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研究*基于比较优势与集聚优势的综合视角

2018-12-15李志翠谢冰文

实事求是 2018年6期
关键词:区际要素优势

李志翠 谢冰文

(新疆师范大学 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一、引言

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深入,产业转移作为生产要素实现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东部地区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条件的不断改善,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转移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区际产业转移,虽然对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显著成效,但也为中西部资源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全面评价区际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区和转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就成为客观需要。然而,由于受区际产业转移实践的限制,国内关于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将产业转移理论发展的两个方向——基于比较优势和基于空间集聚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形成以承接能力为基础,以承接规模、承接类型、承接根植性等要素为作用路径的产业转移效应理论研究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从影响产业转移效应的各要素入手,指出提升产业转移效应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梳理及对相关重要概念的新思考

本文主要是基于以下的思考逻辑:区际产业转移效应作为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而逐步呈现出来的作用效果,它一定与承接区及转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相关,因此决定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核心变量,一定是能体现承接区与转出区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演变情况的变量,本文用“承接能力”这一综合指标来表示该变量。为了寻求“承接能力”的来源及影响因素,就需要进一步对产业转移理论进行梳理总结,这样也能为国内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一)基于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

在现有的主流经济学中产业转移理论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较早形成的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如雁行形态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等,它们是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纳入统一的比较优势分析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为此,将这些理论统称为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由地区的初始禀赋外生决定的,产业要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布局。同时,随着地区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会导致产业在不同区域的转移。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国内东中西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从本质上来说,也是由于劳动力价格、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引致的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在各区域间变动的结果。二是产业集聚理论,当一个区域出现产业集聚,随着时间的推进也会出现产业转移,这使得古典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成为产业转移理论发展演变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将其归结为基于集聚的产业转移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是区位选择和集聚的主要理论,是形成产业转移理论的重要基础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为我们从理论的高度分析区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和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基于比较优势的相关理论中强调资源禀赋的第一性质不同,新经济地理理论突出的是市场规模、产业关联等第二性质对产业转移的作用。该理论将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内生化,认为在产业集聚演进过程中由于集聚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的提升,会使产业沿着集聚区位产生中心—边缘的转移。产业转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面对新发展形势和环境进行区位选择,进而通过与承接地区的资源有效结合并逐渐在承接区域重新形成产业集聚的过程,所以,能否通过产业转移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优势直接关系到产业转移的长远效果。

综合来看,这两种理论对于产业转移的解释都有其突出的优点和不足,本文认为只有将初始要素禀赋差异与经济活动空间内生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各因素内在作用机理。

(二)“区际产业转移效应”与“承接能力”新界定

区际产业转移效应是指产业在一个国家内的跨区域转移对产业承接区、转出区、转移企业及整个国家各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作用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作为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开放经济空间,很难孤立于其他区域之外独自存在,必然要和其他区域之间通过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等的交流,形成密切的经济联系。区际产业转移及其所引起的资金、人才、要素和产品的跨区域流动所形成的空间经济联系,将对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为,企业之所以选择进行区际产业转移除了利用产业承接地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之外,更希望能够在产业承接地与承接地企业一起,通过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整合,不断加深产业承接地与产业转出地企业之间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强化产业关联效应,形成新的集聚经济,获取更为优质的企业生产经营资源组合体系,并最终推动承接地区和产业转出地区的产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对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从现有研究内容来看,基本围绕绝对效应展开,而缺少对相对效应的关注,同时,对绝对效应的分析也不够系统全面,在经济增长、就业、城市化及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而对居民收入和企业成长效应的研究明显薄弱。为此,本文把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区分成“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两方面来研究,并尝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研究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具体来说,本文将区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承接地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效果称为“绝对效应”,它主要是指经济与社会发展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集聚效应、居民收入与企业成长效应;而将区际产业转移对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作用效果称为“相对效应”,它主要是指东中西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效应、产业结构调整与集聚差距效应、居民收入与企业成长差距效应,由于区际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当前我国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相对效应的关注,更具有时代价值。

