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亿成虫每天可吃垃圾40吨蟑螂变形记:如何坏虫变“金虫”

2018-12-19邵琨

新传奇 2018年41期
关键词:章丘餐厨蟑螂

俗称“小强”的蟑螂,让很多人觉得恶心,甚至避之不及。但在济南人李延荣眼中,它们是浑身皆宝的“金虫”。“它们不仅能处理餐厨垃圾,还能变身高蛋白饲料。未来,它们或许还能在减少抗生素使用、减肥、美容美白等方面,为人类造福。”

在李延荣的养殖基地里,“小强”的攀爬能力很强,因为抓不住隔板的就会落入凹槽里,被刮板收集出去,等待它们的是被活活烘干、粉碎,成为蛋白饲料。图为李延荣在观察养殖的美国大蠊蟑螂品种

“我在卫生间养的蟑螂,中国的八大菜系它们全都吃过”

55岁的李延荣经历颇为丰富。他当过公务员、搞过科研、做过销售,还做过废品回收的生意。他还曾是一家医药公司的老总,带着300多人的团队搞药物研发。

李延荣与蟑螂的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当时,他无意中看到女儿正在看一部讲述蟑螂的电影,很快被影片吸引住了。“电影说蟑螂生命力顽强,进化很完美,不吃不喝都能活好几十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电影说人类仿生学还在跟蟑螂学习、蟑螂能在太空繁殖,彻底颠覆了李延荣的认知。

“既然这种生物这么强大,一定大有用处。”于是,李延荣让女儿帮他查阅资料,看看蟑螂到底还能有什么“本事”。一查吓一跳。《本草纲目》里记载,蟑螂可入药,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另外,《神农本草经》里也有关于蟑螂入药的记载。

这彻底让李延荣折服。原来让人恶心的“小强”还这么强大。那时,各级部门正在大力打击地沟油、泔水猪。李延荣的公司每天有300多人在餐厅吃饭,会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大量餐厨垃圾倒在哪里,成为李延荣的困扰。

既然“小强”这么厉害,它吃不吃餐厨垃圾?李延荣打起了蟑螂的主意。于是,他和女儿开始了实验——他们在自家卫生间里放了5个大玻璃坛子,里面放上蟑螂,上面用网封住。

一开始,他试着把公司泔水桶里的餐厨垃圾弄来一些给蟑螂吃,发现吃得很干净。这让他觉得,公司的餐厨垃圾似乎有着落了。

考虑到济南地处山东省,公司做的饭菜是鲁菜口味,麻辣、酸味的相对较少,李延荣又担心,“蟑螂会不会挑食,油腻的、辣的就不吃了呢?”于是,他跑去川菜馆打包了一大份毛血旺,回家倒入玻璃坛子。后来他惊奇地发现,蟑螂同样把它们吃完了。再后来,他用了能想到的各种味道试验,又把菜捂臭喂它,发现“小强”来者不拒,通通吃光。李延荣说,“我养的蟑螂,中国的八大菜系它们全都吃过。什么味道都能接受,一点儿都不挑食”。

试验虽然成功了,但遭到了妻子的极力反对。“怎么能在自家养蟑螂?要养就出去,别在家里!”于是,李延荣走出家门,开始寻找养蟑螂的地方。

“我现在有8亿只幼虫,长大成虫后每天能吃40吨”

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南部的一座小山坡上有一个小院子,上面挂着章丘区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牌子。这就是李延荣和他的团队最开始大规模养蟑螂的地方。

在李延荣之前,国内已有人在养蟑螂。他专门去弄回一些虫卵,自己回来孵化,开始了规模养殖之路。李延荣养的蟑螂名为美洲大蠊,个头比普通蟑螂稍大。一开始,招来的工人也不相信蟑螂能处理餐厨垃圾。后来发现,公司餐厅的垃圾根本不够用。于是他们开始收集济南章丘区饭店里的餐厨垃圾给“小强”吃。

没多久,人工喂养根本喂不饱它们,直接改成了机器。李延荣说,“小强”太能吃,一天吃6次,每天吃相当于体重5%的餐厨垃圾。

2011年,当李延荣得知章丘每天产生40吨餐厨垃圾,大部分只能使用填埋方式处理、严重危害环境的时候,他果断放弃高薪,带领团队重新创业,专注蟑螂养殖,开始了与“螂”共舞的日子。他说,我们是“负成本企业”,不仅不用自己买原材料,而且用的餐厨垃圾多了,政府给的补贴也多。

如今,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山上的厂房已无法满足需要。在章丘北部的宁埠镇,李延荣新的蟑螂养殖基地正在火热建设中。在这里,从餐馆、食堂等地方收集来的餐厨垃圾,包括泔水、废油等,会经过自动分拣装置,被工作人员用机器粉碎后打成糊状,沿着输送管道运输到蟑螂饲养室,最终被蟑螂全部吃掉。李延荣说:“我现在有8亿只幼虫,每天吃2吨垃圾,长大成虫后每天能吃40吨。”

新厂竣工后,可养殖2000吨、20亿只蟑螂,每天可吃掉100吨餐厨垃圾。李延荣说,到2019年,养殖规模可以达到40亿只,一天可以消化200多吨,相当于济南全市一天产生餐厨垃圾的三分之一。

如果几亿只蟑螂不小心跑出来,是否会酿成“生物灾害”?

李延荣说,蟑螂从出生后的3个半月就开始产卵,两天产一次,一直到死。每个卵能孵化出16只。每年30倍的速度增长数量。很多人听说他养了几亿只蟑螂,都很关心一个问题:如果这些蟑螂不小心跑出来,是否会酿成“生物灾害”?

为了防止蟑螂逃跑,李延荣想过许多办法,最终选择了水泥和玻璃。在他的新养殖基地里,除了水泥,还将再设置两重防逃跑障碍。密闭的厂房里除了通风口外,只有一个大门,门口将设置有一个水帘,水帘下有养鱼池。李延荣说:“即使蟑螂从厂房里的密闭小隔间里跑出来,到门口也会被水帘冲到池子里,被鱼吃掉。”

这里养殖的蟑螂已复制过很多代,常年生活在高温、高湿、黑暗的密闭环境里,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已经被“惯坏”。李延荣说,即使它们跑出去,也很难存活。“10度的气温它就不动了,5度就能把它冻死,见光2小时它就死了。”

听说蟑螂携带病菌,李延荣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历史上,老鼠造成过鼠疫,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国内外没有记载因为蟑螂携带病菌让人遭灾的案例。他说,蟑螂遇到什么病菌就会携带什么病菌,但它本身不会因此而发病。

了解到蟑螂这么强大、断腿可再生、携带病菌自身却不感染病菌后,李延荣开始商业化利用蟑螂。如今,他养殖的蟑螂不仅可以处理餐厨垃圾赚政府补贴,烘干粉碎后的蟑螂粉还可以作为蛋白饲料添加剂出售,卖个好价钱。2017年,已有多家国内知名饲料厂慕名而来,要跟他合作。

在他的眼里,蟑螂不是害虫,而是工具和产品。他说,人类历史上大规模利用昆虫有两次,一次是桑蚕、一次是蜜蜂,第三次应该就是蟑螂了。“人们对蟑螂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只要巧妙利用,害虫也会变益虫。”

猜你喜欢

章丘餐厨蟑螂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蟑螂覆灭记
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启动和调试探究
济南章丘区龙山镇黑陶作坊的人类学调查
山东章丘至庆云等五条高速公路项目开始招标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眼不见为净
章丘“无锅”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