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留白与填充

2018-12-17张学玲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电影改编同情

摘 要:张爱玲的《色,戒》语言凝练,除内心独白外,全文共有11处多人的直接对话与15处多人说话的场景中只有一个人发声。在这些话语中,有大量的留白现象。电影版《色,戒》则根据小说原文话语改编成对话,有的是省略,更多的是填充。张爱玲在文中有意留白与李安在改编中话语填充,形成了对其中人物不同情感的“色戒”故事。

关键词:《色,戒》;电影改编;嘲讽;同情

作者简介:张学玲(1993.3-),女,汉族,重庆人,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2

引言:

张爱玲的《色,戒》创作于1950年,1977年发表于台湾《皇冠》杂志,发表后又接着修改,最后这个故事收入于1983年6月出版的《惘然记》中。自出版以来,张爱玲的这部小说,就受到了争议,一向自视甚高的张爱玲发表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为自己的小说辩护。2007年李安将《色,戒》改编成电影后,同样也受到不小热议。有人认为李安的改编丰富了原著的肉体,却阉割了它的灵魂。笔者认为电影所有话语都来自原著,不过经他改编后与张爱玲对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却大相径庭,本文从小说中的话语留白与电影根据小说话语的改编,来探讨张爱玲与李安讲述各自不同的“色戒”故事。

一、《色,戒》话语留白及其改编话语填充概况

经过张爱玲反复修改后的《色,戒》话语是极简的,并且说话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留白”现象。“留白”原属于中国画的构图法范畴,意为在画面上某部分不着笔墨,有意留下空白。话语“留白”在文学上的运用,表现为“不写之写”。在《色,戒》中,除去人物的内心独白来看,话语出现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成块出现的对话,他们都有一个差不多的话题,甚至前后一些成块的话语还是重复的;一是至少应该是两人谈话的场景中,却只有单独一个人的话语。全文中,共有11处超过两句的成块的直接对话,而独立出现的话语则分别出现在15个地方。

电影版《色,戒》的剧本是李安请詹姆斯·夏慕斯与王蕙玲共同根据小说原文编写的。上述我们在上文提到的11处成块对话和15处单独出现的句子,在电影改编中,有的是省略,更多的是填充。如在影片第一场牌桌上的对话,从谈论吃与钻戒的物质享受扩大化;原文后面的几个成块的对话,则改编得比较得多,如易先生与王佳芝的约会谈话分布在电影的两个场景;最后原文在易先生家里的改编对话。

二、首尾对话及其改编:四平八稳的格局与乱世佳人的一段情

《色,戒》作为张爱玲的中篇小说,整个故事中句子凝练,却在首尾处用4页的篇幅描写了在易家牌桌上的场景,并在这里产生了6处成块的对话。张爱玲在开头写麻将桌上长篇对话之前,先是浓墨重彩地勾画了王佳芝的外貌,再写了两位太太穿着,张爱玲这里的服饰描写,突出了王佳芝的特殊性。

文章中第一场麻将中的两场对话,在前面两场中太太们讨论吃和钻戒。在这两个场景中,张爱玲把王佳芝的话省去,让她成为一个无言的听者,借以表现她所处尴尬境地。官场太太们打牌属于消遣度日的一部分,牌桌上时有聊天也很正常。战乱时期,太太们在乎的是如何享受,但实际上,这些官员太太跟着丈夫四处奔走,知道其危险性,不过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官太太众说纷纭与王佳芝的沉默,映衬了身不由己的王佳芝。

文章末的两场对话,太太们让易先生请客并且讨论要去哪里吃饭,但这里的易先生没有一句回答,唯有“喧笑聲中,他悄然走了出去。”前面两场戏中,王佳芝是“哑巴”,因为她是谨言慎行的观察者。而这两场对话中,易先生成为“哑巴”,因为他是思索者。易先生刚经历了一场劫后余生,内心澎湃,而不知如何诉说。王佳芝给他上了一课,让他想到他与王佳芝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想到“无毒不丈夫”的言论等。妇人们是无法看透这一切,她们讨论吃喝,维持这暂定的格局。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1]这里的张爱玲再次强调“黑斗篷”的稳定性,形成了四平八稳的格局。

而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中,第一场牌桌上的对话中,王佳芝说了许多符合身份的话。比如她顺势向易太太说“往身上屯肉”询问屯资。这里的王佳芝有了自己阿谀奉承和随机应变的方式,女人们的聊天也从吃饭和钻戒聊到了丝袜、政治,丈夫之间的官职升迁等。而到电影最后一部分改编的话语,则相当凝重了。李安没有让易先生置于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中思考,想必是认为心情极端烦闷的易先生连惯常的“微笑”都不能了,他径自上楼走进王佳芝的卧室,深情凝望王佳芝的住处,这里增添了易太太和易先生的对话。易太太询问了丈夫两次发生了什么事,易先生只是红着眼圈,露出难过的表情,却什么也没对妻子说,还用简单的几句话打发她走。李安安排易太太转身时无助凄凉的背影,凸显了因王佳芝的死易先生的无法遮挡的难过之情对易太太的伤害,蕴含了对红粉知己的依恋和不舍。

