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氏六步理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8-12-13林天辉余庆阳倪锐聪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林天辉 余庆阳 倪锐聪

【摘要】 目的:比较余氏六步理筋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2017年收治的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行余氏六法理筋手法,对照组行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余氏六步理筋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余氏六步理筋手法; 传统推拿手法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6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4-0-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以继发性骨质增生、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或软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2],属于中医 “膝痹”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伴随人口的老龄化及肥胖等因素,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膝关节的疼痛与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病患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尽管目前各类的保膝手术及膝关节置换术已相对成熟,但其并发症相对较多,且部分老年患者因体质因素及心理因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传统保守治疗仍然是大部分患者首选方案。作为我国第五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福建省名老中医以及海峡南少林骨伤流派龙岩余氏骨伤杰出代表余庆阳主任,通过对古人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和学习,同时对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予以记录,取得了自己的膝关节理筋手法,根据于此,本文将以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2017年住院患者60例。患者均以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58.50±3.25)岁,病程6周~10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8~78岁,平均(56.50±2.65)岁,病程8周~12年,最短8周。所有病例经X线或CT检查,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及关节间隙狭窄,胫骨关节面变白,其中治疗组8例患者有双膝骨性关节炎;对照组6例患者有双膝骨性关节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周期为连续治疗15 d为一疗程。

1.2 判定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01年修改制定的OA诊断标准[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神志、意识清楚,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X线或CT显示膝关节有轻中度骨赘或者关节间隙有轻中度变窄者;(3)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精神疾病;(4)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膝关节疼痛。

1.4 排除标准

(1)膝关节明显外观畸形或者关节间隙消失者;(2)膝关节有明显骨质疏松症者;(3)患者膝关节疼痛激烈,无法配合手法者。

1.5 方法

1.5.1 治疗组手法操作方法(余氏六步理筋手法) (1)推拿及擦拭方法:医师首先以八仙酒为介质,按摩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部位,时间在180 s左右。(2)点涂揉擦法:医师可以通过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对膝关节周围痛点进行揉捏,每次30 s左右,力度采用由轻到重的方式,而后由重到轻。点涂揉擦法的顺序分别按照髌韧带两侧、髌骨缘周围、内外侧关节隙、髌上囊及腘窝上中下三排的内中外侧痛点。另外,需要观察髌股以及胫股关节软骨位置的痛点。(3)推拿髌骨。医师双手拇指对髌四角进行固定,从上、下、内、外及内上、内下、外上以及外下,分别往8个方向推拿,在推拿髌骨的过程中,向一侧移动到极限后,维持时间在5 s左右,而后松开手,分别进行6次。如果移动的幅度过小,因髌骨阻碍,应加大推拿次数。(4)按摩揉捏法。揉捏的范围需要按照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路线,从踝上三寸到大腿位置前后根部。医师应用掌根或者拇指分别进行按摩和揉捏,开阔各个经络,时间设定在12 min。出现阳性反应的经络,需要反复揉擦按摩。腰部臀部及腿部疼痛的患者应膀胱经脉以及胆经上行按摩揉捏到臀部位置及腰部,并点按腰3横突,进行腰部斜法搬运手法。(5)舒展筋骨法。舒筋法根据三步分别进行,医师抓住患侧脚踝上,而后慢慢向下伸拉,一旦牵引力到达膝部位置,做出小弧度形状内外对小腿进行旋转,要注意让旋转力达到膝部位置,停顿在3~5 s内注意放松,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3次。患侧膝盖保持伸直位,医师分别进行膝内外侧副韧带分离研究,让膝内外侧存在紧张感,而后停顿在5s后放松,按照这样的方式连续进行3次;医师一只手固定在患者膝关节上侧,另外一只手握住踝关节,在不造成患者疼痛感提升的情况下,将屈膝幅度增大。当伸直以及屈曲的过程中,屈膝到最大状态下停顿5 s,连续操作3次。如果存在关节黏连过于严重的患者,活动能力弱,則增加操作次数。(6)拍打法。医师通过用虚掌沿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循行路线自下而上,或自下而上,以轻快动作拍击手法,时间设定在180 s。上述操作手法治疗按照每日1次进行。

