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三维教学目标落实策略的实践探索

2018-12-1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运算维度目标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防军初级中学 浙江东阳 322100)

一九五六年,美国心理学家卢布姆首次提出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认知、情感以及动作技能”。我国根据自身的教育发展以及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又分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初中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工作开展并不顺利。我们应当思考是什么阻碍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一、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

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一个立体的教学目标,而是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第一维度即“知识与技能”。指学习一些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和一些基础的学科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能力。如“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与实践”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第二维度为“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学习的环境、学习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以及体验学习的过程。方法指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方法。第三维度即“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认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态度指“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诚信待人”的为人态度等。价值观不仅仅是代表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也表示科学价值、人文价值,还表示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

二、制定三维教学目标要注意的问题

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就要从知识、方法、价值观三个进行目标设计。规划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教师要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并且,要充分考虑到课时的分配问题。教师也要注意设计教学目标的顺序。教学目标设计应当在所有教学设计之前完成。另外,教师要对一些长远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从而完成最后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是否掌握了之前的学习方法,是否能够将所学到的方法与解题技巧应用到实际的学习与做题当中去。而且,教师还要对学生展开分层次地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

三、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够重视制定三维教学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会过于偏向教学目标中的某个维度,要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重点突出对知识的教学,要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对学习方式方法的训练,要么在设计中重点突出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没有真正实现三者的统一。也有的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往往会使得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受到阻碍。

四、初中教学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策略探索

1.强化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综合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所以说,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当在教案编写以及其他教学设计之前完成。教师不能在教学设计完成之后寻求教学目标,否则,就会重新回到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最后,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当注重可操作性。在教学设计整个过程完成之后回过头来对教学目标进行检验,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实数的运算》为例,(1)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适用;(2)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与有效数学的概念;(3)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4)让学生与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倾听他人讲话的好习惯。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也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运算方法以及运算技巧,还要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成长。具体的目标设计如下:(1)在有理数的复习过程中完成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的教学过渡,学生可以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学会简单的实数运算;(2)在课堂的运算练习中,学生会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且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解决取近似值问题;(3)通过小组的讨论,学生能够总结与实数有关的基本内容,并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

2.合理分解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合理分解教学目标,有效规划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训练解题技巧、拓展解题思路的时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使用一节课就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很多情况下,教师会分课时进行教学。而且,大部分教师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就要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利用一节或者几节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但是,教学的总课时是固定的。这就考验了教师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能力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分解设计能力。倘若教师只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讲解上,没有重视对学生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训练,也没有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那么就不能真正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制作如下表1所示的图表完成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及对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

表1 设计框图

以《几何图形》为例,在第一小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突出常见几何体的识别问题,训练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逐渐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的认识。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能够识别生活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2)能够通过对物体的识别总结物体结构的特点;(3)可以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4)建立图形的基本概念。

3.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整体学生的水平分层次地展开教学。理想的教学目标设计与实际的教学实践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如何减少这种偏差,就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学生展开分层次地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并能够减少理想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偏差。首先,教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成绩不佳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增强其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对学习水平中游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以提高其解题技巧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对学习水平上游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展,以培养其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次,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以及帮助。在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歧视学生,也不能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教材范围而忽视学生的问题。

以《多项式的乘法》为例,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通过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使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展开对乘法运算规律的复习,能够运用乘法的运算规律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计算;(2)通过一些题目的训练使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展开对多项式与单项式运算法则的巩固,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乘法计算;(3)通过自我出题的形式使学习上游的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一些十分困难的乘法问题。

4.注重课堂观察与课堂总结

教师应当注重课堂观察,从学生的课堂训练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制定更好地学习计划。课堂观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知识,看学生是否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也能够直观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起积极作用。还能够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才会更有针对性。教师按照下表2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对课堂内容的总结。教师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总结,再根据总结出来的内容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调整,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有利于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表2 记录表

结语

综上所述,制定三维教学目标对推动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学习方法、人生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提高。但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在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教师应当强化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综合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二,教师应当合理分解教学目标,有效规划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训练解题技巧、拓展解题思路的时间。三,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整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分层次地展开教学。四,教师应当注重课堂观察,从学生的课堂训练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制定更好地学习计划。

猜你喜欢

运算维度目标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有趣的运算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人生三维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