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研究

2018-12-19陈文文钱晓忠陈雁杜郁华刘芳姜政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奶制品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陈文文 钱晓忠 陈雁 杜郁华 刘芳 姜政男

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44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骨密度主要受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遗传、运动、饮食等因素影响[2]。且存在显著的种族和地域差异。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淞南镇2591名居民的调查,分析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至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0岁以上居民中随机抽取2591名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 ①本社区常住居民;②年龄≥60周岁;③思维能力正常;④愿意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 ①排除心、肺、肾重大器质性疾病者; ②排除双下肢活动不利者; ③排除不愿合作者。

1.2 骨密度测量方法

使用美国Hologic 公司 Sahara 型号超声骨密度仪进行左侧跟骨骨密度检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T值>-1. 0标准差为骨质正常,T值在-2. 5至-1. 0标准差之间为低骨量,T值≤-2. 5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症。

1.3 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家族史(父母驼背史、骨折史、骨关节病史等)、月经情况(女性)等;日常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睡眠、运动、饮食情况(喝奶制品、豆制品、咖啡、浓茶、碳酸饮料)、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补充钙剂等。主要变量赋值及定义[3]见表1。

表1 骨质疏松病例主要变量赋值及定义Table 1 Assignment and definition of major variables in osteoporosis cases

1. 4 统计学处理

使用 Excel 2010进行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利用 SPSS18. 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P<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入组2591例被调查人员中,检出骨质疏松979例,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7.78%,其中男性(256/1174例)为21.81%,女性(723/1417例)为 51.02%。年龄最大者94岁,最小者60岁,平均为71.8±7.0岁;体质指数平均为(25.34±3.54)kg/cm2。

2.2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骨质疏松者和非骨质疏松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睡眠情况、运动、奶制品摄人、饮用咖啡、饮用浓茶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2.3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龄、体质指数低、吸烟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运动、奶制品摄入是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见表3。

3 讨论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快,骨质疏松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4]。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关于1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人群的骨质疏健康状况和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性研究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骨质疏松或骨密度低患者将达到2.86亿[5]。骨质疏松的早期发现,对于骨折风险的及时预测,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普及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等,是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措施。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淞南地区老年人群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者和非骨质疏松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睡眠情况、运动、奶制品摄人、饮用咖啡、饮用浓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女性、高龄、体质指数低、吸烟是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运动、奶制品摄入是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

表2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Table 2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表3 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3.1 性别与骨质疏松

女性是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原因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骨组织失去雌激素的保护会出现骨吸收强于骨形成[6]。我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7],骨质疏松患者在6 000万~8 000万之间,其中妇女占绝大多数,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是男性的6~8倍,骨质疏松患者并发骨折者高达10%以上。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 51.02%,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1.81%,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与文献报道一致。

3.2 年龄与骨质疏松

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增加, 60~6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32.71%,70~7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40.60%,8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8.11%。有研究显示,无论何种种族,老龄都将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的风险[8]。高龄人群机体的代谢处于负平衡,破骨细胞功能增强而成骨细胞功能减弱,且年龄越大,情况越明显[9]。

3.3 BMI与骨质疏松

BM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常被用来判定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较多文献报道了BMI对骨密度的影响,认为B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与多项研究结果相同,即BMI是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王宁等[10]认为人体的脂肪量与骨矿量呈正相关,较高的体重可以增加骨骼的负荷,在应力的刺激下,骨密度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某些研究表明,年龄相同,体质指数偏大者骨密度水平较高,在WHO推荐使用的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中,低体质指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明确危险因素。由于本研究未进行相关代谢指标检测,因此BMI对骨质疏松影响的机制须进一步探讨。

3.4 吸烟与骨质疏松

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的人群发生骨质疏松概率升高,说明吸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在影响人体骨密度方面的研究,报道结果比较一致,各年龄段吸烟者骨密度均低于不吸烟者。王小华等[11]报道,是否吸烟与吸烟年数长短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因素,吸烟、吸烟年数长的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性要比不吸烟、吸烟年数较短的老年人群大。

3.5 运动与骨质疏松

运动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已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本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运动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吴非同等[12]认为运动是一种增加骨强度和降低跌倒危险性的既便宜又安全的途径,随着运动量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性逐步降低。吴健慧等[13]提出运动可提高下肢肌力,肌力与骨密度值密切相关,因肌肉收缩时对骨骼局部产生压力负荷,压力负荷通过压电效应能够增强成骨细胞活性,可以促进骨质形成和骨矿物质沉积,使骨生成增强。本次调查采用统一的运动赋值,没有将运动量分为轻度、中度、强度进行研究,无法观察运动强度与骨质疏松风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可以细化运动量。

3.6 饮食习惯与骨质疏松

饮食习惯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本研究主要涉及奶制品、豆制品、咖啡、饮浓茶、饮酒、碳酸饮料。单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奶制品摄人、饮用咖啡、饮用浓茶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奶制品摄入是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Heaney[14]报道奶及其制品和骨质疏松发生率之间存在相关性,总结出包含有奶及其制品的饮食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是高效而且经济的。王熙然等[15]报道喝咖啡对骨质疏松无明显影响。王小红等[16]报道女性饮茶者骨密度较不饮茶者显著降低,且随饮茶量的增加骨密度下降有一线性趋势;女性饮茶者较不饮茶者骨质疏松患病率显著升高,且随饮茶量的增加患病率升高。曹婷等[17]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受试者还是女性受试者,骨折组与非骨折组在饮茶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奶制品摄入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饮用咖啡、饮用浓茶对骨质疏松发生率的影响,文献报道存在较大的分歧。

猜你喜欢

奶制品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全脂牛奶少喝为佳
适量奶制品可以保护心脏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