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肿瘤患者应用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

2018-12-14韩国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5期
关键词:脑肿瘤系统化护理围手术期

韩国宏

【摘要】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应用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6例脑肿瘤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管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SAS与SDS评分在护理前两组患者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与SDS评分在护理后两组患者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与SDS评分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肿瘤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保证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预后,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脑肿瘤;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5..02

脑肿瘤包括两类,分别为原发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转移继发性的颅内肿瘤,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病症,在颅内肿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6.31%[1]。在患病后因患者缺乏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因此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再加上担心术后的效果,从而影响了手术顺利的实施[2]。此次研究针讨论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脑肿瘤患者46例视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此次研究;②均被诊断为脑肿瘤;排除标准:①对手术有禁忌症的患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进行沟通的患者。对照组患者资料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35~51岁,平均(43.0±3.2)岁;实验组患者资料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35~53岁,平均(44.4±3.6)岁。经统计学软件对两组

患者个研究资料分析得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此组患者常规护理。①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有疾病知识、手术知识等,纠正患者错误认知。②基础护理:详细的向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③环境护理: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医院、病区、病房的环境,并向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本组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①术前护理:(1)术前评估: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术前准备: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护理人员组织举行健康宣教,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有关疾病、手术的宣传手册,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的认知程度,在进行健康宣教的时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保证患者掌握宣教的内容,另外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3)心理护理:在术前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情绪极不稳定,不仅不利于手术的实施更是增加了各种风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乐观的状态迎接手术。②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并配合手术室护理人员核对患者的基础信息,给予患者鼓励、安慰。③术后护理:在术后患者麻醉消失后第一时间告知其手术效果,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叮嘱患者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出院护理:患者在出院前向患者发放健康联系卡,并再次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叮嘱患者按时回院复查。同时建立微信群,以保证患者的预后。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3]及SAS[4]进行评分比较。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界定值为53分,53分~62分代表轻度抑郁、63~72分代表中度抑郁、超过73分代表重度抑郁;SAS(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分界值是50分,50~59分代表轻度焦虑、60~69分代表中度焦虑、超过70分代表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计数资料x±s表示研究所得数据单位,组间数据对比时采取t检验形式,P<0.05说明数据差异显著,所以研究数据均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

2 结 果

SAS与SDS评分在护理前两组患者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与SDS评分在护理后两组患者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与SDS评分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通过研究证实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保证了患者的良好状态。脑肿瘤患者极易发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不利于手术的实施、术后康复,采取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后有效的满足了患者的各种需求,使患者更好的了解疾病,患者在了解更多疾病知识后从而不再害怕疾病,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5,6]。通过术前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手术有深刻的认知,并纠正了患者错误认知,更是树立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感情,患者信任护理人员,更是降低了医护纠纷的发生。通过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更是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7,8]。

总而言之,脑肿瘤患者采取圍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保证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预后,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曹雅清,修晓青,庞恒元,等.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6):455-456.

[2] 倪阿萍.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的作用分析[J].饮食保健,2018,5(20):122.

[3] 阎 匀,倪 焱.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10(19):83-84.

[4] 金 星.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在脑肿瘤患者中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2):166-168.

[5] 张爱华.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5(15):208-209.

[6] 潘 华.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14):224-225.

[7] 刘文文,赵盼盼,闫 静,等.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肿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212,216.

[8] 马秀菊.脑肿瘤7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5):13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脑肿瘤系统化护理围手术期
一侧冠状缝前额入路切除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系统化护理对输卵管结扎术的影响
基于脑实质室管膜瘤下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关联性探究
系统化护理对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患者感觉恢复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