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骨密度的关系

2018-12-19徐园园卢学超解其华魏迎凤王春华张小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骨量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徐园园 卢学超 解其华 魏迎凤 王春华 张小丽

南通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南通 226000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一项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较普通人明显升高[1],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具备了糖尿病、绝经及年龄等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多个危险因素,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早期识别及防治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显得尤为重要。双能X线测定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目前通用的骨质疏松的诊断指标。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慢性炎症在骨重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2-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是近来发现的、可较为稳定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目前已有NLR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但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骨密度的关系研究尚无人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骨密度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49~85岁,平均(63.3±9.0)岁。入组女性均已停经1年以上。排除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排除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及钙剂应用者,排除急性感染者。

1.2 方法

1.2.1临床一般资料的收集:测定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并根据公式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1.2.2临床标本的收集:所有受检者晚餐后禁食10 h,次日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XE-5000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根据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应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

1.2.3骨密度的测定及分组:采用美国GE公司的Lunar Prodigy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L4)的骨密度值,单位以g /cm2表示,取其平均值为骨密度实测值,骨质疏松的诊断参照2017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制定的标准[4],T值=(骨密度实测值-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 /同种族同性别正常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标准差。根据T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43例(T值≥-1.0),骨量低下组83例(-2.5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三组患者中,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减少组比较,骨质疏松组的年龄、病程及绝经年限增加,NLR及TG升高,BMI及BM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FBG、HbA1c、WBC、CRP、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clin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three

注:与骨质疏松组比较,aP<0.05;与骨量低下组比较,bP<0.05。

2.2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各种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病程、绝经年限、BMI,结果显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NLR、TG呈负相关(P<0.05),而与FBG、HbA1c、WBC、CRP、TC、HDL-C、LDL-C无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BMD与各种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Table2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BMD and various influence factors

变量r值P值FBG0.1140.126HbA1c0.0470.528WBC-0.0260.724NLR-0.470<0.001CRP-0.0290.700TG-0.2180.003TC-0.0180.809HDL-C0.1440.053LDL-C0.0250.738

2.3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以BMD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绝经年限、BMI、FBG、HbA1c、WBC、NLR、CRP、TG、TC、HDL-L、LDL-C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年龄、病程、绝经年龄、NLR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BMD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Table 3 Multiple factor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BMD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骨质疏松症患者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被认为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慢性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愈来愈受临床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是基于双能X线测量的骨密度的结果。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具备了糖尿病、绝经及年龄等多个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也明显升高[5]。并发骨折后不仅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骨质疏松症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故早期识别及防治尤为重要。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考虑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糖基化终产物和炎症因子等因素密切相关[6]。慢性炎症在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同时也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8]。有学者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因子包含IL-6、IL-1β及TNF-α等,能对骨代谢进行调控,打破骨吸收和骨形成原有的动态平衡,导致机体骨形成障碍,加强骨吸收活动,从而引起骨质疏松[9-10]。特别是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增龄和雌激素缺乏,体内处于促炎性反应状态。炎症反应介质可刺激破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D′Amelio等[11]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因为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以使TNF-α水平升高,从而增加破骨细胞和外周血中的前破骨细胞,促进骨吸收,从而导致骨质疏松。Pacifici[12]也发现雌激素减少可通过IFN-γ、IL-7 和TGF-β等途径诱导T细胞产生更多的TNF-α,而TNF-α可直接或通过激活RANKL系统活化破骨细胞,导致骨吸收。

NLR体现了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相对变化,是近年来发现的反映全身炎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其易获取、稳定性高、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多提示机体炎症反应的激活,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往往提示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多项关于NLR与标准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3-15],NLR与TNF-α及各种白介素因子(IL-6、IL-7、IL-8、IL-12、IL-17)等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关系,故使用NLR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机体体内全身炎症的状态。研究表明,NLR是评估冠心病、肿瘤等疾病预后的良好指标[16-17]。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NLR在评估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有望成为判断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炎症的新指标之一,NLR可用来评估血糖控制水平[18],高NLR提示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风险增加。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国内已有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NLR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19-20],但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尚无人报道。本研究通过评估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NLR水平变化,发现与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NLR水平明显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控制年龄、病程、绝经年限、BMI,结果显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NLR、TG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绝经年龄、NLR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NLR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检测NLR可早期发现及预防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可作为临床上的有益补充。

猜你喜欢

骨量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