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区近61年降水量年际变化规律研究

2018-12-14董艳慧郭政译

陕西水利 2018年6期
关键词:市区年份降水量

付 恒,董艳慧,刘 迁,郭政译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来源,直接决定了地区水资源的丰欠程度,影响着工农业的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水平。在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进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研究,对水生态环境改善、城区内涝的解决及海绵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根据西安气象站1956年~2016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4种数学方法,分析研究西安市区降水量的变化规律。

1 研究区概况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东西长204 km,南北最大宽约116 km,面积10108 km2。西安市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1],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2]。

2 研究方法

根据西安气象站[3]1956年~2016年共61年的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曲线法、5年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期揭示其年际变化规律。其中,Mann-Kendall检验法包括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

2.1 线性趋势法

运用线性趋势法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即利用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以时间为自变量,气象为因变量,建立一元回归方程[4]。斜率的正负反映降水量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5]。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明显看出年降水量的整体变化趋势。

2.2 累积距平法

累积距平法是一种常用的由曲线直观判断变化趋势的方法[6]。对于序列X1,X2,...,Xn其某一时刻t的累积距平表示为:

根据n个时刻的累积距平值,绘制累积距平曲线,并判断序列的变化趋势。曲线上升表示累积距平值增加(正距平),降水量偏多;曲线下降则表示累积距平值减少(负距平),降水量偏少[7];曲线变化幅度不大,表示降水量趋近于平均值。

2.3 5年滑动平均法

滑动平均法就是对一些扰动数据进行局部平均化处理,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经滑动平均处理后,序列中短于滑动长度的周期大大削弱,呈现出变化趋势。对降水序列数据作滑动平均处理,可以更精确地描述其变化趋势[8,9]。对样本为n的序列x,其滑动平均序列表示为:

式中:k为滑动长度,本文k=5年。

分析时,主要从滑动序列曲线图来判断其变化趋势。例如,看其演变趋势有几次明显的波动,是呈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

2.4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假定时间序列变量X1,X2,...,Xn无明显的变化趋势,计算统计量S,S为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方差

在给定的α=0.05显著水平上,如果Z ≥Z1-α/2,则拒绝原假设,表明在α显著水平上,时间序列数据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其变化趋势的大小可用趋势系数β表示:

式中:1≤j≤i;median为取中值函数;当 β>0时,时间序列数据存在上升趋势;当β<0时,时间序列数据存在下降趋势[10]。Z的绝对值在大于等于1.28、1.64、和2.32时,分别表示通过了信度90%、95%、99%的显著性检验。

2.5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1)对时间序列 X1,X2,...,Xn,构造一秩序列 mi,表示 xi>xj(1≤j≤i)的样本累计数。定义dk为:

(2)dk的均值及方差近似为:

(3)在时间序列随机独立的假设下,定义统计量:

给定显著性水平 α=0.05,若│UFK│>UFα/2=1.96,则表明序列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将时间序列xk逆序排列,再按照式(12)计算,同时使:

通过分析统计序列UFK和UBK,可以进一步分析序列xk的变化趋势,而且可以明确突变的时间,指出突变的区域。若UFk>0,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UFK<0则表明序列呈下降趋势;当它超过临界直线时,则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若UFk和UBk这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直线之间,那么交点所对应的时刻就是突变开始的时刻[11]。

3 结果分析

根据西安站1956年~2016年的降水序列,分析西安市区年降水量的主要变化特征。

3.1 线性趋势法

降水量数据显示,西安市区1956年~2016年平均降水量为565.98 mm,降水量最多年份为1983年903.2 mm,最少年份为1977年仅346.2 mm,极值比为2.61。

图1 西安气象站1956~2016年降水量线性趋势图

由图1可知,西安市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性,逐年分布不均衡。年降水量趋势方程为x=-0.9876t+2527.3(x为降水量,t为年份),说明61年来西安市区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多年平均减少幅度为0.9876 mm/a。

3.2 累积距平法

图2 西安气象站降水量累积距平变化曲线

西安市区1956年~2016年降水量累积距平曲线见图2,呈增长趋势变化明显的年份为1956年~1958年,1960年~1964年,1980年~1984年,1987年~1989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11年,这些年份的曲线上升,表示累积距平值增加,呈现正距平,年降水量偏多,表现为偏丰年份。呈下降趋势变化明显的年份为1958年~1960年,1975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90年~2002年,2012年~2016年,这些年份的距平值呈现负距平,年降水量偏少,表现为偏枯年份。1965年~1973年,2004年~2006年降水量距平值总体变化趋势较小,表现为平水年份。

