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14邹丽萍蓬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2656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3期
关键词:体征优质差异

邹丽萍(蓬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2656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据统计,肺心病发病率为0.67%[1],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在寒冷潮湿地区及山区农村发病率较高,农村CPHD的病死率远远高于城市[1]。CPHD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的护理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密切关系到患者预后[2-3]。本研究旨在探讨CPHD患者在优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月本中心120例门诊就诊的CPHD患者,原发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8~80岁,平均(61.5±2.7)岁;病程 3~27年,平均(17.3±6.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 45~77 岁,平均(55.6±7.3)岁;病程 5~26 年,平均(18.5±3.7)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主要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CPHD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全国第2次肺心病专业会议、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CPHD)的诊断标准[4];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5]。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确定受试者年龄范围40~80岁;(3)中医证候积分小于35分,病情程度分级属Ⅰ~Ⅲ级者;(4)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排除冠心病、类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患者;(2)排除明显左心力衰竭、脑梗死等疾病患者;(3)可能对本药过敏者;(4)近1个月有急性代谢紊乱者;(5)不愿合作者或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优质护理包括认知、生活行为、心理、呼吸功能锻炼、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认知干预 采用健康宣教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CPHD发生的诱因、发展及防治策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提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帮助患者掌握常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导患者做好自我用药、心率、血压监测等;介绍家庭氧疗相关注意事项;嘱患者应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1.2.2 生活行为干预 嘱患者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注意防寒保暖,远离各种呼吸道感染;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禁吃辛辣、油腻、生冷、高盐等刺激食物;督促戒烟戒酒;要避免接触或食用鱼、虾、蛋类等易过敏物质。

表1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表2 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项目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前1 d 60.59±4.21 49.04±5.31 45.54±5.76 48.36±6.35 60.47±8.43 56.15±7.06 53.56±6.45 49.34±7.53干预后15 d 62.23±5.36 51.37±5.65 48.94±6.45 55.43±4.23 64.53±8.13 61.56±6.34 58.53±2.13 54.38±6.29干预后30 d 67.78±6.41a 56.51±5.46a 59.15±4.63a 59.69±5.36a 68.23±5.58a 68.19±5.36a 63.38±6.65a 61.19±5.36a干预前1 d 59.46±4.52 50.06±4.46 46.63±3.45 49.28±5.17 60.56±5.45 55.76±7.29 54.45±7.36 48.27±6.54干预后15 d 63.84±4.49a 61.54±5.32ab 55.14±5.35ab 60.56±4.32ab 67.54±7.89ab 67.56±4.32ab 62.37±5.65ab 55.56±4.32ab干预后30 d 68.99±5.23a 74.89±6.28ab 66.03±5.17ab 79.51±5.24ab 74.53±8.63ab 75.51±5.24ab 68.56±7.62ab 66.38±6.33ab

1.2.3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建议良好的信任感;向患者列举同类疾病成功康复的案例,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顾虑情绪,增加患者的信心;同时,积极与家属交流,告知家属家庭支持对治疗的重要性,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与物质关怀,共同配合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

1.2.4 呼吸功能锻炼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运动,以强化横膈呼吸肌。缩唇呼气法[6]: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口哨状,缩唇程度以不感费力为度,一般吸气时间为2 s,呼气时间大于6 s,逐渐延长至10 s。呼气时间延长有利于肺内气体充分排出,防止气道陷闭[7]。连续15~20次为l组,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组训练,安排在饭后2 h进行。缩唇呼吸中,必要时予双腔鼻导管持续低流量给氧(1~2 L/min),如有胸闷、心悸、气促等症状可减慢或暂停15~30 min进行,并适当进行室内活动[8]。

1.2.5 体育锻炼干预 在进行体育锻炼前,护理人员首先应正确评估CPHD分期,制订符合疾病严重程度的锻炼方案,运动方式主要采取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训练。运动量应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循序渐进,适可而止。患者运动应采用间歇式训练方式,每做1次运动,休息10 min。

1.2.6 观察指标 疗效性观测: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于干预前1 d和干预后15、30 d各评定1次。生活质量评分:2组患者于干预前后(同上)各评定1次,运用简明健康量表(SF-36)进行评估患者生活质量[9]。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临床症状和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在改善咳、喘、痰、胸闷、憋气、啰音等方面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口唇发绀改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5、30 d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30 d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除生理功能外,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CPHD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容易导致患者心理方面问题[10]。医务人员不仅要关注治疗,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通过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调整患者心态,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优质护理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能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担忧,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11-12]。有研究显示,对CPHD患者予以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优质护理后,除发绀外,观察组CPHD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机体缺氧的改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治疗及护理;除生理功能外,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CPHD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有研究显示,为CPHD患者提供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患者更快康复[16]。所以,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复杂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尤其是高龄患者需要提供更多的关怀,这样才能让患者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及配合,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7-18];并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体征优质差异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与差异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