“承接能力”主要包括对潜在承接产业的吸引力、对符合进入条件的承接产业进行甄别的选择力、对移入产业的后续发展的支撑力以及对承接产业与当地产业互动发展的集聚力,是承接区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的综合体现。通常承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承接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主要反映承接区与转出区之间在以上这些方面的差异性,比较优势与产业转出区域差异越大越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转移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是承接区在产业基础、市场化水平、市场规模、合理的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集聚优势,集聚优势主要反映承接区与转出区之间在以上这些方面的相似性,竞争优势与产业转出区域差距越小越有利于承接产业转入,并进一步在承接地与当地产业形成集聚效应,竞争优势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产业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交易成本,并为承接产业与当地产业的融合互动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从本文对承接能力的界定中可以发现承接能力主要由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决定,而只有将承接地与转出地相比较,才能得出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如,本文说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优势,那一定是将中西部承接地的劳动力成本与东部劳动力成本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所以说,承接能力应该是用相对指标来体现更合适(承接地与转出地的比值)。但现有的很多相关研究,都没有对该概念进行清晰界定,谈到承接能力也仅是从承接地区自身来考虑,即用绝对指标来表示承接能力。严格来说,仅用承接地经济发展演变来指称承接能力(即用绝对指标)不是很恰当,本文认为此时称为承接条件更合适。

三、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框架的具体构建

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影响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主要因素包括五个方面:承接能力、规模、类型、模式、根植性(承接产业与当地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各主要要素及其与承接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决定承接能力,承接能力通过承接规模、承接类型等四个主要要素的作用进而直接关系到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完整的理论研究框架。其中,承接能力是决定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基础和前提因素,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区际产业转移的绝对规模、类型及模式;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直接表现(短期表现)是由承接规模、类型和模式决定的,而间接表现(长期表现)是由承接根植性决定的。

首先,分析影响转移效应的直接因素即承接规模、类型和模式。承接规模是指从东部转出的资源或要素中被中西部地区承接的各种要素的总量,只有积累到一定规模的产业转移,才能引起较大规模的人才、技术或产品的跨区域流动,才能体现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于当地资源的配置作用,个别的企业跨区域投资很难体现其作用效果。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包括资源依赖型(资源开采利用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特色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类型,不同的产业类型对于中西部承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增加当地就业作用更显著,资源依赖型产业对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很有帮助,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于当地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承接模式主要包括分散承接和产业园区集中承接:分散承接主要是靠企业的自发投资进行的,一般规模较小,同时缺少相应的规划引导,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联性不强,进而难以发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产业园区集中承接的模式,通常是立足于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引导,积极主动进行的产业链式或者产业集群式的承接,一般规模较大,随着承接进程的不断推进,将能够较好地与当地产业融合互动,进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广泛而持久的作用效果。

其次,分析影响承接效应的间接因素即承接产业的根植性。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主要是指承接产业通过资源、要素、产品等的流动与当地产业建立丰富而紧密的联系,形成分工与合作的有效竞争格局,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的集聚经济效应,最终与承接地产业一起成长升级,发挥对当地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深远作用。可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植性是随着承接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它一般需要一定的传导机制与路径发挥其对产业转移绝对效应的巩固和强化作用。如果本文从时间长短的维度来考察的话,一般来说直接效应属于短期效应,而间接效应属于长期效应。也正因为产业转移的间接效应的体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只有将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放在更长的考察期内进行才会得出更加可信的结论。

