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研究

2018-12-12张跃超

北方经贸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永城市禹州市资源型

王 芳,张跃超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一、概述

在资源富饶的地区,资源开采和洗选工业成为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再结合资源采掘业的延伸和综合发展,壮大形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成就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便形成了依赖于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称之为资源型城市。国务院2013年公布的262个资源型城市中,河南有15个,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河南省永城市、禹州市被确定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所谓成长型资源型城市,是指该地区的资源储备比较丰富,今后可开采加工利用的年限比较长,资源的采掘、加工和综合利用尚未完全形成,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还能持续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这类城市不是一般意义上要转型的资源型城市,而是要加大开发力度、完善综合利用,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

但是事实表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对区域内的矿产等资源的开采、利用,以提供整个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及能源,如果地方经济高度依赖于资源开采,城市的发展将会随着全球资源供求关系的变化出现波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同时,传统资源再生周期漫长,资源的再生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耗量,过度甚至不当的开采有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和经济结构失衡。因此,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产业现状

河南省永城市和禹州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为避免资源型城市资源衰竭的老路,直接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资源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壮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18)》发布对2017年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排名,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发展结构、发展效益、民生幸福、科技创新等方面对河南省105个县(市)的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结果来看,永城市和禹州市分别位列第15和12位。

(一)工业平稳快速增长

近年来,永城市和禹州市一直坚持工业主体地位,在做优做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改造提升以资源为主的传统主导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同时寻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方向发展。以禹州市为例,大力推动能源、建材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钧陶瓷、发制品、食品、铸造及医药五大特色产业。从表1中可以看到,两市第二产业比重基本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第二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较大的涨幅,整体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表1 永城市和禹州市2011~2016年经济结构有关指标

(二)科研支持力度加大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永城和禹州两个成长型资源城市发挥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积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吸引先进装备、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带动非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以永城市为例(见表2),规模以上企业办科研机构数量、从事科研工作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获得的省级科技进步奖、获批的专利等都有明显的增加。

表2 永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三)非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

永城市围绕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定位,逐步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大力发展“电——电解铝”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板带箔、电缆、铝型材等中高端铝精深加工产品,产业规模居河南省同行业前三位。借助于丰富的煤炭资源,充分利用劣质煤、巷道煤大力发展“煤——电”产业链条,变输煤为输电,减少煤炭外运和铁路运输压力,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禹州市推动装备制造业、电力电器和中医药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电器和医药产业集群。以装备制造产业园为主体,推动汽车零部件、电力电器、成套装备和机械装备由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许继集团等国内大型电气设备制造集团合作,加快高中压配电配套设备、光伏发电特种电缆、配电开关控制等输变电设备制造,支持冷链装备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打造区域主要的冷链装备智能化生产基地。坚持以传统药材保护和传承创新为根本,规划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保护和培育濒危野生稀缺中药材,打造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以中药材初加工与标准化包装企业为主体,打造加工炮制基地。以医药健康产业园为主体,打造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以中医药物流园为主体,打造现代中医药物流基地。

(四)服务业发展态势向好

随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新主体、新业态不断涌现,永城市和禹州市的服务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永城市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商贸市场,新建现代商业综合体,商贸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建设物流园,加快发展网络经济,推动网上采购、营销、交易、支付、物流配送集成发展。永城市全市29个乡镇均实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电子商务取得快速发展,2017年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40.1%,比2016年提高了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8.5%,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禹州市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商业区建设,做大旅游业,积极实施“全景禹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城区和神垕镇为龙头,强力推进神垕古镇保护开发,积极推进颍河文化旅游国家5A级景区创建。重点打造钧悦时代广场、禹王宫二期等城市商业综合体,拉动楼宇经济、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及商业综合体等集中布局、集群发展。

(五)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两地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以永城市为例,相关指标快速增长,得益于贸易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从2011年到2017年平均增长速度18.6%。

