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迁市生态经济示范镇生态保护和生态富民协同发展的现状与经验

2018-12-19管大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精准生态经济

管大玉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宿迁,江苏省省辖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倚骆马湖,南临洪泽湖,常住人口480万,生态禀赋优越。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了把宿迁市建设成江苏的城市生态大公园。

宿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以生态经济示范镇为重要抓手,明确沭阳县钱集镇、泗阳县卢集镇、泗洪县四河乡、宿豫区新庄镇、宿城区耿车镇、市经开区三棵树乡、市湖滨新区黄墩镇、市洋河新区洋河镇等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是宿迁市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创建经济示范区的试点者、先行者,为全市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积累经验、探索路径,最终“由点到面”,更好地推动全域生态大公园建设。

宿迁市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

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生态”是前提,“经济”是目标,8个生态经济示范镇准确全面地理解把握生态经济示范镇的内涵,生态经济示范镇不是简单的城镇建设、老城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和美丽乡村建设,而是要在生态保护中生态富民。在解决好生态环境改善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镇村环境整治、公园绿地建设、河道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的同时,通过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带动全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强调通过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保障

明确了发展目标和示范定位,加快推动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高举生态大旗,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样板;不用老套路谋划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尤其是在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发展格局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创新发展模式、发展举措,重点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十大示范工程”为主抓手,统筹抓好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各项工作。

注重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建设生态经济示范镇,首先要在镇村环境建设上走在前列。各地以“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抓好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构建宜居生活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加强和完善,污染物收集、污染物处置、清洁能源供应、碳汇“四个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明显增强,碧水蓝天成为“新常态”,“好生态”成为每一个乡镇发展的标牌。

二、注重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和产业生态化发展,让人民富起来,实现发展富民

通过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集中”,实现农民向股东转变、种地向就业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的“三转变”,在“三集中、三转变”中,始终突出抓好产业发展这一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条,尤其是特色农业发展,实现更好的富民增收。各乡镇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友好型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产业规模,让发展更多植入绿色GDP,提高发展的“含绿量”。注重把项目招引和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旅游+”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形成新经济增长点。

八个镇中,沭阳新桥镇最为典型,围绕生态鹅园做文章,白鹅或在水面嬉戏或在林下散步的生态“三花鹅”鹅园。槽坊生态农业示范园、绿植电商产业园、达之康多彩苗木基地。错落有致的楼房、干净整洁的环境、现代物业的管理、留住乡愁记忆的乡情厅,居住在效佐新村的农民们喜变居民,过上了红火的好日子。以钱集老鹅为主打美食的钱集鹅趣风情街、建设中的鹅池公园、乡情馆、钱集镇等焕然一新,其他乡镇无不突出各自产业。

生态环保创业园项目集聚步伐不断加快,“生态+”“互联网+”“旅游+”产业日益壮大,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绿色化、低碳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循环低碳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两权”抵押贷款、“一挂三化”等改革深入开展,创新驱动成为发展新动能、新引擎,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实践深入开展,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

大众创业蓬勃发展,创业氛围愈加浓厚,创业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生态保护中,在“医、教、水、住、行、养”等重点领域加大民生财政投入、多办民生实事

各乡镇大力推进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家门口就业工程、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乡愁记忆广场、休闲活动广场、主题公园等公共空间,满足广大群众生活需求。

棚户区改造体现着政府的民生投入,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棵树乡在棚户区改造中着力安排好拆迁户的安居工作,安置小区投入大,标准高,配有省级标准化优质幼儿园、现代化生活广场、便民服务中心,周边配有中小学及医院等相关设施,各项服务配套设施有机融合,以“一站式服务”构建了居民五分钟“生活圈”。

四、在生态保护中,侧重通过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作为工作底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扎实按照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全力推动现代农业、镇村建设、村级经济、重点片区、基础保障和区域经济等六个方面的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确保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取得如期成效。

八个生态经济示范镇全力推进“三个精准三步走”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作:第一步,围绕对象精准,抓好建档立卡,做到一个不少,确保任务见底;第二步,围绕对子精准,抓好挂村包户,做到一包到底,确保责任见人;第三步,围绕对策精准,抓好结对帮扶,做到一户一策,确保帮扶见效。

猜你喜欢

精准生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生态养生”娱晚年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长抓政治生态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精准的打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