最后,分析影响转移效应的基础因素即承接能力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在概念界定中已经对承接能力进行了具体界定。从前述对承接能力的界定中,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一方面体现在资源、要素价格、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体现在其产业基础、市场化水平、市场规模、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集聚优势。进一步分析,承接能力中的比较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的类型和规模起主要影响作用,因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在哪些方面有比较优势,则在这些方面会更容易承接,比如中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有比较优势,因此当前中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也主要集中在资源依赖型行业,同时,比较优势越突出,承接的规模越大。承接能力中的集聚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和根植性起主要影响作用,集聚优势越强,说明中西部承接区的产业基础、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化水平等方面与东部转出地越接近,越容易满足产业园区集中承接的要求,并能够为集中承接进来的产业与当地产业融合互动提供支持,同时集聚优势越突出,越有助于集中承接,越有助于承接产业与当地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承接产业的根植性。

综上,承接能力是影响中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绝对效应的最根本因素,它直接对其他四个影响绝对效应的因素(承接规模、类型、模式和根植性)产生作用,研究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必须从承接能力开始。进一步从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的来源来看,比较优势主要是由当地的资源、区位等禀赋决定的,相对较稳定;而集聚优势中的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市场化水平等主要是由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当前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得到了较快的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也显著的扩大。可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的条件下,承接能力中的集聚优势的作用更关键,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的条件下,承接能力中的比较优势的作用更明显。这也能更好地解释为何很多产业只在东部省份内部进行产业转移,而不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正是因为非资源依赖型产业,更看重集聚优势,更希望承接区与转出区的市场发展程度相接近。所以,在目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的情况下,只有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越接近,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能力才能越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规模才能越大、产业类型更多样(更有助于承接非资源依赖型行业)、根植性更强,才能更有利于提升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效应。为此,可以用如下图形来更清晰地描述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框架。

四、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实现路径研究

区际产业转移的外在表现是资源或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本文在前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以上5个影响承接效应的主要因素(承接能力、规模、类型、模式及根植性),如何通过影响要素流动的价值特征、流动方式、流动融合性等,来影响承接区和转出区的企业成长与居民收入效应,然后进一步通过累积传导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效应。为此,本文首先分析影响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各主要因素对要素流动的作用机制,后从承接区和转出区分别分析其三个层面的绝对效应和相对效应的作用机理。

图1 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框架图

(一)影响承接效应的各要素对要素流动的作用机制

区际产业转移通常通过企业的跨区域投资来实现,其外在表现就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可以说,承接能力代表的综合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利益差是引起企业跨区域投资的关键。在自由开放的经济系统中,企业作为区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根据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投入的成本与产出收益的核算,将选择各种要素投入和产出收益之间所产生的净收益最大的地区作为企业布局的最佳区位。进一步来说,中西部地区承接能力形成的利益差决定了流入该区域的资源或要素的特征及价值构成,若流入的资本通过利用承接能力中的比较优势(体现在资源、劳动力等禀赋方面)能获得更高的要素报酬,则资本将投向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依赖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流入的资本和技术通过利用承接能力中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市场化水平等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体现其在中西部地区的稀缺性,缓解资本和技术在东部地区集聚到一定程度产生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和集聚不经济等问题,获得更高的要素收益,则这些要素将流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或者是改造传统产业)。这样通过不同特征的要素流入就形成了不同的承接产业类型,同时,要素分散流入或者集中流入方式的选择,也就是相应的形成了分散承接模式与集中承接模式。从长期来看,流入的要素能否与承接地的要素相互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也关系着承接产业根植性的程度。

(二)要素流入与绝对效应的实现

从现有的研究看,对于绝对效应的研究已比较多,本文在此就不详细论述,仅概述要素流入对其作用机理。要素的流入与承接地的丰富资源(如剩余劳动力资源)相结合,通常会直接催生新企业的出现或者原有企业的规模成长,进而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和劳动者收入的增加等正效应,但也可能会带来负效应,如由于增加了同行业要素市场及产品市场的供给,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挤压当地企业的发展空间等问题。为此,对于要素流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企业间形成有效的竞争合作关系尤为重要,这也直接关系到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发挥。进一步分析,随着流入要素的积累,并和承接地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将有助于该产业在承接地的集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集聚经济效应,有助于发挥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加快承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同时,随着要素的大规模流入,将会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也有助于加快承接地的城市化,推动社会发展。总之,要素转入通过直接影响微观层面的企业成长和居民收入发挥作用,其对产业层面和宏观层面效应的发挥还需要经过在与承接地的要素相互融合的长期过程中,通过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植性逐渐体现出来。

