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直气壮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18-12-13发自北京西城

清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公有制非公有制民营企业

文_本刊记者(发自北京西城)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犹如中国经济的两翼,缺一不可。两翼密切配合、协调振动,中国经济才能飞得高,飞得远。让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地协同发展,巩固壮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发展态势,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之所以梳理这些大政方针,是因为为了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那么,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其中重要成分民营企业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有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10月,我国的民营企业近2500万户,它的作用和贡献可以用五个数字来概括,就是“56789”:“5”就是民营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50%,“6”就是国内民营企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均超过60%,“7”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8”就是城镇就业超过80%,“9”就是民营企业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90%。另一份权威数据则明确指出,民营经济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是权宜之计”

然而,在民营经济发挥着如此重要作用的同时,近期却有个别学者提出“民营经济离场论”,给企业家带来困惑和迷茫。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民营企业时的最新讲话,无疑为企业家派发了“定心丸”,注入“强心剂”,有利于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9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忠旺集团考察。他先后走进产品展示厅和生产制造车间,了解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关心支持爱护民营企业。我们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现在的很多改革举措都是围绕怎么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对这一点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我们要为民营企业营造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有益于、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9月28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地支持、保护、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及时雨”和“强心剂”,有利于坚定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认为,“民营经济离场论”的观点对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多少造成一些冲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则为企业家带来“定心丸”。范柏乃表示,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企业机制较灵活,在当前中国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首过去,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人民日报》表示,翻开改革开放历史,“承包”“下海”“个体户”“万元户”“股份制合作”“互联网创业”,透过一个个逐年变化的“热词”,可以感受到民营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活力与可能性。“民营经济不是处于协助的附庸地位,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民营经济不会“离场”,只会发展壮大。“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也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越是在渡过难关的关键时期,越是需要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而不是相反。正是无数民营企业的分散化、多元化决策,才能够创造出坐在办公室想不出来的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可能性与想象力。这不正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吗?”

《人民日报》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那种以形势严峻为名否定民营经济的言论,其危害性还不止是挑战常识、开历史倒车,更严重的是制造市场恐慌情绪,扰乱企业家群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预期。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家群体更应该不为流言所动,相信国家政策的稳定性,踏踏实实把民营经济办得更好。

“民营企业家要维护好自身形象”

在党的大政方针之下,民营企业虽然还存在着融资难、审批难、办事难等难题;但是,党和政府不断出台的具体改革措施,却为民营企业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系列良好机遇。

比如,“放管服”就是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润滑油。“放管服”改革核心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更好支持创业创新,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的推进,优化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推行‘极简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活民间投资一池春水。”

再如,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方面的举措,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提供正向激励。中国人民银行9月29日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8年第三季度(总第82次)例会于9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既是响应中央的政策要求,更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务实之举。

当然,在党和国家、政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家自身也要高度注重其自身形象的构建。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中提到:“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说:“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

民营企业家如何维护好自身的形象?本刊记者认为,首先,就是要做到不行贿,不靠“傍权”去赚非法之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家的政商关系,要做到既“亲”又“清”。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而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靠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搞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做这种事心里也不踏实。”其次,民营企业家要做到“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等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质次价高的亏心事坚决不做”。同时,民营企业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猜你喜欢

公有制非公有制民营企业
榜单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论腐败与一党制及公有制的联系
论腐败与一党制及公有制的联系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