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交通价值凸显,智慧地铁便利升级首届中国智慧交通大会在京召开,腾讯期待与未来同行

2018-12-11潘奕婷

城市轨道交通 2018年11期
关键词:过闸乘车扫码

本刊记者/潘奕婷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交通出行的发展史,它和信息一样,称作人类前行的发动机。一场大的交通技术变革正推动着出行方式的不断升级,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交通、共享交通智慧物流生态圈正在逐渐搭建。在10月23日举行的中国智慧交通大会上,与会的政、产、学、研交通行业代表们就“智慧交通”为话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未来智慧出行的理想蓝图也进行了描绘。

助力交通强国 倡导智慧交通

正值移动互联大背景的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智慧交通,将有助于“交通强国”战略的落地实现。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交办科技〔2017〕134号)提出,围绕提升城际交通出行智能化水平、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

腾讯公司副总裁江阳在大会上表示,腾讯是“智慧交通”理念的重要倡导者和积极践行者,腾讯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整合公交实时监控、公共交通管理、定制化人群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四大交通模块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全国100多座城市实现智慧交通项目合作落地,产品模块包含乘车码、智能出行助手、定制巴士、城市神经中枢等。其中乘车码全面覆盖公交、地铁、BRT等交通场景,持续与各地政府、城轨交通集团展开深度合作,快速推进公共交通系统的智慧化转型。

打造智慧出行 腾讯未来可期

“交通是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探索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我们希望能够发挥过去20年在科技方面的实践成果,成为公共交通行业的数字化助手。”腾讯公司副总裁郑浩剑分享了腾讯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创新为基础,携手合作伙伴通过乘车码、定制巴士、智能出行助手、城市神经中枢等产品,助力城市智慧交通建设的经验。在智慧出行的具体形态上,郑浩剑指出,目前腾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探索已覆盖“0-1-3-5-7”(0公里:停车场无感支付;1公里:共享单车;3公里:腾讯乘车码乘公交;5公里:滴滴打车;7公里:腾讯乘车码乘地铁;城际:微信支付接入12306;境外:港铁支持微信支付和微信香港钱包购票)。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一个大的组成部分,郑浩剑坦言,目前城轨交通发展迅速,也是腾讯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智慧交通,腾讯角度是开放的,在乘车码方面,除了深圳地铁、广州地铁、宁波地铁等地已实现合作,也期待与全国城轨交通业主进行合作。

寻求新的可能 布局智慧地铁

除了乘车码,腾讯在智慧地铁角度也在探索新的可能。郑浩剑指出,地铁出行的信息目前是不能实时收集和掌控的。例如,乘坐地铁上下班高峰时,因乘车人数太多,可能无法了解自己身在何站、地铁的运营时间表,以及车站拥堵情况,所以,郑浩剑认为,用户出行应该掌握地铁内的信息实时动态,腾讯也在致力于提供信息实时动态方面的应用服务。

在安全方面,地铁因人数多、人群更集中,比公交更具挑战。解决安全性其实也解决了用户的便利。郑浩剑指出,目前腾讯希望能够发挥过去20年在科技方面实践的成果,把它真正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地铁安全。例如,日常通过地铁安检的乘客,可能99.99%的人都不存在问题,但是因为安全责任大,地铁需要为远远不到0.1%的人设置安检,每个人必须进行安检,从而影响99.99%的人不方便。“在这里是有优化空间的,这将是腾讯在智慧地铁的下一个方向”,郑浩剑期望通过腾讯的努力让地铁变得更加便利、安全。

智慧出行的布局已经拉开帷幕,期待腾讯与未来同行。

观点分享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简炼:深圳市是改革开放先锋城市,关于二维码和非接触IC卡在深圳还是尝试的比较早的。1998年,深圳地铁开始尝试非接触IC卡车票,用了20年时间于2004年做成。为了推广车票,地铁公司给予乘客5%的优惠价格,14年后的今天,深圳地铁使用二维码乘车以后,有30%的乘客自愿放弃车票的使用和优惠,要用乘车码过闸。深圳地铁有乘车APP,5月8日上线运营腾讯乘车码,截止目前,深圳地铁乘车结算量有40%是深圳APP二维码及腾讯乘车码。

二维码支付我认为是服务领域及购买服务的一种革命性升级。它把有卡变成无卡时代,这是中国“互联网+”走在世界前列的一个非常大的案例,同样把这种理念可以带给全世界、服务全世界。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沈林冲:杭州地铁起步晚、建设晚,所以我们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尽管如此,杭州地铁依然有比较多的痛点。比如遇到购票就排队,尤其是杭州火车东站,人流量大且短时间规模大,所以购票就成为痛点。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一是乘车二维码扫码过闸,以及早期的电子支付购票。

在2017年,杭州地铁推行扫码过闸,2018年4月,所有的车站、闸机全实现了扫码过闸。截至目前,实体卡(包括市政卡、银联卡)乘车占41%,扫码过闸占42%。第二,安检排队,大客流下安检已成为安全管控必须要满足的要素,如果在智慧安检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改善,既达到安检目的,又便利乘客,将是智慧地铁的研究方向。第三,节假日车站站台限流。如果利用数字化技术能提高信息通达、有效疏导。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祁国俊: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包括智能化的发展给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从西安地铁来看,2011年起步,2015年尝试引入互联网购票和取票,获得乘客的高度认可;2017年开始研究、合作和推广移动支付、扫码过闸,2018年1月1日,西安地铁率先开始了全线网、双离线、先享后付、支持微信和支付宝的扫码过闸方式。未来,西安地铁将实现交通部一卡通的互联共享,推广落实好交通部的二维码标准落地,考虑到跨城市,跨区域互联互通。此外,利用“互联网+公共服务”的理念来引导智慧交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智慧安检、智慧运维、智慧调度,设定市民乘客出行全场景的数字化服务,为市民在城市的宜居、便捷和绿色,让市民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首届中国智慧交通大会

猜你喜欢

过闸乘车扫码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之高
江苏内河航道船舶优先过闸现状与经验
三峡船舶过闸计划的智能编制与优化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五级运行闸次排序对三峡船闸上行过闸效率的影响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乘车
扫码看直播
船舶过闸模型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