(三)要素流出与相对效应的实现

首先,分析要素流出对东部转出区企业成长的效应。东部地区通过产业转移改进要素配置效率直接体现在对当地企业成长(包括经济效益)的影响上。东部地区的扩张型产业转移其实质就是扩张企业进行生产链重组或延伸的手段,通过部分生产经营环节的转出,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承接地的原材料、劳动力、区位等优势,获得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等好处,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扩张型转移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也将对东部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产生影响,促使更多的企业重新优化资源配置,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利条件。在撤退型产业转移中,转移企业将本企业的生产要素从低回报地区迁往高回报地区,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还可以返回东部地区进行消费或投资,促进新企业的成长,同时转出区市场上的同类要素减少,使得转出区其他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要素报酬,进而部分要素就可以流向附加值更高的环节或者其他产业,为企业的发展或者新企业的产生提供更多的空间。

其次,要素流出对东部转出区的就业效应。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过程中,与资本、技术的流动性相比,劳动力的流动性相对较差。综合看来,要素流动对东部产业转出区劳动力市场具有多方面影响,既存在不利的“就业替代效应”,又存在有利的“就业创造效应”。一方面,随着部分企业整体或者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出去,将在一定时期内造成转移地区就业机会减少,即“就业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对于东部产业转出地而言,其产业转移往往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可以使移出区的资源和发展优势更集中在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或产业类型上,进而更长久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产业转移引致的要素流动对于东部地区就业数量的影响,是由“就业替代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相互作用后的净效应决定的。从短期来看,要素一定程度上会减少转出区的就业岗位;但从长期来看,产业转移优化了资源配置,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会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也就是说,通过要素流动,使得部分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而其他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总体呈现出向更高级的产业转移的趋势。另外,伴随着东部地区“边际产业”的转出,高附加值产业会逐渐集中更多的资源和要素,本地劳动力为了适应就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必然会通过再培训或人力资本再投资等方式提高就业能力,进而整体上推动了转移区就业质量的提升。

再次,要素流出与东部产业集聚及结构升级的效应。随着产业不断在东部集聚,一方面,东部地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大幅上涨,同时相应的资本与技术等要素在东部的生产达到一定的产值之后,其边际报酬率会不断递减;另一方面,一个产业在某区域的不断集中,不仅会产生日趋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还可能带来市场恶性竞争、各要素价格不断上涨、自然条件恶化等“集聚不经济”现象。在这种压力下,东部一些对劳动力投入和土地投入依赖性较强,同时又很难通过技术创新等其他途径来获得更高附加值的行业,必须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对这些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才能解决“集聚不经济”问题,实现符合集聚经济承载要求的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集聚效应。同时,随着要素流向收益更高的生产环节或产业,转出区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发生调整,通常这种结构改变包含两种可能:如果在产业转出的同时,能够有相应的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产生,则会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反之,则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产业空心化”并非产业转出地必然的结果,它只是在新兴产业尚未发展完善,还不能全面替代原有转出产业的过渡阶段产生的问题。长期来看,产业转移引致的要素流动,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转出地优势产业的快速扩张,进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最后,要素流出对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经济社会发展效应,反映的是要素流动对企业成长和居民就业的效应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长期累计传导的综合结果。为此,有了前述关于要素流动对企业成长、居民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效应的作用机制的分析,要素流出对东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就很容易理解。短期来看,在附加值更高替代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要素流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但长期来看,随着更多的资源和要素被配置到附加值更高的生产环节或产业类型中,经济将会获得更长期稳定的增长。进一步来看,对于环境效应来说,通过要素转出部分对资源依赖(消耗)较大的产业,会使东部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国内相关研究也发现,污染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对于城市化和技术进步效应来说,城市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如现代服务业等)的发展对于城市化的作用更显著,长期来看,要素流动将发挥对东部转出区城市化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结构不断优化,东部地区将产生更高的技术进步率。

