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2018-12-14欧阳意霞何婉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髋部高龄风险管理

欧阳意霞 何婉芳

髋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由于外界巨大暴力或扭转应力作用下发生。髋部骨折主要人群是老年人,高龄患者基础性疾病发生率高,身体机能衰退严重,因此发生髋部骨折风险高,这也导致患者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对患者康复以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了不良影响[1-5]。因此针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6]。本次择取2017年1~12月本院治疗的8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分组开展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12月本院治疗的8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71~85岁,平均年龄(77.3±3.2)岁;其中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1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24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70~88岁,平均年龄(78.1±3.3)岁;其中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17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围术期常规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等。

1. 2. 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具体为:①建立管理组。风险管理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等。组员首先进行岗前风险管理相关培训,保证其对高龄髋部骨折护理风险概念、因素、目的以及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增强其风险意识。同时采取措施激发护士工作热情、动力以及责任意识,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工作,进而降低风险意外事件发生。②完善管理制度。对院内现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制定风险预防处理制度、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专科护理规范、高危环节护理措施、护理风险意外事件应急方案等,保证风险管理具有可行性。并对护士进行相关过关考核,以便于护士在患者发生危险时懂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③明确护理重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护理薄弱环节,针对情况制定具体的护理管理方案,例如对高龄患者而言,由于创伤、应激反应等因素影响,患者经常出现躁动的不良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看护、必要时应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保护等,防止出现坠床、拔管等发生;同时由于高龄骨折患者自身抵抗力差、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护理人员要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措施落实,防止压疮、泌尿系感染、肺感染等发生,从而提升发生风险的高危患者的护理安全性。④规范床头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立,起到警示、督促作用,提高医、护、患三方安全性。⑤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护士资历、学历等综合水平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排班、弹性排班,保证护理高峰期、薄弱时段有充足的护理资源,避免夜班或午间缺乏护士工作,促进对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服务的形成。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法,主要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髋部骨折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高龄患者自身抵抗力差、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因此发生骨折后危险性更高,同时髋部是人体进行肢体活动,承担较多应力的主要部位,具有结构和功能上的特殊性,加之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对患者的髋部关节功能等具有一定的损伤,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所有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对临床护理具有更高的要求[7-13]。常规护理以患者临床症状或医嘱为基础开展服务,缺乏个性化以及预见性特点,导致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开展风险管理意义重大[14-16]。

风险管理指的是针对确实存在的风险因素开展的预防性干预,以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管理过程,在项目以及企业管理中应用广泛[17,18]。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该管理模式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首先应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对风险因素的预测和识别能力,才能制定具有科学性的护理及风险预防方案。明确护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高危人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特点,才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在护理方案执行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明确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方案与实际情况间存在的偏差,进而对护理措施进行积极调整,保证护理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对于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风险管理可规避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风险事件发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与该项调查主观性较强有关,两组护理满意度均>90%,可见本院科室已经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促进医患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对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髋部高龄风险管理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