(六)资源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成长型资源城市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上升阶段,永城市拥有丰富的煤、铁矿、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等资源,禹州市拥有煤、铝矾土、铁、陶瓷土、石灰石、硫磺等资源,丰富的资源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供给和保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两地区都将绿色资源理念贯穿于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尽量延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年限,坚持资源利用高效化,节能减排。表3的数据显示,两地在原煤产量上保持平稳递减,单位GDP能耗稳步下降。

图1 永城对外开放度

表3 永城和禹州两市原煤产量和单位GDP能耗

注:2011~2014年的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2015和2016年数据来源于统计公报。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矛盾依旧突出

永城市和禹州市两个成长型资源型城市都属于县级市,虽然多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然偏低,资源开发和直接利用的第二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偏大。这正是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非资源直接相关产业培育较慢,不容易形成产业优势,两地发展已进入“后煤炭时期”,经济增长缺乏后续有力支撑,从表4可以看出非资源产业在两地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不足三分之一。

表4 成长型资源型城市非资源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对资源的依赖决定了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贡献率偏低且增长速度缓慢,这主要是因为资源型产业的科技投入要求不高,相对其他产业其技术更新进步较为缓慢。同时由于资源型产业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体制的约束和既有的待遇也限制了它们的的技术创新能力。

表5 成长型资源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贡献率(%)

(三)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尚未跨越

受到自身资源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两个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虽然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尚未能从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以永城市为例,从表6可以看出,该市的单位GDP能耗总体水平偏高,说明其依然主要依靠高能耗拉动经济增长,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表6 永城市单位GDP能耗和全国单位GDP能耗

四、对策建议

(一)把握国家政策导向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多项重要文件和政策,集中体现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对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而言,要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引导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强化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加快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展绿色矿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要求从根本上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可持续发展预警与调控。

(二)借鉴成功经验

休斯敦是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的典型,成功实现了油气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的经济转型,休斯顿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努力延伸拓展石油产业上下游价值链,提升在石油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位势,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大力发展航天设计、电子仪器、机械制造和军事工业等高科技产业群。三是大力发展面向石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如电力、造纸、粮食、交通运输、医疗、金融、教育、国际贸易等,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带动就业。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典范,鲁尔经验主要是增加教育和研发投入,培养产业软实力。吸引资本技术,培育新兴经济。强化优势产业,构建产业多元化。英国的曼彻斯特则实现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在发展中紧紧抓住商务服务产业、区域零售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航空服务业等,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标杆城市,并在上世纪末把握住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成功将自己打造为“创意之都”。

国内其他成长型资源型城市也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榆林市为例,榆林持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严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严禁新上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严惩超排偷排处罚力度。引导煤炭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煤化工向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其下游高端产业链延伸。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重点瞄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文化旅游等一大批非资源型特色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能源、新能源、非能源产业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三)具体建议

第一,成长型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接续产业和新兴替代产业,就是要围绕资源优势,使其产业链向后侧和旁侧延伸,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来更高的效益。成长型城市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为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应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转型升级应采用资源驱动产业模式。

第二,要重视资金和技术投入。对于河南省的这两个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而言,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缺少足够的资金积累和科研积累,因而在进行产业链延伸时都会遇到资金短缺和技术落后的问题,要开拓和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与地方高校的科研合作。

第三,做好体制和机制创新。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要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合作,减少城市转型成本,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兼顾双方利益,寻找适当的契合点,消除制度障碍,力求达到全局利益均衡。

第四,做好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河南省的资源型城市比较多,各个资源型城市都在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制定后续产业、确定新兴主导产业时很容易出现雷同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有一个沟通和预警系统,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相似而导致的恶性竞争。

第五,加大环保力度,树立城市新形象。国内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实践表明,资源型城市难以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根结在于城市名声不好,给人以脏、乱、无潜力的印象,要突破就在于城市“名片”的打造,建设绿色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市,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猜你喜欢

永城市禹州市资源型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识别及转型升级对策
禹州市夏都中心学校表彰优秀学生
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分析
永城市付利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 无公害农产品+农户扶贫
提升禹州市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研究
禹州市瓷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永城市计生协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两大目标“”六大任务”
——图解《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