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分析

2018-12-14张璐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室住院

张璐娅

手术切口感染为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患者术后多具有体温上升、切口疼痛等临床表现,切口多会出现红肿、发热等临床症状[1-3]。术后切口感染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本文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结合数据调查的结果,分析差异性护理模式下对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45例。干预组中男女比例为23∶22,年龄34~67 岁 ,平均年龄 (49.56±6.31)岁 ,阑尾炎手术 30 例 ,疝气手术 15例。参照组中男女比例为 24∶21,年龄 33~67 岁 ,平均年龄(48.96±7.42)岁,阑尾炎手术28例,疝气手术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了解实验研究的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参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室护理,对手术设备进行消毒,做好术前观察、术中辅助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的工作。干预组实施综合手术室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术前积极交流 护理人员收到手术通知后,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细致核对,与患者介绍主治医师的情况、胃肠道手术治疗的价值等[4]。积极与患者交流,介绍成功的手术治疗案例,讲解手术麻醉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手术前禁饮禁食。

1. 2. 2 消毒改进护理 胃肠道手术要求皮肤消毒面积以切口为中心 ,向外拓展 20 cm,且需要注意全面消毒 ,应用 3M保护膜实施皮肤保护[5]。结合患者的手术位置与手术方式实施皮肤消毒,消毒面积不能低于16 cm2。手术操作期间需要全面保护患者的脏器与皮肤,预防细菌、消化液或者肠道中的粪便污染切口、腹腔。

1. 2. 3 腹腔冲洗护理 腹腔全面打开后,应用全程保护器与洁净袋实施切口保护,避免细菌与消化液等对切口带来污染。胃肠道切开前,需要保护患者的切口周围,应用0.5%的碘伏对胃肠道断端进行消毒。切口缝合后通过强吸附性敷料进行敷盖。腹膜缝合后应用50~150 ml聚维酮碘液(2500 mg/L)对切口、皮肤实施冲洗护理。

1. 2. 4 无菌操作护理 强化无菌操作流程,严格穿戴无菌手术衣与手术帽,且按照七步洗手法实施清洁与消毒。切皮时应用的器械、刀片等不可以再次应用,且需要摆放整齐,便于术后清点。对于连续实施手术操作的医师,手术完成后需要及时实施清洁与消毒,对各类器械进行维护与管理。合理调整手术室的温度与湿度,且通过适当方式为患者保暖,预防患者由于低体温而造成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为患者实施输液的过程中,可以对液体进行适当加温,彰显人性化护理理念。

1. 2. 5 碘液冲洗护理 在腹膜闭合后应用0.5%的碘伏对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等实施冲洗,如有需要可以对切口实施1~2 min的浸泡[6]。在全面吸尽后再应用0.9%氯化钠溶液实施冲洗,应用干纱布拭净,缝合肌层后,再次重复以上冲洗操作,然后逐层缝合。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对比 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花费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22%(1/45),参照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3.33%(6/45),干预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对比( )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对比( )

注:与参照组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花费(万元)干预组 45 8.95±2.05a 0.98±0.08a参照组 45 15.52±3.24 1.49±0.13 t 11.50 22.41 P<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切口感染为胃肠道患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在于胃肠道中菌群相对较多,故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会显著高于其他手术类型[7]。切口感染问题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手术后的愈合速度,且会致使患者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8]。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多会出现发热、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会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 ,增加患者的住院花费[9,10]。

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下,能够在全面调查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感染常见诱发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展开临床护理干预活动,使手术室护理干预更加专业、细致,且对患者手术效果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切口感染的诱发因素主要包含空气、环境、器械、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人员操作等。

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例、治疗方案以及临床指征等,与主治医生交流,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配合医师的方式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多鼓励患者,积极与患者交流,获得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全身皮肤清洁,换上灭菌病号服,保持病房干燥和通风,为患者修剪指甲,清除指甲中的污垢等,为手术室治疗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手术室护理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各项无菌操作流程,为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术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价值等,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依从性。手术期间则需要通过改进消毒处理流程等,最大限度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严格遵循各项操作规范。手术后需要对各类物品、器械等实施消毒,切口位置需要放置无菌敷贴,手术后及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问题的发生,提升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整体质量。手术治疗期间可以适当为患者保暖,预防患者由于低体温而造成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为患者实施输液的过程中,可以对液体进行适当加温,彰显人性化护理理念。手术期间需要在全面吸尽后再应用0.9%氯化钠溶液实施冲洗,最大限度降低术中感染发生率。术后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表达个人的感受,为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体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花费少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了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总之,综合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其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建议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期间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肠道手术室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