3.3 5年滑动平均法

图3 西安气象站1956~2016年年降水量5年滑动平均曲线图

在抑制随机误差和极端年降水量影响后,根据5年滑动平均法分析得出,西安市区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线性趋势法分析所得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见图3。具体表现为:1980年~1984年呈上升趋势;1975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90年~1995年、2012年~2016年呈下降趋势;1965年~1973年、2004年~2006年降水趋势变化不大。这与累积距平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3.4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对1956年~2016年西安市区年降水量序列,用M-K趋势检验得出西安市区年降水量的统计值β、Z分别为:-1.1445、-1.3441。β<0表明西安市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多年平均减少幅度为1.1445 mm/a,大于线性趋势法的0.9876 mm/a。Z =1.3441<1.64,表明序列在α=0.05显著水平下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故1956年~2016年西安市区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但该趋势并不明显。

3.5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图4 西安气象站年降水量的M-K突变分析检验图

依据M-K突变检验法绘制西安市区年际降水量突变图,由图4可知:1956年~1958年,表明西安市区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1959年~2016年表明西安市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突变发生在1965年、2014年、2015年,1965年始降水量下降,其中1978年~1980年、2001年~2002年的降水量统计值超过了临界线,说明这几年的降水量下降趋势显著,其他年份不显著。

3.6 综合分析

综上可知,近61年来西安市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变化幅度呈波动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5.98 mm,最大值为1983年903.2 mm,最小值为1977年346.2 mm。二者之差557 mm,极值比为2.61。总体呈增长趋势的年份为1956年~1958年,1960年~1964年,1980年~1984年,1987年~1989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11年;呈减少趋势的年份为1958年~1960年,1975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90年~2002年,2012年~2016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大的年份为1965年~1973年,2004年~2006年。累积距平法、线性趋势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由M-K趋势检验得出β值为-1.1445,线性趋势法的b值为-0.9876,结果都小于0,都表明西安市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二者具有一致性。但M-K趋势检验得出Z =1.3441<1.64,表明序列在α=0.05显著水平下不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即西安市区降水量61年来虽呈减少趋势,但并不明显。与其他研究结果[5,11]中Z >1.64,降水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有所差别。主要原因是文献[5]和[11]中降水量资料多为2006年之前的数据,数据长度48~50年。而本文采用的数据为1956年~2016年,资料长达61年。2006年~2016年间西安市推行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措施,如1999年开始封停自备井,2005年12月,黑河金盆水库正式向西安市供水;2008年的《陕西省沿渭河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及保护方案》;引沣入皂、“引大济河湖”生态引水项目;2009年开始的地下水回灌等[12]措施改善了西安市区的水环境和区域小生态,形成了良好的水文循环系统,使降水量明显下降趋势有所减缓。

4 结论

系统介绍了水文分析中常用的4种分析方法,对1956年~2016年西安市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西安市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该结果可由线性趋势法和M-K趋势检验分析得出,但两种方法计算的多年平均减少幅度不相同,线性趋势法为0.9876 mm/a,M-K趋势检验为1.1445 mm/a,后者得出的减少幅度较前者大。但Z=1.3441<1.64,表明在α=0.05显著水平下,西安市区降水量61年来虽呈减少趋势,但并不明显。

(2)西安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5.98 mm,最大值为1983年903.2 mm,最小值为1977年346.2 mm,极值比2.61。总体呈增长趋势的年份为1956年~1958年,1960年~1964年,1980年~1984年,1987年~1989年,2002年~2003年,2006年~2011年;呈减少趋势的年份为1958年~1960年,1975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90年~2002年,2012年~2016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大的年份为1965年~1973年,2004年~2006年。

(3)由M-K突变检验可知,西安市区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突变点,分别为1965年、2014年、2015年,1965年始降水量下降,其中1978年~1980年、2001年~2002年的降水量统计值超过了临界线,说明这几年的降水量下降趋势显著,其他年份不显著。

猜你喜欢

市区年份降水量
1958—2019年新兴县汛期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特殊的一年
降水量是怎么算出来的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1988—2017年呼和浩特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