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的若干策略探析

2018-12-10孙会娟

中国经贸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内控体系策略探析事业单位

【摘 要】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内控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策略探析

一、基本概念阐述

1.行政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其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如部门所属的执法监督、监管机构等。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发工资,一般是全额财政拨款。

2.会计内控管理

内控是一种管理手段,就是指企业或单位内部的职能机构和管理人员,在组织经纪业务过程中的一种联系并制约的管理方法,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第一,确定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的权责。第二,规范经济业务的手续和流程。第三,制定经济业务与管理者的的制衡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会计组织控制。会计机构组织,由总会计师领导,设立会计管理人员、出纳、稽核等会计岗位,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做到人岗相宜。第二,会计基础控制。通过会计基础控制,事业单位能够对全部的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的记录与有效的管控。会计基础控制包括完整性控制、准确性控制、有效性控制、时效性控制。第三,实物资产控制。进行实物资产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实物资产控制包括防舞弊控制、防盗控制、防损控制等。第四,纪律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纪律控制,来实现对基础控制的监督。比如,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岗位设置是否不相容。内部纪律,其主要目的就是监督和改善基础控制和岗位设置,包括账与账的稽核、账与责的稽核、账与实的稽核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问题探讨

(1)内控管理制度薄弱

第一,会计内控内容不全面,没有涉及到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所有环节。第二,会计内控管理约束的对象不全面,并未对所有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和约束。第三,会计内控范围不全面,注重预算资金的控制,忽略预算外资金的控制。

(2)会计审核不规范

第一,会计原始凭证的管理不规范,存在着不少缺陷,比如发票内容不细致、手续办理存在漏洞、领导签字难以辨认等。第二,账务核算不规范,资产记录过于简单,债权债务模糊,甚至出现账外设账的情况。第三,财务基础工作不到位,岗位责任不明确、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3)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也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资产的采购缺乏公开透明、资产管理粗放,部分单位甚至变卖国有财产,审计丑闻频发。第二,固定资产账目不够细致,错记、漏记、虚记的现象时有发生,账面资产总值无法解释实物情况,账实不一,账外设账。第三,缺乏固定资产的使用与保管制度,不公平交易层出不穷,假公济私现象频发。

(4)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与竞争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不过关,工作态度散漫,再加上缺乏监督机制,一些财务人员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贪污舞弊的行为。

2.原因分析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的权责不够明确,员工多以专业技术性人员为主,员工的工作自由度较大,工作态度普遍散漫。第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执行力不高,管理效果甚微。第三,内部控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意识薄弱、内控体系不健全,会计核算机构和相关部门还存在着沟通方面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也存在缺陷。

三、行政事業单位内控体系改善策略

1.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建设

第一,强化管理人员在内控管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财务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保障财务会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任,我们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专门的内控管理培训,提高内控意识,掌握内控基础知识。第二,调整岗位设置,实现内部牵制。岗位的设置必须按照职责分离原则,分离不相容的职务,对于关键岗位,要明确规定其权限范围,并在内部形成互相牵制、互相制衡的关系。比如,将业务办理与授权审批相分离,将会计记录与业务办理相分离,江会计记录和财务管理相分离,将业务办理和业务稽核相分离,将记账和保管职务相分离,等等。第三,引入授权和审批机制,发挥财政与审计部门的作用。构建完善的会计内控管理体系,有赖于财政与审计部门的工作。加强对重点投资项目效益的审计,以及对财政资金使用状况的审计。

2.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和财政工作的基本环节,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源头,决定了会计行为的规范程度和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对于会计管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与操作规范。第二,注重会计基础规范的考核评价工作。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列为财务会计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详细的奖励与约束条例,规范工作。第三,强化会计核算工作。完善员工配置,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四,强化银行账户和现金管理。杜绝私自开通、变更银行账户,严查账外收支,对非法转移财政资金的行为进行严惩,强化公用经费的管理,及时清理长期挂账的往来款项。

3.创新会计内控管理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这一制度,由两权分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嫁接而来,会计人员由政府财政厅统一委派和管理。会计委派制,能够增强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监督制约机智的成熟完善,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效率,降低经费支出。会计委派的形式,可以由当地财政部门直接委派,也可以由现阶段在职人员间接委派,对于规模小、人员少的事业单位,还可以适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模式,由上级行政单位代劳。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会计委派制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制定严格的委派会计选拔制度、委托会计档案制度、人员考核制度、轮岗和离任审计制度。第二,注重权力制衡,防止委派人员权力膨胀。第三,断绝委派会计人员与下属事业单位的利益关系,防止委派人员利用职权之便进行利益输送。

4.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权归国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合理规划定额定员标准,促进公共资产的合理分配。第一,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等级,建立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制度、盘点清理制度、损失赔偿制度、报告管理制度等。第二,强化产权管理,理顺产权关系。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强化对非经营性和经营性资产之间的产权转化,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三,强化约束与监督力度。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自我监督与自我约束体系,确保固定资产的真实性,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升值。

5.提升会计内控管理人员素质

第一,强化会计内控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明确做假账行为的严重违法性予严厉的处罚措施,形成良好的打假风气,组织会计人员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违规违法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第二,强化会计内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会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会计信息电算化操作、网络传输等新技能。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强化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更新理念、强化技能。

四、结语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管理工作,由于受到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影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审核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对症下药,强化会计内控管理的制度建设,强化会计管理基础工作,创新管理模式,注重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加强培训,全面提高会计内控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有效保护国有资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雪芳.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99-100.

[2]雷学果.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科技大学,2013.

[3]唐晓玉.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作者:

孙会娟(1972—),女,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财政局。

猜你喜欢

内控体系策略探析事业单位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探析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