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2017年中国骨质疏松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8-12-19王煜凌晓红丁志伟曹慧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总数检索

王煜 凌晓红 丁志伟 曹慧慧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 21000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骨质疏松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杀手”。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骨质疏松逐渐成为中国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2-3]。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骨质疏松领域科研文献的分析,围绕中国骨质疏松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实现中国骨质疏松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囊括了中国90%以上的知识信息资源,是目前资源类型完整、内容全面的国家知识资源保障体系,收录国内期刊数量达8200多种,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为主,同时收录了部分基础教育、大众科普、大众文化和文艺作品类刊物,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全文文献总量2200多万篇。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2013—2017年骨质疏松领域内的文献,限定检索条件:发表时间 between (2013-01-01,2017-12-31) 并且(主题=骨质疏松症 或者 主题=骨质疏松) (模糊匹配),专辑导航:全部;数据库:文献 跨库检索。共检索到23 410篇文献。检索时间节点为2018年1月20日。

1.2 分析方法

运用CNKI E-Study和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共检索到骨质疏松领域内的文献共23 410篇,文献数量总体呈逐年下降态势,2017年尤为明显,环比下降达9.15%。各年度文献量相比较,2013年文献数量最多,达4 821篇,占文献总数20.59%;2017年文献数量最少,为4 318篇,占文献总数18.45%。见表1。

表1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文献总体情况Table 1 Gener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s of osteoporosis research during 2013—2017

2.2 资源类型

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各种类型文献数差异明显。具体上,期刊论文数量最多,达18 081篇,占文献总数77.24%;学术辑刊论文数量最少,仅2篇,占文献总数0.01%。见表2。

2.2.1期刊论文: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期刊论文18 081篇。从收录论文数量上看,排名前20名的期刊收录论文达3 921篇,占期刊论文总数21.69%。其中,《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收录论文数量最多,达1 314篇,占前20名期刊收录论文数的33.51%,占全部期刊论文总数7.27%。见表3。

表2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资源类型情况Table 2 Analysis of resource types on osteoporosis during 2013—2017

表3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期刊论文收录情况Table 3 Analysis of periodical papers of osteoporosis research during 2013—2017

2.2.2硕士学位论文: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硕士学位论文2 300篇。从产出机构上看,排名前20名的学位授予单位共产出硕士学位论文1 278篇,占硕士学位论文总数55.57%。其中,河北医科大学产出硕士学位论文最多,达128篇,占前20名学位授予单位硕士学位论文数的10.02%,占全部硕士学位论文5.57%。见表4。

表5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国内会议论文情况Table 5 Analysis of domestic conference papers of osteoporosis research during 2013-2017

表4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硕士学位论文产出情况Table 4 Analysis of the master degree theses of osteoporosis research during 2013—2017

注:第四军医大学现更名为空军军医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现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2.2.3国内会议论文: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国内会议论文1 793篇。从论文来源上看,排名前20名的国内会议共产出959篇论文,占国内会议论文总数53.49%。其中2013年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共产出会议论文359篇,占前20名国内会议所收录论文数的37.43%,占全部国内会议论文总数20.02%。见表5。

2.2.4博士学位论文: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博士学位论文450篇。从产出机构上看,排名前20名的学位授予单位共产出博士学位论文279篇,占博士学位论文总数62%。其中,南方医科大学产生博士学位论文最多,达39篇,占前20名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论文数的13.98%,占全部博士学位论文总数8.67%。见表6。

2.2.5国际会议论文: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国际会议论文400篇。从举办的学术会议上看,排名前20名的学术会议共征集论文321篇,占国际会议论文总数80.25%。其中,2014年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收集论文最多,达205篇,占前20名学术会议征集论文数的63.86%,占国际会议论文总数51.25%。见表7。

表7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国际会议论文情况Table 7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s of osteoporosis research during 2013-2017

表6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博士学位论文产出情况Table 6 Analysis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f osteoporosis research during 2013—2017

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更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现更名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现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

2.2.6报纸文献: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报纸文献311篇。从发行的报纸上看,排名前20名的报纸共收录论文257篇,占报纸文献总数82.64%。其中,《中国医药报》收录文献数量最多,达43篇,占前20名学术会议征集论文总数的16.73%,占全部报纸类文献总数13.83%。见表8。

2.2.7其他类型:2013—2017年期间,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得到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73篇教育期刊论文和2篇学术辑刊论文。收录这些文献的刊物主要是以服务教育、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要使命的教育专业成果。通常具有鲜明的教育主导性、地域特征和行业依赖性,发挥着与其他报刊不同的特殊责任和传播功能。

3 讨论

5年间,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文献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2.67%。其中,2017年环比下降幅度最高,达9.15%。不同类型的文献之间以及同一类型的文献内部存在显著差异,这一方面是由不同类型文献的各自特征所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同一类型文献的内部普遍存在着一定的规模差异,符合文献计量学的内在规律[4-5]。

表8 2013—2017年期间骨质疏松研究领域报纸文献情况Table 8 Analysis of newspaper literatures of osteoporosis research during 2013—2017

在期刊论文方面,5年间中国研究者在骨质疏松领域共发文数达18 081篇,这些研究成果在科技期刊中的收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以《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为例,该期刊5年间共收录骨质疏松领域学术论文1 314篇,占全部期刊论文总数7.27%。收录期刊论文数量排名第2位的《中国老年学杂志》5年间共收录骨质疏松领域学术论文350篇,占全部期刊论文总数1.94%。可见,以《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科技期刊,已经在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在中国骨质疏松领域内的研究人员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学位论文方面,5年间中国学位授予机构在骨质疏松领域共产出1 557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占全部文献总数6.65%。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 278篇、博士学位论文279篇。不同学位授予机构所产出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差异明显。以广州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在该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相对的规模效应,在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基础。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5年间该校在骨质疏松领域内产出的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数量最多,达140篇,占全部学位论文总数8.99%。在会议论文方面,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学术会议征集的论文数量差异也较为明显,影响力参差不齐。如2013年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共征集论文359篇,占国内会议论文总数20.02%。2013—2014年,由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共征集到262篇论文,占国际会议论文总数65.5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些会议主办机构或组织机构在中国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号召力和学术影响力。在报纸文献方面,不同报纸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收录的文献数量也存在明显差异。以《中国医药报》、《健康报》、《医药经济报》为代表的报纸收录文献数量较多,该三种报纸收录文献数量共达110篇,占报纸文献总数35.37%。其中,《中国医药报》收录文献最多,为43篇,占报纸文献总数13.83%。可见,这些报纸在骨质疏松研究领域内的文献报道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目前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15.7%,其中女性为30.8%,男性为8.8%。预计到2020年,中国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人数将达到近3亿人[6]。可见,骨质疏松已成为严重危害中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7-8]。本文基于对骨质疏松领域科研文献类型和数量的初步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骨质疏松研究的总体状况与态势,对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分析该领域内不同研究类别和研究层次的科技产出及学术成果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以便为研究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基础信息和参考意义。中国研究者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实现骨质疏松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今后的科研实践中更加注重培育和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骨质疏松学术平台与科研载体,通过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孕育高质量的科技产出,为实现中国骨质疏松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骨质疏松的诊疗水平,进一步改善骨质疏松患病人群的健康状况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总数检索
我国体育学领域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分析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中的互动元话语——语篇构件维度下的人际意义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在IEEE 数据库中检索的一点经验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国内“MOOC”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档案部门举办档案展览研究综述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我军歼敌总数及各年度的歼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