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12-14栾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阑尾炎腹腔镜

栾兰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是阑尾炎,其发生率高,主要诱导因素包括阑尾腔梗阻或细菌感染,患者往往表现为腹痛等临床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极易导致出现阑尾穿孔、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术后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1]。本文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本院治疗的70例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均知情,并签字确认《知情同意书》;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 17 例 ,年龄 17~74 岁 ,平均年龄 (42.39±12.25)岁 ;对照组患者男 20 例 ,女 15 例 ,年龄 18~75 岁 ,平均年龄 (42.45±12.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围手术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主动与其沟通纾解负性情绪,术后尽早指导患者开展下床活动,促进排气,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处理。

1. 2. 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为:①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以患者病情为基点切实开展健康宣教,将以往该项手术成功案例详细介绍给患者与家属,纾解其陌生感与恐惧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耐心倾听其提出疑问,尽量满足各合理需求,提高依从性。②术后护理:术后若患者未清醒需将其头部偏至一侧保持平卧位,避免出现呕吐物误吸,清醒后取半卧位,详细记录患者各生命体征,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2]。③并发症护理: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腹痛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协助医师对其疼痛原因与类型加以全面评估,切实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采用热敷或按摩等形式缓解患者疼痛感,若疼痛剧烈则在医师允许下服用适量镇痛药物。其次,如果患者出现肩背酸痛情况需给予其吸氧处理,适当按摩肩背部,嘱咐其在床上多活动四肢,从而缓解临床症状[3]。④饮食护理:术后合理饮食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则术后2 h需嚼口香糖,服用适量温开水或少量流质食物,促进胃肠道收缩,以循序渐进原则为基点及时补充所需营养,从而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⑤运动指导: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排便排气,同时以其病情实际情况为基点适当按摩患者脐周位置 ,按摩 15 min/次 ,2~3 次 /d 即可 ,直到患者肛门排气与排便均已恢复正常[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情况与护理效果。①胃肠功能恢复:术后测定两组肠蠕动恢复、首次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②腹胀发生情况:参照卫计委关于疾病治疗判定标准,重度:腹部明显膨隆,切口胀痛且呼吸困难;中度:腹部膨隆切口胀痛,能忍受;轻度:切口无疼痛,腹中有气。腹胀发生率=(重度+中度+轻度)/总例数×100%。③护理效果判定标准[5]:显效:各症状基本消失,无腹胀感;有效:各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度腹胀感;无效:病情无变化有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x±s,h)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 3 两组腹胀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无一例重度,中度1例,轻度2例,腹胀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重度3例,中度4例,轻度3例,腹胀发生率为28.6%;研究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89,P=0.0314<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是阑尾炎,其发生率高,主要发病机制与细菌感染、血流障碍与阑尾腔梗阻有直接联系,患者往往表现为腹痛、压痛与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则对其生命安全极易造成直接威胁。随着我国现代医疗发展,临床上对阑尾炎患者往往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与术后恢复良好等显著优势,但术后手术时间、腹腔内残留二氧化碳(CO2)等因素极易造成患者出现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导致最终临床疗效欠佳。大量研究数据表明[3],实施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促进其胃肠道蠕动或血液循环,自行排出腹腔内积气,使得患者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术后合理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改善血液循环的同时,确保腹部张力得以释放,并且嘱咐其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感[6]。其次,以患者病情实际康复情况为基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能加强其免疫力,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能促进胃肠蠕动,同时定期开展健康宣教有利于加强患者与家属对该疾病认识,纾解其焦虑或紧张等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疾病康复信心,使得最终治疗效果显著。曾小燕等[7]的研究指出,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预后与生活质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从而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无一例重度,中度1例,轻度2例,腹胀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重度3例,中度4例,轻度3例,腹胀发生率为28.6%;研究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其胃肠功能早期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提高患者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阑尾炎腹腔镜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阑尾炎能自愈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