同源堂改名为“吴堡县同源堂国学馆”。该馆现在已被榆林市政府命名为“榆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榆林市领导干部国学培训基地”和“榆林市青少年研学旅行培训基地”。

沿一道土质缓坡缓缓而上,一座做工考究的青砖大门高高耸入眼帘。每一根木头都雕上了活灵活现的象征福寿吉祥的牡丹,每一块砖头都透着一种厚重的沧桑。雕刻得古朴美观的石板大门两侧镌刻着一帧大气而笔势如行云流水般畅快的对联:“心田种德心常泰,福地安居福自多”。既是一幅书法精品,也记录着主人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言为心声,楹联也道出了柳青的先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感恩大自然的朴素情怀。就在这处院落里,柳青出生在这里并且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也是从这里,他一步步走向革命道路,迈向文学事业的成功。

闹秧歌

闹秧歌是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齐时期,在北方属于祭祀活动,又名叫“阳歌”。在南方水稻之乡,人们插秧时所唱之歌又名叫“秧歌”。明初时传入陕北与舞稻相结合。秧歌队在一名持伞的“伞头”带领下,和着锣鼓声的节拍起舞,跑“大场”(群舞)、演“小场”(双人、三人舞),并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贺新春,祈丰年。

同源堂国学馆

转九曲

“吴堡转九曲”又称转灯,是吴堡的一项古老的习俗,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到正月十五下午,人们敲锣打鼓,喜开九曲门,浑厚的锣鼓,敲击着千百年来人们的希望,敲出了黄土地的气势,人们用高粱秆栽成一个四方形的图阵,最早是“四曲”,后来发展成九曲的,上面再放上用泥做的油灯。“九曲”像个城廓又似一个迷宫,其回廓没有重复路径。有人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夜幕降临,360盏油灯同时点亮,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俗话说:“转九曲,消灾驱病,人活九十九”。

转九曲

黄河大峡谷国际漂流

“漂流中国·吴堡黄河大峡谷国际漂流公开赛”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来自俄罗斯、巴西等国内外18支专业队伍和百名桨板运动员将在雄浑壮丽的母亲河展开漂流竞技,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探险爱好者献上一场惊险刺激的漂流盛宴。

长河热浪迎嘉客,二碛惊涛颂太平。雄浑壮美的黄河浪涛、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绚烂多彩的风土人情和独具魅力的历史遗迹,赋予了吴堡县特有的风采。

惊险刺激的漂流盛宴

吴堡传统美食众多,钱钱汤、绿豆小米稀饭、鸡蛋爬漏粉、空心饼、土糖饼等都让人赞不绝口。这里的空心手工挂面,做工精细,茎直中通,料珍味馐,妙在天成,2011年6月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张家山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在2014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和《农民春晚》栏目播出后,这项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美味飘出了黄土地,美名传遍了全中国,成为吴堡对外宣传和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

舌尖上的空心挂面

先进的诊疗技术助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精准关爱青春同行

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是吴堡县发展中动人的景象之一。吴堡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重点推进苗木种植脱贫、养蚕精准脱贫、合作社脱贫等普惠性脱贫项目;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8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面完成,4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年内全部达到饮水安全,共新修村屯水泥路98公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路网建设逐步完善,房屋征收、棚改住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等工作实现了平稳推进。随着一个个惠民工程落地、一项项保障措施的完善,吴堡百姓幸福指数实现了节节攀升。

黄河岸边璀璨明珠

吴堡县幼儿园

教室环境优美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吴堡一片灯火辉煌,就像天上闪烁的星星,富有吸引力。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城市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充满希望的吴堡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吴堡——这颗黄河岸边的璀璨明珠,必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与光华!

欢庆“六一”

充满希望的吴堡正以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猜你喜欢

石城东渡柳青
《东渡黄河》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无尽”的《创业史》——我的父亲柳青
东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学潮
新时代我们向柳青学习什么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仙女
唐朝风 东渡情
穿越沧海 光照天宇——听原创歌剧《鉴真东渡》国内首演
吴堡石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