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12-14谭慧锋陈嘉馨张志海李映梅黄文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病史白蛋白阻塞性

谭慧锋 陈嘉馨 张志海 李映梅 黄文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内科门急诊就诊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以不完全可逆的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发生和气道慢性炎症反应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其容易诱发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1,2]。据不完全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年都会出现2~4次病情急性加重,这既预示患者肺功能进一步降低、病情进展,也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恶化并逐步走向死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3]。为了改善急性加重患者预后,本院对2017年1月1日~9月30日治疗的20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原则从2017年1月1日~9月30日来本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挑选2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满足中国专家共识(草案)中最新拟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标准,且患者均否认既往曾有其他肺部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病史。其中男136例,女71例;年龄53~98岁,平均年龄(65.1±11.6)岁;患病时间5~30年,平均患病时间(10.2±7.4)年。根据患者预后不同分为观察组(预后不良,61例)和对照组(预后良好,146例)。本研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谈论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到同意书。

1. 2 方法 应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患病时间、既往慢性病史、治疗情况、实验室指标、心力衰竭病史、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多重耐药感染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心力衰竭病史、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应用激素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多重耐药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χ2=6.046、7.661、17.763、5.107、3.483、3.324、2.426、14.800、9.716、4.910,P<0.05)。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445,P>0.05)。见表 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心力衰竭病史、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多重耐药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1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n,n(%)]

表1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n,n(%)]

注 :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因素 对照组(n=146) 观察组(n=61) t/χ2 P年龄 (岁 ) 67.5±7.6 74.2±6.4a 6.046 <0.05性别(男/女) 98/48 38/23 0.445 >0.05体质量指数(kg/m2) 25.80±3.39 22.05±2.73a 7.661 <0.05心力衰竭病史 12(8.22) 19(31.15)a 17.763 <0.05 APACHEⅡ评分 15.26±4.20 18.81±5.33a 5.107 <0.05白细胞计数(×109/L) 8.08±3.50 9.92±3.38a 3.483 <0.05白蛋白水平(g/L) 21.48±6.56 18.31±5.45a 3.324 <0.05空腹血糖水平(mmol/L) 7.52±2.29 8.47±3.14a 2.426 <0.05应用激素治疗时间(d) 3.59±1.81 9.52±3.96a 14.800 <0.05机械通气时间(d) 3.59±1.83 6.95±3.08a 9.716 <0.05多重耐药感染 8(5.48) 9(14.75)a 4.910 <0.05

表2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临床十分常见,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病情加重、感染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不良情况,影响预后[4]。为了更好的指导下步治疗,医务人员必须通过患者有限的临床资料对病情和预后做出正确判断,但在实际操作中常会因为判断失误而引发各种不良实际的发生[5,6]。以往国外多通过患者年龄、既往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体质量指数、肺功能以及并发症等指标来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预后,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容易受到个体和种族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在我国的推广和使用[7,8]。此次研究分别将患者预后和影响预后有意义的单因素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心力衰竭病史、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多重耐药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这和国内大量研究报道相一致[9,10]。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增加,此部分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史,自身抵抗力低,肺部感染率、多重耐药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都明显增加,因此预后相对较差[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及其他并发症,受二氧化碳在体内的潴留以及氧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会加重心力衰竭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12]。APACHEⅡ评分在临床常用来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病情,大量研究指出APACHEⅡ评分>21分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预后多不良,因此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行 APACHEⅡ评分 ,尽早采取干预措施[13,14]。患者白蛋白水平低,提示临床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这容易损伤患者呼吸肌功能并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导致肺部感染发生,加重患者病情。机械通气虽然能够纠正患者呼吸衰竭,但如果治疗时机、通气时间等选择不当,反而会加重呼吸衰竭并导致心力衰竭,诱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15]。

综上所述,年龄、心力衰竭病史、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多重耐药感染等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病史白蛋白阻塞性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