综合看来,影响承接效应的这5个要素,主要通过在东中西部发生流动的要素的价值特征及其与当地经济的融合性带来的收益差来直接影响企业成长和居民就业及收入差距的效应,然后进一步通过累积传导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效应。对东部转出地来说,一方面通过要素转出能够获得更高的要素报酬,为转出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通过在转出区内留下的要素可能会流向附加值更高的价值链环节或产业类型,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留下的要素本身就具有进行资源整合的内在诉求,流向附加值更高的环节或产业,主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更容易在附加值高的环节产生新的集聚经济效应,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必然会对当地经济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进而为其提供了广泛多样、可持续的收益来源。对中西部承接地来说,虽然通过要素流入会直接对当地经济收益产生“立竿见影”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与东部存在较显著的梯度,一方面利用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会使得要素流入的产业类型大多数属于资源依赖型与劳动密集型,这些产业的经济收益总体偏低;另一方面,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市场发展环境等存在显著差异,从东部地区流入的要素要与当地经济融合,本身就存在很多障碍,进一步限制了其收益来源的范围。可见,将产业转出地与产业承接地联系起来,充分考虑短期和长期内各影响因素对两地利益差变动的作用机制,才能更清晰地体现各相对效应的实现路径。

五、提升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构建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作用框架,本文从影响产业转移效应的因素入手,以西部地区要以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为落脚点,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优化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综合相关文献和本文的具体分析,要提升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承接能力。承接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类型,还直接关系到承接产业与承接地区产业融合互动、共同成长升级。另外,随着区际产业转移更多的从企业分散的投资模式转向产业链及集群的整体转移模式,就对承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来说,产业链集群式的整体转移,不仅关注承接地区资源、劳动力成本等与转出地相比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更看重承接地区在产业基础、市场规模、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提高更多依靠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优化承接环境来获得。为此,需要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理顺生产要素与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分割,在西部各省区之间形成统筹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避免趋同竞争,使各省区在自身具有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的产业上集中承接,促进承接产业与当地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互动,不断扩展原有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集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实行有差别的要素流动政策扩充承接规模。在东部转出地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清除东部要素流出时遇到的各种障碍,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要素向西部地区流动。为此,只有在东部地区实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真正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才能对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机制,促使大量在东部地区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要素自由的跨区域流动转移到西部地区。同时,在西部承接地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增强对要素流入的吸引力,扩大承接规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因地制宜地选择承接产业的类型。西部各承接方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市场结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态势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以培育完整产业链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同时,针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分布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问题,借助东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第三产业高速扩张的有利时机,引导承接产业更多向第三产业扩展。通过加快承接第三产业,不仅能够带来较高的附加值,对资源的消耗较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破坏也较小,而且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要素流动(如金融、旅游产业),承接产业与当地产业融合互动,进而有助于形成更合理的产业组织形式,为承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提升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西部地区通过积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承接区际产业转移,虽然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即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基本处于价值链低端,通过区际产业转移,在东西部的产业分工中,西部地区有可能被长期固化在价值链低端。同时,由于社会关系资本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再考虑到转出地与转入地在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都增加了转入企业根植于当地的难度。基于西部地区经济长远发展更多依赖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事实,需要处理好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本土化的关系,积极依托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土生土长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新进入产业相互融合,通过合资、合作或者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增加生产环节,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增加产品利润的区内留存,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根植性,发挥其对当地产业和就业发展的长远作用。

猜你喜欢

区际要素优势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区际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矮的优势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现状及其立法研究
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证据之取得与评价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画与话
也谈做人的要素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