1.5.2 对照组传统手法疗法 (1)患者保持俯卧位的姿势,首先用滚动法作用于患者的大腿股四头肌,重点则在髌骨上方位置,时间设定在5 min,重点在:(1)患者俯卧位,先以滚法施术于大腿股四头肌,重点在髌骨上部,约5分钟,鹤顶、血海、梁丘、伏兔等穴部位,时间设定在60 s。(2)采用按摩揉捏法交替作用于髌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等位置,重点作用于鹤顶、内外侧膝眼、血海、梁丘等穴位,同时提拿髌骨。(3)患者俯卧位,以法施术于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后侧约5 min,并揉按委中及承山穴。以上治疗措施1次/d,共治疗15 d[5]。

1.6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共10分,分值高则患者疼痛更为严重。采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评定标准(JOA)调查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主要包含对疼痛、步行、上下楼梯,关节活动度及肿胀程度的评分,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评定标准(JOA)调查表相关系数为0.831,共100分,总评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6]。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中,有效:予以对应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等相关症状基础消除,患者的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以参加正常的活动和工作;好转:予以对应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等相关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受限,参加活动和工作的能力提升;无效:予以对应治疗之后,患者的疼痛等相关症状、关节功能均没有得到缓解,无法参加活动和工作。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JOA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JO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因为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损伤机体正气,体虚气弱,而后感受风、寒、湿等邪气而致病。余氏六步理筋手法包括推法、滚法、拔伸、摇法、揉髌法、按揉法、弹拨法、擦法等,这些手法具有松筋通络、滑利关节;温通筋络,化瘀止痛等作用[7],其中以擦、揉、摇等补法补益机体之正气,同时结合按压、推、弹拨等手法以祛除风、寒、湿等外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膝者筋之府”,十二经筋中的足三阳、三阴六条经筋皆循行、结聚于膝;膝痹发作时常表现为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循行路线的疼痛、麻痹等症状与体征。《素问·痿论》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指出经筋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余氏六步理筋手法,通过揉按及拍击足三阳、三阴经脉及经筋,使其筋脉通利,以利于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素问·骨空论篇》“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机”,指出膝关节屈曲受限时应治疗大腿前侧;坐位时疼痛时治疗重点在髋关节,该手法分别取大腿或者髋关节前后侧的结筋点或者穴位进行治疗。平乐正骨流派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病膝及与之相关的部位筋骨空间位置与生理功能失衡所致,因此治疗应先对膝关节所连接的腰臀下肢软组织进行松解以疏筋[8],再通过调整腰椎、骨盆、膝关节的骨错缝以正骨 使机体的动力性结构与静力性结构恢复动态平衡,以达到骨正筋柔的目的[9-12]。

参考文献

[1]兰靖杰,戴七一.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4):73-75.

[2]蔡永涛.中医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6):17-19.

[3]倪家骧,樊碧发,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70.

[4]孙瑛.实用关节炎诊断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319-333.

[5]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75-177.

[6]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349-353.

[7]龚利,孙武权,张宏,等.严隽陶“从筋论治”膝骨关节炎的手法及施治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7):16-19.

[8]赵明宇,廉杰,鲍铁周,等.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再析[J].中医正骨,2015,27(4):74-75,77.

[9]赵明宇,趙启,鲍铁周,等.平乐“筋滞骨错”理论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30 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11):51-52.

[10]付阳阳,龚利,邵盛,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推拿手法治疗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4):36-37.

[11]贾文端,陶艳红,马驰,等.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思考与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推拿学术研讨会[A].2015.

[12]修文明,郭鹏,王冬梅.手法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2):83-84.

(收稿日期:2018-07-06)

猜你喜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薄氏腹针与常规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
探讨整体护理对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探析康复护理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邵氏无痛诊疗法规范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运动训练联合注射玻璃酸钠与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3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9例疗效观察
膝关节腔内臭氧介入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