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长三角贸易出口的影响研究

2018-12-19丁小荷周昭雄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出口额长三角变量

丁小荷,周昭雄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引言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建立,上海自贸区建立这一国家政策,是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这项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的重大改革,软实力提升是重点,其影响力之大、难度之高。事实上,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积极地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探寻新的开放试点,其推进加速改变了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优化了经济结构,这就要求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汇率的进度,促进税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立将会启发并推进贸易、税收、金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相应出台。而且,其颁发的相应变革措施可为全国性的变革提供相当大的示范效应和可复制的经验。在这个历程中,改革红利也会一步步释放出来,终将推进中国经济达成转型升级。因此,对自贸区的建立对周边区域内城市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回顾与总结评价,这不仅是上海自贸区五年来建设成果总结与评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后续推动其他自贸区的启动以及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政策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

事实上,已有很多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进行了研究。贸易问题一直备受学者们关注,如汪璐瑶等(2015)研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徐美娜(2016)在上海自贸区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存在的制度瓶颈基础上,提出了几条政策意见。黄南(2015)的观点是,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对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型经济发展产生非常显著的溢出作用、辐射作用、虹吸作用和挤压作用。徐立平(2015)以杭州市为例,研究了上海自贸区对杭州市的影响。谭娜等(2015)采用了反事实分析方法来评价有哪些经济增长效应是源自于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她认为,自贸区的建立确实对上海经济增长有着更加显著的正向效应。

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仍可对当前的研究进行继续扩展分析:现有文献对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周边地区的出口贸易的研究相对缺少。现有对贸易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国家)层面进行考察,但是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等相关举措可能不仅会对中国整体的贸易层面带来重大影响,而且它更有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对某片微观区域(如长三角地区)的贸易方面,而且后者作为微观基础为了能够理解前者,更应该需要被加以分析。

如果自贸区建立后长三角地区的出口贸易确实受到明显变动的话,除了其相关影响是来自于自贸区之外,还有其他哪些影响因素需要值得注意?从上海自贸区设立看机遇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会对长三角地区具有“溢出效应”,促进了自贸区内贸易的便利化,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交流舞台,它有助于加快国际化历程,为长三角区域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政策创造得天独厚的环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也为长三角地区的将来发展起到了相当好的带头效应,其制度上的改革、政策上的创新,一系列的创新实践为后来者提供了非常多的既有效又成熟的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也有利于推进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合作发展,增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

一、实证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实证方法

自贸区的建立与否与长三角地区货物出口贸易的关系:基础回归模型。

自贸区的建立最初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改革相应的制度以及进行金融创新来使贸易的便利化得到促进,自2013年10月成立初期至2017年12月间,自贸区出台了多项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政策举措,工商、海关、交通运输、质检、税务等与货物贸易相关的部门都是政策出台主体,这些政策举措使出口企业的办事流程得到简化,相关成本得到降低,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贸易的便利化。

基于此,我们分别构建了长三角地区货物贸易出口的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export代表长三角地区货物贸易出口额;T代表是否建立上海自贸区(自贸区设立前取值 0,设立后取值为1);X代表相应的控制变量,包括长三角地区中两省的GDP、实际的有效汇率指数等;α为常数项,ε为误差项。该部分重点对长三角地区货物贸易出口是否受自贸区建立的影响进行考察,即重点研究自贸区是否建立T的系数。如果该系数显著为正,则说明自贸区的建立确实促进了货物贸易出口。我们首先预期自贸区的建立会对长三角地区的贸易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数据和变量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以及相关省市的统计局。在基础模型回归设计中,模型只涉及到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相关数据。将时间跨度范围尽可能地进行了扩展,跨度为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的第四季度。

表1 相关的解释变量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通过模型建立,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仅将出口额对自贸区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可以发现,参数估计结果为0.345,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显著为正,说明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能显著提高江苏和浙江地区的出口额。但是进一步观察模型R2发现,R2仅为0.419,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引入更多变量进行下一步研究。

表2 回归结果

第二,通过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模型(2)的R2为0.926,拟合优度较好。在各个变量方面,自贸区变量参数估计结果为0.851,同样显著为正,这进一步验证了之前自贸区设立能显著增加江浙地区出口额的结论。在其他变量方面,GDP同样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显著为正,说明GDP的提升也能够拉动出口的增长。人均消费性支出和CPI虽然符号为负,但仅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对出口额影响较小。此外,汇率对出口额不存在显著影响。

结语

鉴于建立自贸区的根本目的之一是通过制度改革和金融创新来促进贸易便利化,我们由此重点考察了自贸区设立与否对长三角地区货物贸易出口的影响,同时也观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等其他变量对其出口额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上海自贸区回归系数为正数,表明了上海自贸区的建立确实对长三角出口贸易起着促进的作用。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促进推进的各种简化政策,使长三角地区内的企业贸易成本降低,审批效率得到加快,从而推进了贸易的发展。第二,长三角的GDP与长三角出口额呈现正相关,表明长三角GDP是影响长三角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上海自贸区施行的“负面清单”,该负面清单列出了外商投资准入的特别管理举措,对很多外资的流入有强烈的吸引作用。长三角地区有着绝佳的地理位置,是上海市的经济腹地,产业链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自贸区的建立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增加了长三角出口额。第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下跌,其价值将会相应贬值,人民币的贬值导致长三角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上升,从而应该促进了出口贸易,因为模型选取受其他自变量的影响,其对长三角地区贸易出口额没有发挥显著的影响。第四,江苏省和浙江省的GDP与长三角出口额呈现正相关。第五,江苏省和浙江省的人均消费支出和CPI与长三角的出口额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出口额长三角变量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抓住不变量解题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2014年4月1-15日越南胡椒出口额达7 830万美元
2014年第1季度越南农林水产品出口额达69亿美元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