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无创疗法治疗哺乳期急性单纯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2018-12-14王争艳甘玉霞宋发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化脓性乳腺炎乳汁

王争艳 甘玉霞 宋发荣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指致病细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乳房后生长繁殖,继而引发急性化脓性感染,哺乳期妇女发病率极高。而此病目前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均为有创。本院利用中医整体观念,积极摸索,将中医无创疗法应用于哺乳期急性单纯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中,并与西医有创疗法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哺乳期急性单纯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中医治疗组患者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7.72±4.23)岁;就诊时体温 37.4~39.0℃ 26 例 ,39.1~41.0℃ 20 例 ,>41.0℃ 4 例 ;经产妇11例,初产妇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 (26.38±3.88)岁;就诊时体温 37.4~39.0℃ 29例 ,39.1~41.0℃ 17 例 ,>41.0℃ 4 例;经产妇 12 例 ,初产妇 38 例。两组年龄、就诊时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产褥期发病 (产后1~7周);单侧乳房发病;依从性良好,可配合治疗、随访等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认同中医中药治疗理念。②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相关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 排除合并乳腺肿瘤、非典型增生、乳腺异常结节等。

1. 3 治疗方法

1. 3. 1 对照组患者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围术期常规予以静脉滴注抗生素。

1. 3. 2 中医治疗组采用中医无创疗法治疗,具体为中医手法排脓+中药汤剂+口服常规抗生素治疗:①内服中药:以透脓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②中医手法排脓:第一步首先查体,排除乳房肿瘤、非典型增生及乳房异常结节,告诉患者此乳房可以经手法排脓;第二步手法排脓,乳腺解剖生理提示 ,乳腺有15~20个腺叶 ,每一腺叶分成很多腺小叶 ,每一腺叶有其单独的导管,乳腺管是否通畅影响泌乳。手法摸清每条乳腺导管的走行,判断出有脓汁淤积的导管,然后顺从导管的走行进行手法排脓 ,2 次 /d,15~30 min/次 ;③口服抗生素治疗。以7 d为1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体温≤38.5℃均可不限制哺乳。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乳房疼痛情况、乳汁分泌情况、发热时间、乳瘘发生率、恢复母乳喂养所需时间以及>3个月母乳喂养率。

1. 4. 1 乳房疼痛情况 0级: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可忍受;2级:疼痛明显;3级:疼痛难忍[1]。

1. 4. 2 乳汁分泌情况 0级:乳汁排泄正常;1级:乳汁排泄欠通畅;2级:乳汁排泄不通畅;3级:乳汁不能排出,或点滴而下 ,或淤积结块[1]。

1. 4.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乳汁排泄通畅;好转:全身症状消失,肿块缩小,乳汁排泄情况改善;未愈:肿块未见缩小,病情进展至成脓期[1]。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3个月母乳喂养率比较 中医治疗组患者>3个月母乳喂养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7.825,P< 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3个月母乳喂养率比较(n,%)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乳房疼痛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治疗组患者乳房疼痛情况及乳汁分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发热时间、恢复母乳喂养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表 4,表 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乳房疼痛情况、乳汁分泌情况比较(n)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疼痛情况、乳汁分泌情况比较(n)

表5 两组患者发热时间、恢复母乳喂养所需时间比较 ( ,d)

表5 两组患者发热时间、恢复母乳喂养所需时间比较 ( ,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发热时间 恢复母乳喂养所需时间中医治疗组 50 3.00±0.98a 4.70±3.81a对照组 50 4.00±0.94 12.90±5.50 t 5.207 8.666 P<0.05 <0.05

2. 4 两组患者乳瘘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发生乳瘘,乳瘘发生率为20%;中医治疗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乳瘘,乳瘘发生率为0。中医治疗组患者乳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11,P<0.05)。

3 讨论

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乳腺疾病导致乳腺管堵塞,从而乳汁淤积,成为早期乳腺炎,乳汁是细菌的良好基地,此时不及时疏通乳腺管,绝大多数最终都会成为化脓性乳腺炎。化脓性乳腺炎在中医学领域属于“乳痈”范畴,特征为乳房肿痛、溃后脓出稠厚[2]。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气郁结、胃热蕴蒸、气血凝滞所致,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治疗原则[3],所以本院采用中医名方透脓散加减口服以清热解毒,托毒透脓,消肿通乳。目前化脓性乳腺炎常规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不仅有创,给产妇身体带来痛苦,而且术后手术瘢痕影响乳房美观,给产妇心理留有阴影,更重要的是一旦采用手术治疗,一般都会停止哺乳,影响母乳喂养,甚至会终止母乳喂养,剥夺了孩子吸吮母乳的权利,给母婴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4,5]。作为妇幼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寻求一种更为“生态”、更为“绿色”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中中医治疗组不需要手术治疗,不用给本来就乳房疼痛的产妇增加手术的痛苦,产妇也不用担心手术创伤造成的乳房瘢痕甚至乳瘘,而且在缓解乳房疼痛感,促进乳汁分泌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同时不影响母乳喂养,也不用担心问题乳汁给婴幼儿造成的不良影响,几乎不影响母乳喂养,减少了产妇母乳喂养的恐惧感,增加了她们的信心,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率,从母、婴来看都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无创疗法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哺乳期急性单纯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房疼痛情况、乳汁分泌情况,明显缩短发热时间,还可以提高>3个月母乳喂养率,降低乳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化脓性乳腺炎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乳汁点目需谨慎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