张爱玲在前后4处成块对话中分别省去王佳芝与易先生的话语,让两个人的沉默演绎内心纠葛。放走了易先生的她,从“猎人”变成了“猎物”。易先生的内心明白汉奸只是暂时的胜利,失败正在到来。王佳芝的死与易先生的思,只是加深了张爱玲对人性的嘲弄,明白道理与选择道路是分裂的两件事,更重要的是无论怎么选择,更强大的力量又在掌控全局。李安改编后的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对话,则是两个小心的人从性爱出发,由性通向彼此灵魂。反映了再精明的人,也难逃爱情。王佳芝的牺牲与最后易先生和易太太的对话,说明了再强大压抑的政治,也掩盖不了易与王的真情。

三、单句话语及其改编:明线索暗嘲讽与人物自我展示

前文提到小说中除心理独白外,共有十五句独立出现的话语,也就是两人及以上的谈话中只有一人在说话,如原文中首次出现单个话语是易先生对王佳芝说“两年前也还没有这样哩”,这里的王佳芝没有任何的回应的话语。小说中的这些单个句子是张爱玲创作时的故意留白,既为小说增添了不可名说的神秘感,也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把文中这些大部分单句子按照故事顺序串联起来,几乎可以成为整个故事的脉络。

单句话语充当明晰的线索,串联其整个故事。张爱玲笔下的单句话语简单干脆,而另外隐匿的话语,又充满了讽刺的意味。青年们讨论王佳芝扮演麦太太的时候伴随的是“嗤笑”式的意淫,王佳芝对于童贞的失去也只是把它当成演戏的必要牺牲。青年学生有想法,却只是乳臭未干的稚嫩,有敢于开始的冲动,却难以承受结果,王佳芝失去童贞后,同伴本应该是一个整体,互相扶持,他们却选择逃避躲着她。再有邝裕民与王佳芝谈话场景中说“他们都是差不多枪口贴在人身上开枪的,哪里像电影里隔得老远瞄准。”张爱玲写王佳芝看到邝裕民的神态是“笑”,这里的笑一是可以看成是故作轻松,他们面临的是杀戒备森严的易先生;另外也可以说是无知,邝裕民他们本身也是没有什么经验的。而无论是哪一种含义,都暗示了他们可能失败的命运。

经李安改编的电影中,这每一句单句话语都有了相应的对话人,并有相应的情节扩充,将人物的无奈情愫映入眼帘。王佳芝需要牺牲自己的贞洁,当得知“只有梁闰生有性经验”的时候,眉头紧锁说了一句“和妓女”,看出王的牺牲是带着排斥而又无可奈何。原文中王佳芝一人的懊悔,在电影里变成了与邝裕民一起的沉默,小说里和其他同学一样用奇异的眼光打量王佳芝的邝裕民说出“是我的错”。邝裕民笑谈杀人这句话,李安特地安排了杀老曹的情节。这是一场打着爱国的名义,进行残忍虐杀的游戏。李安用残酷的镜头回答了“杀人是否容易”的问题。而面对老曹的敲诈,杀与不杀都成了错误,显示了无奈的残酷性。挑选首饰的这件事,李安将原文中的偶然事件变成了必然事件。订戒指——挑选戒指——取戒指是热恋情侣中自然温馨的购物,而对王佳芝与易先生来说就带有了讽刺性,让知道真相的王佳芝脸上露出难言的表情。王佳芝在放走易先生之后,让车夫开往与易先生的爱巢“福开森路”,而车夫的“回家啊?”又给了她思考,是家吗?不曾恋爱过的她,还没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失去了性命。《色,戒》中单句话语是故事的发展线索,将它们有序串联就成了“色戒”故事,而无声的另一方又包含了张爱玲对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作者故意留白,嘲讽学生的这场“暗杀”行动。李安的改编则将特定历史下,人物命运的无奈展现出来。

小结:

张爱玲《色,戒》中的故事材料来源于生活,但经过艺术加工,这其中蕴含了因“色”引发的故事本身,也包含了张爱玲对其中人物的态度。在经反复修改的文本中,张爱玲式苍凉笔调在小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成块话语和单句话语中看到她对人物的嘲讽、冷漠。李安根据《色,戒》改编的同名电影改变了这种基調,将冷酷的揭示变成了对特定历史下人的情和人的使命的无奈与同情。笔者认为,李安的改编遵照原文而来,是对张爱玲的尊重。只不过张爱玲和李安,一个以俯视的姿态冷眼旁观,一个则深陷其中满怀同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把来源于生活中的“色戒”故事作为底稿,那么张爱玲和李安则是用自己的话语完成了对这个故事的自我想象。

注释: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散文卷一:1939-1947年作品》,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色,戒》,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李欧梵:《苍凉与世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3]李欧梵:《不必然的对等——文学改编电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猜你喜欢

电影改编同情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不该有的同情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多维视野观照中的矛盾与张力阐释
从英美哥特文学电影改编看文学的影像化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
网络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